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力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5-03-27 21:15:43韩冰,张彩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摘要: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是学生所具备的人文素质.现从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入手,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力求培养出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毕业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G8275(2015)05G0064G02

收稿日期:2015G09G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就业视阈中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有效性研究”(编号: 2013jyxm344);201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实效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冰(1977G),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是学生具备的人文素质程度.教育的科学性应与人文性相互融通,能够相互通融则有利于教育,不能够相互通融则对教育有弊,高职教育的主旋律应以“育人”为主,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并不是制造高档器具“制器”. [1]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的分析,推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改革,从而培养出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高素质毕业生.

一、人文素质的高低是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各种教育形式相互融合,从而引导高职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把所学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成果,转化为一种稳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与社会心理,力求形成人文精神及完美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如何做人,从而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归根结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让学生成为同时具备“真、善、美”的人.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基础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品质良好等方面,他们认为大学生所要具备的这些素质比专业素质更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功能是具备德育功能,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完善中,人文知识的内化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博学才能笃行,只有博学才能明辨是非.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理想目标树立的高低,最终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两个方面,其中科学知识注重研究客观世界,侧重于观察实验和调查研究,而人文知识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的知识,它与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体现人的价值观和尊严.它们既互补又相互融通,高职院校要求大学生既要崇尚科学知识,又要弘扬人文知识.只有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科学知识,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基础

开拓创新的培养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而这不能单纯依靠科学知识的传授,它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对周围的任何事物充分关注,为创新提供灵感.科学知识主要是用抽象和逻辑思维发现客观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而人文知识主要通过用形象化的思维和想像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规律,更多地关注人类的精神层面.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2]

(四)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结合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自身不断完善,不断突破自我,这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从而珍惜生命,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正确看待社会及社会上的事物,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就业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1.人文知识和文化底蕴匮乏.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知识了解较少,人文知识匮乏,这导致他们的视野较窄,表现出其对文化底蕴的欠缺.

2.沟通和表达能力缺失.高职院校有些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导致他们不能写出格式规范、条理性和逻辑性强的文章.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3.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拜金主义思想的存在,导致一些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单纯追求物质和金钱的享受,缺乏奉献和积极进取精神.

4.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缺乏.一些大学生由于利益或金钱的驱使,诚信缺失,责任心不强,导致其价值观歪曲,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重利轻义,过于看重用人单位的薪酬福利,错失很多好的锻炼机会.

5.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不强.由于对自身情况的认识不足,理想和现实中的“自我”差距很大,在遭遇挫折时,他们会措手不及.尤其是在步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往往会出现焦虑、压抑甚至悲观的情绪.

(二)就业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功利化的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是导致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在人们的道德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实际利益轻理想信念,重金钱轻情意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 [3]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如缺失信仰、丧失尊严的负面影响.在社会存在功利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盲目追求功利,为了金钱只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忽略甚至抛弃了人文课程的学习,违背了求真、务实、高效的高职教育精神境界.

2.高等教育政策带来的工具主义倾向是问题存在的教育体制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了急功急利的思想,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忽略不计,甚至不开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时可有可无,不影响就业率,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操作能力.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思想,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图书采购、课程设置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使高职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3.大学生由于功利主义思想带来的实用主义是问题存在的学生内部原因.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教育体制偏离及消极的社会思想影响,高职院校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薄弱,在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利益取向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他们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是外语、计算机、人际关系、法律知识以及驾驶技术,而对人文素质教育是什么却不知道.社会的功利性需求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无心学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业余时间要忙着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资格证考试等一些能证明自己实力的“外在因素”,缺乏对文化乃至整个人类价值的认识,缺乏生活的趣味性,甚至出现漠视生命,轻视他人,仇恨社会的现象.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供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要想走出社会上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职院校管理者首先要认清形势,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如建立长期的校长领导制,校长带头学习人文素质知识;完善人文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两课”教师的职称评审等制度,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还应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类的讲座及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4]

(二)让人文素质教育立足第一课堂,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只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际关系.各高校虽然类型不同,但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必备的,各校都结合其办学理念、学科结构、师资队伍等条件设计出人文课程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上不用拘泥于书本的教学体系,应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倡学生自主思考、勇于争辩和判断,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上,向学生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三)通过丰富第二课堂即人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注重学生的感受性和体验性是人文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在第一课堂之外,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进一步在学习体验中提高人文素质.如开展人文素质讲座,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既能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又易为他们接受.第二课堂还包括各类学术团体活动. [5]学术团体活动可将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主动性,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让他们学习知识、解决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以人文本的校园氛围,浸染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内容,它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学术定位.校园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地方,同时它以风气的熏陶、理念的镌刻和精神的滋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可使其人格得到优化.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提升其价值观,培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大学生.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社会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于实践中,加强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