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霞
(石家庄市林业管理站,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岗南水库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滹沱河干流上,该库于1958兴建,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及库区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自拦蓄洪水后,在抗洪、灌溉、发电等方面均发挥了一定作用。自1998年以来,岗南水库成为石家庄人民最重要的水源地,是石家庄“生命之水”的重要源头。近几年来,随着岗南水库流域的经济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进一步突出,人口增长、污染加剧、乱砍滥伐等因素导致流域内的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林分结构破坏严重,森林承载的生态效益日渐减弱。为此,笔者在深入岗南水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岗南水库目前在生态保护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从实施水库及其流域周边生态防护林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岗南水库生态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对有效改善岗南水库生态环境、建立库区生态资源长效保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岗南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滹沱河中游平山县境内,是滹沱河中游的梯级大型水库。入库河流和库区周边涉及山西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孟县和河北平山县五个县。控制流域面积159000km2,总库容17.04亿m3,防洪库容9.71亿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担负着省会石家庄和下游铁路、公路、华北油田及冀中平原的防洪保护任务,同时向该地区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其地理位置和作用都十分重要。
岗南水库流域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受长期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原始森林已基本不复存在,只在西部山区,尚存活少量的天然次生林。该区域植被的建群种类不多,针叶林建群种以油松和侧柏为主,落叶阔叶林建群种以栎属植物为主,此外还有榆科、杨柳科等植物;山地丘陵自然植被中,灌草丛面积最大且分布最广,其建群灌木主要为荆条、酸枣、野皂荚,草本种类主要为黄背草、白羊草;沼泽植被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蓼科植物,伴生一定数量的杂类草。岗南水库流域森林覆盖率约为45.78%。
岗南水库流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现知陆栖脊椎动物达223种。其中鸟类最多,其次为兽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相对较少。野生动物如:金钱豹、斑羚、褐马鸡、天鹅等,均为我国珍贵稀有动物。
(1)生态环境绿化建设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绿地数量和形式、或者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绿地建设等。多年来,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及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库区流域居民很少把水源地生态绿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强调“使用资源”多,讲“保护资源”少。据统计,《岗南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每年给库区农业、养殖业、旅游服务等行业造成损失大约在2亿元左右,林业部门在面临发展与保护抉择时,通常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把饮用水源地保护置于次要位置,近年来由于对资源过量采伐,造成植被破坏、森林蓄水量下降,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2)岗南水库流域由于沿岸较长、且库区未实行全封闭管理,水源地保护区内仍有多条交通线路穿越,库区上游没有应急拦污,周边住户多,开荒严重,屡禁不止,管理难度大,导污设施等隐患仍存在。
(3)水源涵养林覆盖率较低。项目保护区自然植被属暖温带落叶林地带,但目前已遭破坏。目前现存的植被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森林资源少,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林分质量差,林木生产力低;三是造林品种单一,人工林保存率低。因此,在项目保护区内规划并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对保证水源水量水质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4)资金短缺,保护力度下降。近年来由于保护资金短缺,保护区内人畜活动频繁,旅游业兴起,植被覆盖率不高,工业企业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岗南水库水质已降低到地表水二级标准,如再不增加投入,加大保护力度,水质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发动社会和公众参与保护工作,切实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做好普法教育,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公众懂法、守法和护法的意识。二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水源保护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水源地保护日”、“保护母亲河”等活动以及业务培训,提高库区周边群众对水源地的保护意识和业务水平,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重视水源地保护的氛围。三是建立水源地水质监督检测制度,通过采取举报有奖、设置环保监督员等形式,严格监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残留等污染物的任意排放行为,最大限度地消灭污染源。
(2)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制定《石家庄市全民绿化法》地方性法律,规定石家庄市常住居民、单位和法人对库区流域绿化生态环境建设的义务,并建立相关的监察、举报和奖惩措施。
(3)把水源地保护与景观打造相结合,实施水库河流和库区周边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
以水库及饮用水安全为前提,确保水库功能正常发挥,同时注重岗南水库入库河流区域和库区周边生态环境,维持和恢复流域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流域范围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岗南水库入库河流和库区周边涉及范围继续规划实施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封山育林、生态绿化等生态防护建设工程,将岗南水库正真建成石家庄市西北的一个大“绿肺”。
1)基本思路:在保护备用水源的前提下,岗南水库水库将营造成湖滨自然生态保护区,通过植物造景,使它成为居民休闲的生态绿色走廊。景观空间布局形态“一区三带四楔十景”。一区是以岗南水库为中心的生态游览区;三带是商务休闲带、文化休闲带、健身休闲带;四楔是形成四条绿楔,十景是在岗南流域沿途穿插休闲广场、休憩茶吧、观景山丘,点缀着特色座椅、雕塑小品和丰富的绿色植物、花卉。
2)树种选择:树种设计以生态林和风景林为主,为避免纯林的树种单一性和引进树种的生物入侵性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建议栽植侧柏、枫树、杨树、女贞、黄山栾、臭椿、柳树、合欢、乌桕、樟树、国槐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乡土树种,公园点缀种植龙柏、紫叶李、红叶李、黄金槐、柳树、金叶榆、紫穗槐等造型和彩叶观赏树种。
3)人工栽植和封山育林相结合:岗南水库流域有部分山体不适合人工栽植,在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等实行不同形式的封禁。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4)规划设计:水源地生态绿化以岗南水库周围绿化为中心,上延到水库主要集水区小觉、杨家桥、蛟潭庄、合河口、营里等乡镇,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在宜林荒山荒地,以营造油松、侧柏、五角枫、刺槐生态林为主,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栽植红枣、山杏、花椒、核桃等经济林和生态经济林,在水库周边及沟谷底部栽植杨、柳等用材防护林,在立地条件差,封山后有望成林的地方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在经过实地调研、综合分析计算,规划绿化994公里,需要植树造林118万亩,栽植各类树木9248.35万株,封山育林30万亩,以其正真建成滹沱河水系的绿色屏障。
(4)适度推动生态旅游,以生态理念引领经济开发。
把岗南水库流域的经济开发定位于生态高效,就是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优先。既要经济利益最大化,又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依托,在岗南水库流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生态旅游,上游以自然生态恢复和观赏为主,下游以旅游设施建设为主,把西柏坡红色之旅与游湖以及湿地旅游结合起来,吸引游人在西柏坡红色之旅后再来游岗南水库,把红色之旅与游水休闲结合起来,把“大西柏坡生态旅游”融入我省的一山、一水的格局中。在确保汛期水库安全度汛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利用滹沱河流域和水库溢洪道及下游河道,拦截蓄水,营造区域景观水环境;结合水体、山林适度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健全本区域内的经营、服务设施将区域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前期功能性规划,将村镇建设、交通、餐饮、地方文化、历史经典、风景名胜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有机组合,形成一道当地的立体生态人文景观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张俊丽.岗南水库库区绿化项目的实施及建议[J].河北水利,2010(7).
[2] 孙景亮.京津冀北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 张金英.青山绿水出密云 生态和谐促发展——密云水库建成50年森林覆盖率达67.78%[J].绿化与生活,2010(11).
[4] 吴军.打造生态源泉 构建绿色水库——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绍兴市汤浦水库管理局[J].浙江林业,2009(2).
[5] 岗黄水库水源地保护亟待加强[J].http://www.hebei.gov.cn/hebei/10729579/index.html.
[6] 逝去的子牙河[J].http://www.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