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华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观及其当代意义
熊燕华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在中国人传统孝道观的形成过程中,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阐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孔子的孝道观在某些方面逐步显示其历史局限性和一些消极影响,但有关养亲、敬亲、安亲、顺亲、谏亲、葬亲、继亲、悌亲和孝治的一些孝道观在现代社会仍有其积极意义和影响。
(责任编辑:祝春娥)
关键词:论语;孝道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4824(2015)02-0034-04
收稿日期:2014-11-05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项目 (r2012027)
作者简介:熊燕华(1982-),女,湖北大悟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Abstract:Confucius’ view of filial piety in Confucian Analects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nfucius' filial piety has gradually revealed som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negative impact in some aspects. Nevertheless, it still produce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n modern society to adopt, respect, foster, obey, dissuade and bury parents, inherit their will and to rule the world with filial piety.
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逐渐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人的传统孝道观的形成过程中,《论语》对“孝”的阐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将人类的孝行加以理论概括,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孝的内涵及行孝的方法等。这为后来孝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民族精神乃至政治形态奠定了基础。[1]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去理解孔子的孝道观,更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其真谛。
一、孔子孝道观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中,孔子对孝的内涵和要求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亲、敬亲和安亲。孔子认为尽孝是有层次的。孝首先在于养亲,养亲是最低层次的孝。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动物都知道感恩和报答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人又怎么能没有这种良知呢?孔子正是基于这一点,强调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一场,实为不易,等父母年老体衰时,作为子女应尽可能地满足父母的生活要求,使父母得以饱暖。故在《论语·学而》中说:“事父母,能竭其力。”[2]5
但行孝不能仅仅停留在养亲的层面,还要做到敬亲。因此,当子游问孝于孔子,孔子就特别提到“敬亲”这一点,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2]14就是说,子女在赡养父母时,不仅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其需要,更要做到在侍奉时心存敬意,使他们精神愉悦,不然的话,与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敬亲呢?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2]15就是指子女在对待年迈父母时,一定要和颜悦色。如果仅是有事情子女就去做,有酒食,让父母先吃,但态度生硬,表情冷淡或勉为其难,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孝。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应是发自内心而自然流露在外的一种情感。外在总是内心的体现,心中有爱,才能更好地在态度上体现恭敬。这种真诚孝敬之情会让父母倍感欣慰,心情愉悦。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要做到养亲、敬亲,还要做到安亲。也就是说父母在世时,做儿女的尽可能做到不要毁伤自己,不能置自身于危险中,不能做不义之事,更不能干违法犯罪的事情,让父母替自己担心害怕,内心不得安宁。《论语·颜渊》说的“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2]130,就是强调作为子女尽可能让自己远离危险,不要让父母担心,更不要祸及父母。安亲的另一个方式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2]40。即父母在世时,子女尽量不要外出,若迫不得已外出,就要有一定的方位,以免让父母牵挂担心。总之,为人子女者应尽量在只有生病不得已情况下让父母担心,其他时候应尽量避免让父母担忧。所以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2]14
2.顺亲与谏亲。世人常教导说要“孝顺”父母,“孝”后面加一“顺”字,就是强调要顺从父母的意志。父母常有一些愿望和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遵循,而不要背道而驰。孔子强调作为子女的应尽量顺从父母的意志。《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2]13即不违背礼节,顺从父母意志。“无违”在后来的演绎过程中,经过封建统治者的发挥,出现“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以及“唯父母是从”的愚孝,甚至把宋明以后提出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御用理论都归到孔子“无违”的思想内。这实际上是封建政客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对孔子孝道观的歪曲理解和发挥。因为在孔子的孝道观中,虽然有“无违”的内容,但也包含了“谏诤”的思想。孔子虽然强调按照父母意愿办事,但认为父母的意愿也并非都是合理的,他们也有不对的时候,如果任其错误发展下去,那不是孝,而是不孝。孔子认为如果父母有不正确的地方,作为子女的不是毫无原则一味地顺从,而是要善于谏亲,帮助父母改正不对的地方。《论语·里仁》中就说:“侍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老而无怨。”[2]40孔子认为,在侍奉双亲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他们有错误,应委婉相劝,即使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父母了解和听从,也仍然要恭敬而不冒犯父母地相劝。虽然担心父母可能不听从,但也不要心生怨恨。孔子主张在父母有错时子女有谏诤的义务,不过谏诤时,要不失恭敬且讲究方式把握分寸,不要伤害父母的感情。孔子的这种使父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心甘情愿地去改正的委婉相谏,在两千多年前即已提出,实在是难能可贵。
3.葬亲和继亲。孔子认为,对父母尽孝,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生前的照料和慰藉,还体现在死后对他们的缅怀。孔子虽不言“死后有知”,但依然强调父母逝世后,做子女的,要办好丧祭之事,做到“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13,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在“祭之以礼”方面,孔子主张守孝三年。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守孝三年是不现实的,因此被淘汰。但孔子在那时提出来,主要是强调对父母的一种缅怀和报恩。《论语·阳货》有这么一段话:“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2]188宰我出去后,孔子批评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2]188在宰我看来,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为期也太长了。孔子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指责他不仁。孔子认为,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么子女在父母死后也应替父母守孝三年,这样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也是孝之至的表现。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生时有尊严,死了也有尊严,丧礼、祭礼就是体现人尊严的一种方式。礼的教导,赋予祭祀以尽哀、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已经过时,但孔子指出孝是爱的回报,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
其次,孔子主张子女应该继承和长期坚持父母正确合理的意愿与事业。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2]97孟庄子因为做到了而受到孔子高度赞扬:“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2]202因为孟庄子守孝期间依然留用父亲的臣子和保持他的政治措施,孔子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孝行。孔子强调对父辈意愿的继承是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在里面的。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经验非常重要。父母的人生实践经验对子女的成长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希望作为子女的应重视老一辈的人生经验,多向他们学习,从中吸收合理的成分,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这就是孔子强调对父母意愿与事业继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4.悌亲和孝治。孝往往与悌连用作孝悌,善事父母谓之“孝”,兄友弟恭谓之“悌”。[3]《论语·学而》中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意思是说,做到了孝悌,也就做到了“仁”的根本。孔子的仁爱思想,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人广泛的爱。“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由“亲亲”之爱扩展到对他人、万物的爱在《论语》中有很多。如“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2]68,意思是说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身边,从未吃过饱饭,在吊丧时,绝不会歌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有仁爱之心,能哀人之所哀,不会看到别人难受还满不在乎。深受孔子孝道观影响的子夏也发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2]125的感叹。
“以孝治天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文化。孔子又是如何看待孝和政治的关系呢?有人对孔子说:“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2]20孔子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2]20意思是说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不是一定要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孔子还指出“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2]78。意思是说,君子对待父母感情深厚,人民会因此受到教化,也会兴起仁德。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是一致的。[4]在孔子看来,孝的根本是出于对父母的一种感恩而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孝敬之心”,而这种“孝敬之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社会中人与人相亲相爱和国家安定和谐的基础。孔子的两名学生对此心领神会。曾子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2]6另一学生有若更直接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2]2孝可以起到改良人心,改变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使百姓品德变善的作用。孔子还强调如果天子行孝的话,更有助于其施政。当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才能使人民竭忠尽力。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2]20天子孝敬父母,爱护幼小,人民自然就对你尽忠了。孔子虽没有直接提出“以孝治天下”,但是其暗含在他的孝道思想中。
二、孔子孝道观的现代价值
今天虽然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孔子的孝道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1.有助于现代人孝德的培养。首先,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助于孝心的培养。《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认为孝又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能具备仁的品质。孔子把孝视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及教化的起点的孝道观,有助于强化人们对孝的重视,加强孝道的培养。
其次,孔子孝道思想有利于人们孝行方式的培养。孔子强调要善事父母,而善事父母不仅要尽可能地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不仅仅是要养亲而且还要敬亲、安亲,这对今天的为人子女者仍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现在有的人不仅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反而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有的把家务劳动丢给父母,只顾自己享受,当父母年迈不能为其提供帮助时,就视其为累赘;有的在父母生病时,不闻不问,不肯掏钱替父母治病;有的认为孝敬老人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缺少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缺乏对他们的精神关怀。这些都表明,提倡孝道有助于我们把孝心和孝行统一起来。
2.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故此,孔子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有助于社会管理。孔子提倡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的家庭人伦关系,力图把家庭营造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进而推及全社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这与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出一辙。在新时代,家庭中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氛围,具有同样的社会功用。其次,《论语·学而》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孝的品质,就不易做出犯上的事情,更不会在社会上做出违法犯罪之事,也就不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和谐、不安定因素。[2]2因此,孔子的孝道思想不仅有助于自身和谐,也有助于家庭、社会和谐。再次,孔子孝道观有助于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可达到总人口的20%。而我国当前养老体制尚不健全,还不足以承担养老的任务。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老人主要靠子女来养老。如何让年老体衰的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这时孝的作用就显得重要。提倡孔子孝道观,一则可减轻社会养老负担,二则可让老年人在一个更人性化的氛围里安度晚年。
3.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孝”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一个人只有孝顺自己的父母,才有去爱护他人,爱自己祖国的可能,这是孔子孝道观的内涵。在孔子孝道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孝为小忠,忠为大孝”的忠孝一体儒家孝道观,从而让每个人由衷产生家国情怀。此外,对父母的孝既是自身情感的一种需要,也是人之为人应该履行的义务。人们由对父母家庭的爱与责任推及到对祖国的爱与责任,进而转化为现实的报国行动。只不过在古代与孝密切相关的“忠”在现代社会也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忠君”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因此,提倡和发扬孔子孝道观,既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又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民族责任心。
总之,孔子的孝道思想不仅涉及到对父母生前尽孝,还涉及到对父母死后尽孝;不仅强调对父母的物质上的奉养更强调对父母精神上的满足;不仅把孝道看成是人之为人的一种责任,更把孝看作是自身情感的一种需要;不仅强调对父母尽孝,还强调把这种孝推己及人进而影响到政治等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其启发意义和存在价值。当然,孔子的孝道观也不排除在某些方面带有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诸如“无违即孝”经过统治者的发挥容易导致盲从的愚孝和愚忠;“守孝三年”易劳民伤财,不利于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父母在不远游”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等。因此,对于孔子的孝道思想,要吸收其精华,创造性地改造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做到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发挥出孔子孝道思想的功效与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友清.中华孝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44-4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杜,2001.
[4]吴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96.
Seeing Confucius’ s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inConfucianAnalects
Xiong Yanhua
(NewInstituteofTechnology,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100,China)
Key Words:ConfucianAnalects;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