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文学叙事研究管窥
——以《文学评论》为考察对象

2015-03-27 23:02董娜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叙事学文学

董娜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文学叙事研究管窥
——以《文学评论》为考察对象

董娜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开始,西方叙事学理论开始大规模译介进入中国大陆学界。通过对《文学评论》杂志的考察,可以发现,在近二十年间,中国大陆学界在文学叙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叙事实践研究不仅涉及文类广泛而且形成了研究层面的立体性;在对西方叙事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和阐释的同时,学者们已经开始在古典叙事传统的基础上着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

《文学评论》;叙事学;叙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在西方文艺界渐成气候的“后经典叙事理论”,其研究范围已经扩展至“各种媒介和生活中的叙事”。这种“泛叙事观”尽管“有利于拓展叙事研究的领域,丰富叙事研究的成果”,但却也“往往流于浅显”,“真正取得了富有深度的研究成果的当推小说叙事研究”。[1]叙事研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展也基本呈现如此趋势。西方叙事理论开始被大规模译介入中国大陆学界至今已近三十年。在这期间,叙事做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视角已经被应用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几乎所有叙事文类,甚至已经延伸至影视、雕塑、绘画、音乐等非文学类的艺术领域。来势汹汹的研究热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专家学者们对叙事理论的认可和重视,实际上也确实推动了叙事理论本身的发展以及对各种叙事艺术研究的深入。

本文将以《文学评论》杂志为考察对象,对近二十年来(1993年-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文学叙事研究的概况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具体实例说明已经取得的成绩。本文之所以选取近二十年这一时间段进行考察,主要是由于1986年到1992年间为中国大陆地区“译介西方现代叙事理论最为活跃的年头”[2]。这段时间内的相关学术活动主要以译介西方文献和理论为主,延伸性研究及应用实践的成果并不多。《文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之一,在1992年至2012年间的历次学术期刊等级划分中,均被收录于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其复合影响因子为0.645,综合影响因子为0.338。①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虽然《文学评论》杂志刊发的文章不能全面的反映大陆地区文学叙事研究的整体情况,它具有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还是比较高的。

在1993-2012年间,《文学评论》杂志共发行120期,刊发文章3424篇。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叙事”和“叙述”为关键词、以“主题”为条件进行检索,得出的结果分别为220篇和103篇②这两个数字所指涉的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但并不是前者完全包含后者。另,笔者也以这两个术语为关键词,以“篇名”、“摘要”为条件分别进行了检索,取得的结果不如以“主题”为条件取得的结果数量多,为防遗漏,笔者以后者为分析对象。,分别占论文总量的6.4%和3.0%。对每年刊发的学术论文进行的计量分析显示,以“叙事”为主题的文章数量大致呈逐年增多的趋势:1993-2002年间,每年刊发的相关论文数量都在个位数;2003年之后,逐渐向两位数递增;2005年达到10篇;2008-2012年间每年都在20篇以上。以“叙述”为主题的文章由于总量较少,在量的变化趋势上相对没有这么规律,但也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的相关研究成果要比之前十年明显的有所增加。

作为现代叙事文类的主流形式,小说在文学叙事研究领域内是首当其冲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以“叙事”为主题的220篇论文中,以小说为研究对象的有170篇,占总量的77.3%;在以“叙述”为主题的103篇论文中,以小说为研究对象的有83篇,占总量的80.6%。在量上占据次席地位的是以诗歌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以“叙事”为主题的为22篇,以“叙述”为主题的为11篇。在以“叙事”为主题的论文中,另有5篇讨论散文、传记,3篇针对戏剧,2篇关注电影。在以“叙述”为主题的论文中,则只有1篇聚焦电影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论文中,还有两篇是对口头文学进行的叙事研究。这些数字一方面说明中国大陆学界的叙事研究已经基本遍及文学的各个文类领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研究对象选取上的失衡问题。

学界进行的文学叙事研究并没有局限在现当代时期的作品上,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叙事理论业已进入研究范畴。在以“叙事”和“叙述”为主题的论文中,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分别有25篇和14篇。在这些成果中,有的聚焦于明清白话小说中作者的存在形式(《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影子作者”》);有的从叙事视角角度切入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分析,提出在中国古典诗词领域内叙事是与抒情共存共生、互相辉映的两大传统,叙事视角这一研究角度的引入不但正当而且具有光明的研究前景(《古典诗词的叙事视角》);有的则从《六经》、《论语》、《孟子》等典籍中梳理出先秦时期儒家的叙事观念,并指出做为古代叙事传统的渊源,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尽管从数量上看,针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论文还只占少数,但是学者们的思路显然是比较开阔的。已经取得的这些成果表明叙事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内大有可为,预示着可观的研究空间。

针对文学作品进行的叙事研究层次丰富,形成了微观——中观——宏观的立体建构。

微观层面包括对一位作家一部或几部作品的细致分析或者对他/她文学创作某个方面的探讨,这属于“点”的研究。鲁迅是当代文学当之无愧的“巨人”,对他的研究是热点之一。罗华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长明灯》这两部相隔七年问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并分别受到学界的热议和冷落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两部作品表现出了鲁迅在创作间隔的七年里所深陷的“文化重复之困境”,以及他“如何借助于小说叙事进行反思以摆脱这一阴影,从中获得个人经历的反省”。[3]吴晓东对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的探讨(《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和寿永明、邹贤尧对鲁迅独特的经济观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经济叙事和经济视角的分析(《经济叙事与鲁迅小说的文本建构》)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除鲁迅外,王安忆、贾平凹、马原、毕飞宇、刘震云等争议性较大的作家及其作品的叙事特色受到的关注也较高。而对老舍、郁达夫、赵树理等经典大家的作品进行的叙事分析则在不同程度上挖掘出了他们新的价值和意义。这从侧面反映出叙事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中观层面指向对数位作家或数部作品的比较分析,这属于“线”的研究。张羽对日治时期台湾文坛的三位医生作家赖和、吴新荣、王昶雄在文学作品中对疾病的叙述做出分析,得出这些医生作家在“浓厚的祖国意识”的影响下进行的疾病叙事体现出对鲁迅创作风格的借鉴的结论。朱水涌通过考察王安忆、毕飞宇和阎连科三位作家近年来的创作,指出“当前的文学创作并非失却介入现实的能力,而是以一种不同于经典现实主义的叙事,呼应着现代性境遇中中国现实的‘症结’”,这种现实叙事是“一代作家在追逐现代性失落、又置身于后现代生产法则之下的一种叙事选择”。[4]曾道荣在《动物叙事:从文化寻根到文化重建》一文中从《狼图腾》、《藏獒》、《银狐》等新世纪的狼狗叙事作品中发现了当代中国文化对传统动物意涵的颠覆:传统的“怜狗恨狼”意识正转变为对狼的“‘怀念’和保护”以及对狗的“生物学上的尊重”,这体现出“人类生态伦理视角的位移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5]这些学者不再仅仅关注某一位作家或某一部作品,而是将视野拓展到由特定作品或作家构成的文学现象,叙事研究为锁定这些现象并梳理出这些现象的特征、挖掘出其隐含意蕴提供了新的契机。

宏观层面上“面”的观概则着眼于某一时代或某一类型作家的作品或创作过程,对焦点问题进行历史性梳理与总结。《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一文分析了九十年代先锋诗歌建构的“叙事诗学”的具体症候,指出:“在90年代的先锋诗歌中,叙事成了诗人们介入诗歌和生活的‘平台’,叙事因素成了许多诗境的关键架构,叙事性上升为核心标志和有建设性意义的审美倾向”,正是这种“叙事诗学”促成了“对80年代诗艺的本质性置换”。[6]程光炜的《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叙事”问题》从“叙事的客观性和能指性”、“叙事规则”的建立、“叙事倾向”和“全知全能的叙事”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革命历史叙事”的特征。这些论文的作者都将目光投射到近百年现当代文学史的某个具有特色的时期或面向,试图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把握叙事上的变化和趋势。

从数量上看,进行中观和宏观研究的论文比进行微观分析的论文要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家学者们视野的开阔。

在叙事批评实践全面展开的同时,中国大陆学界对叙事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尤为可喜的是,专家学者们并未仅对西方叙事理论亦步亦趋,而是在对比中西文学特征差异、追溯中国叙事传统渊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念,并致力于建构从中国文化传统中生发出的叙事理论体系。

林岗的《建立小说的形式批判框架——西方叙事理论研究批评》从西方小说发展史和批评史入手,指出西方叙事理论为叙事作品形式的分析提供了两个有效的工具:视点理论和话语时间理论,这不仅直接推动了小说批评的发展,而且为叙事作品形式分析建立起了框架。[7]谭君强在《文化研究下的叙事理论》中梳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叙事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经典叙事学”走向“后经典叙事学”,探讨了“叙事理论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构“审美文化叙述学”的想法。[8]

马明奎对“隐含作者”这一西方叙事理论中的重要术语进行了阐释,认为这一术语是西方“天赋人权”观念在叙事学中的体现,“是与历史本质面对时必须进入的一种价值状态和叙述处境,是作者面对题材时的一种临战状态和全局观念”,“是由叙述的本质——人的动作和行为及其意义和评价所决定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作者进入创作时的灵感超越状态和综合意识能力的统一”。[9]马明奎的阐释是站在独立于西方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中国文化的角度上进行的,所持结论或许过于偏重于文化、心理层面,脱离了叙事分析的实践层面,然而,他从新的角度对“隐含作者”的本质进行的思考和尝试性阐释确是中国学者面对西方理论时积极态度的表现。

与学术论文相比,以专著形式面世的叙事研究成果要更加全面、深入。以“叙事”和“叙述”为主题的论文中,共有6篇是对相关学术论著的评论,其中有4篇评论的专著属于叙事领域或与叙事密切相关。从这些书评中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学界对文学叙事的研究已经由上文提及的宏观上的观概上升到了整体性综述的层面。

在这四部专著中,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和《中国叙事学》是一脉相承的著作,这在他为后者撰写的《导言》中有所提及。从书评作者郭英德和盛鸣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旨在将文化学与叙事学相结合,并建立“一套中国化的叙事学操作规程”。在这部著作中,杨义在积极借鉴西方叙事理论的同时,“洋为中用”,结合中国古典文学叙事传统,创造出了诸如“叙事肌理”、“叙事神理”、“叙事意兴”等“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术语。此外,他还通过采取“二元对立关系的分合组构”和“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化生成”这两种逻辑思路“有意识的沟通叙事学和文化学,融合叙事学的操作规程和文化学的追问理路,极力探求叙事文本与作家文化心态和历史文化语境的潜在因缘和深层关联”。[10]在《中国叙事学》中,杨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中国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宏观把握与微观考释并重,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叙事学的整合与建构”[11]。对于这部著作,盛鸣总结出四大特点,就笔者看来,可以用四个“打通”来说明:打通叙事与史学、打通中西、打通文本与理论、打通古今。

秦弓的《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和徐德明的《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关注的都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发展与特征。前者选取了十三位代表性作家,将诸篇作家论“按历史顺序排列组合,较为完整的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历史面貌及其发展线索”[12];后者则通过践行研究为中国现代叙事诗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式”和“不可忽视的理论启迪”,其意义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显示出“相当的使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研究进入语言本体的理论的自觉”,书中“非常出彩的细读范例”“为以语言切入进行文学文本细读开阔了思路,提供了诸多启示”;二是对“中国现代小说叙事诗学与现代中国人的生命场域的内在深刻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现代小说叙事诗学研究的独特路径”。[13]

成绩凸显的同时,中国大陆学界近二十年来在文学叙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透过《文学评论》杂志得到了一定的反映。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对文学文本进行的叙事分析以“事”为主,“叙”的层面涉及较少;二是对文学文本进行的叙事分析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当然,仅以《文学评论》杂志为考察对象,笔者的观察难免有失偏颇。只是,虽管中窥豹,却也可见一斑。

[1]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7]林岗.建立小说的形式批评框架——西方叙事理论研究评述[J].文学评论,1997,(3).

[3]罗华.文化重复困境中的叙事反思——在《狂人日记》到《长明灯》之间[J].文学评论,2007,(4).

[4]朱水涌.从现实“症结”介入现实——以王安忆、毕飞宇、阎连科今年创作为例[J].文学评论,2007,(6).

[5]曾道荣.动物叙事:从文化寻根到文化重建[J].文学评论,2009,(5).

[6]罗振亚.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J].文学评论,2003,(2).

[8]谭君强.文化研究下的叙事理论[J].文学评论,2003,(1).

[9]马明奎.对于“隐含作者”的反思与重释[J].文学评论,2011,(5).

[10]郭英德.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操作规程——评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方法[J].文学评论,1996,(5).

[11]盛鸣.评《中国叙事学》[J].文学评论,1998,(3).

[12]魏安莉.评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J].文学评论,2004,(3).

[13]何锡章,张勇玲.读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诗学践行》[J].文学评论,2009,(6).

责任编辑:陈冬梅

I206

A

1671-4288(2015)01-0030-03

2014-12-04

董 娜(1981—),女,山东莱阳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叙事学文学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我们需要文学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角度下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
我与文学三十年
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