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质量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研究

2015-03-27 17:41李倩刘大为
黑龙江科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评价

李倩,刘大为

(1.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四平136000;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004)

基于产出质量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研究

李倩1,2,刘大为1

(1.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四平136000;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004)

教学绩效评价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现行的教学绩效评价中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教学绩效评价水平,需要以产出质量为目标重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得出最终评价结论。

教学绩效评价;高等学校;产出质量

1 研究回顾

绩效有单位、群体和个人三个层面,与绩效有关的内容包括行为本身,行为方式和行为的结果。本文中所指的教学绩效是指教师个人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果。在现有教学绩效评价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王光彦,李元元等(2008)认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高校对教师一段时间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的评判,并据此帮助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对教师角色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绩效、暂时未取得但未来很有可能取得的绩效的综合价值判断。吴振利(2006)特别强调了教师绩效评价该是结果导向的,并提出了结果导向的模糊性评价。占梅英(2009)指出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罗天群和罗永祥(2015)指出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主要问题出现在评价价值、评价标准与评价反馈等环节中,需要建立起分权式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李楠和仇勇(2015)尝试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入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主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周双喜和冯俊文(2012)引入ANP的方法构建了具有网络层次的指标体系,使用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出网络层指标的最终权重,据此对多个教师的绩效水平进行了考核。解瑞红和周春燕(2008)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中存在着教师对绩效评价的宗旨不理解、绩效评价主体遭到质疑、各绩效评价指标间失衡等问题,对我国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现有教学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大多文献关注绩效评价的方法创新,涉及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尽管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结果导向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涉及教学绩效评价与学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联。

2 现有教学绩效评价的不足

2.1 评价目标设定存在缺陷

评价目标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价值取向,目前的教学绩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对教师进行监督、管理。教师绩效评价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实际工作中的教师绩效评价还落后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教师的监督、考核仍是目前教学绩效评价的主要目标。以高校教师为中心的绩效评价过程主要围绕教师教学行为展开。如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的教学督导制度,将教师的教案准备情况、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情况、作业、考试等作为当前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教师为了应付这样的考核,可能将教学重点转向各种考核有关的形式准备,并因此减少对知识传授方面的准备。高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是知识传授过程本身,如何鼓励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方法应该构成教学的中心内容,在教学绩效评价标准选择中应该转变价值导向,鼓励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内容准备。

2.2 评价主体构成复杂

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是主要的组织者。实际参与评价的成员一般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有经验的教师、学生等。不同的评价参与者对教师的绩效期望存在差别,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更为复杂的是不同的评价主体在评价中关注的重点差别明显。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关注教学形式,如规范的教案、适当的作业、严格的授课时间等。有经验的教师评价时会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安排、理论重点解析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能更多关心教学过程是否有趣味、内容讲解是否清楚、成绩是否公正等。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投入产出过程,教师在实践中很难做到让各方评价者都能给出满意的评价。评价中各部分评价者的权重安排对教师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将不同出发点的评价结果进行简单汇总之后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很难反映教师教学绩效的真实情况。

2.3 评价方法单一

教学绩效评价中主要通过评价主体分别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价实施部门在收集了各部分得分之后,按照一定的权重安排进行加权汇总,最后得出每位教师的绩效评价总分。这种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法看起来结果清楚,很符合管理者科学管理的需要。而实际中总分数的差别并不能真实体现教师教学绩效或教学水平方面的差异。对于这样的评价结果,评价实施部门也无法将评价结果直接用于对教师的奖励或惩罚。当评价参与者包括教师都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教学绩效评价就真正成了可有可无的制度。评价的参与者不再认真地对每个教师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很多选择了应付了事。如很多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的表格中都出现了所有教师分数完全相同的情况。评价中各位评价者之间可能看到相互评价结果的情况也会增加评价结果趋同的比例。

2.4 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

尽管教学绩效评价已经在很多高等学校中得到了推广,但由于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不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评价结果在很多学校中都只是一份存档材料而已,并未真正用于教师奖励、晋职的工作中。评价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参与评价的主体也逐渐失去了积极参与评价的动力,评价组织者也将评价看作一项日常工作,而不是提高教学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

3 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

3.1 建立正确的评价目标

高校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决定了教学绩效评价目标。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作为教学绩效评价的主要目标。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评价中更多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减少对形式上各种材料的检查监督,避免教师形成“教学绩效评价以形式为主”的误解。在教学评价中,课程教案、学生作业、试卷等尽管也是重要的评价参照资料,但不应该再严格限定教案格式、作业批改要求、试卷批改格式等注重形式的评价内容。在教师绩效评价中,需要首先制定正确的评价目标,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学科之间在评价目标上也不宜采用统一标准。根据各自学校特点、学科能力,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是有效完成评价的基本前提。

3.2 合理安排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引入多主体参与可以保证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关注点存在差异,评价中应该突出不同评价主体的关注重点。例如对于校内同行评价,可能存在相关专业的同行和其他不相关专业的同行,对相关专业同行而言,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可能是评价中关注的重点,不相关专业的同行则很难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绩效评价中可以尽量减少不相关专业的评价比例,请相关专业同行对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进行专业评判。对学生来说,教学过程是否能够准确讲解知识难点,能否讲授新知识是主要的评价内容,而不该关注教师讲课是否幽默等与质量关系不密切的内容。由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评价中可以增加学生评价结果在总体评价分数中所占的权重。对于要求严格的教师,可能会得到较低的学生主观评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客观评价的比例,如对课堂纪律要求、作业量、作业批改情况等进行分别评价。

3.3 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

早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打分表格在评价现场进行的,各部分得分经过简单加权求和作为最终评价分数。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由于相互之间无法完全独立评价,在评价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干扰,这样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能准确体现参评者的真实意愿。特别是同事之间的评价,由于评价可能影响同事关系,还会受到评价时间限制,最终可能都得到了接近满分的评价值。为了解决这种现场同时评价的不足,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推行通过网络在线评价。各自独立的评价可以解决部分评价中相互影响的问题,但由于是实名制评价,评价者也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的评分。

在总分计算方式上,定量评价结果是目前教学绩效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在定量结果计算过程中,评价内容各部分的权重都是事先确定的。权重选择对最终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客观的评价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而这也是现实教学绩效评价中最困难的部分。在将来的评价方法选择中,可以尝试引入非参数评价方法,尽量降低主观权重分配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完全依靠定量评价结果的绩效评价过程看似准确,实际上对受评者却未必公正。如评价结果最终为90分和90.5分,从分数上看差距确实很小,可以看作无差别的评价结果,而定量排名之后可能产生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评价中需要增加模糊评价的内容,避免完全依靠分数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3.4 评价结果分析与使用

教学绩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教学绩效水平。从产出质量的角度来看,提高教学绩效也就是要提高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现有的教学绩效评价主要由在校生在课程进行中完成。学生在校期间对知识和学习的理解与学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理解可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绩效评价中除了参照在校生的评价结果外,还需要引入毕业生的评价。如果评价可以做到科学、客观,教学管理部门就可以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只有将绩效评价真正用于管理过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也只有真正将评价用于管理,才能让参与评价的各方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4 结论

教学绩效评价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教学绩效水平也是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当前教学绩效评价水平,应该建立正确的评价系统,以产出质量为导向重新设计教学绩效评价目标,合理安排评价主体的构成和各自的评价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并积极将评价结果用于高校教学管理。

[1]王光彦,李元元,邱学青,等.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46-49.

[2]吴振利.论学生评价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模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3):49-52.

[3]占梅英.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误区及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02):111-114.

[4]罗天群,罗永祥.分权式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01):65-67.

[5]李楠,仇勇.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01):59-61.

[6]周双喜,冯俊文.基于ANP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33-36.

[7]解瑞红,周春燕.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8,2(06):66-69.

Research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Teachers'Teach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Output Quality

LI Qian1,2LIUDa-wei1
(1.School ofManagement,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136000,China;
2.School ofHumanities and 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

Teach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eaching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re is a lot of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evaluation.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eaching performance,it is needed to re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as the goal to improve production quality.By setting up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target,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subject and evaluation content,and using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the final evaluation conclusions can be obtained.

Teachingperformance eval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utput quality

G647

A

1674-8646(2015)08-0096-03

2015-05-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提高高校教师绩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3YJA880064)

李倩(1981-),女,吉林靖宇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