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衣物疏量词考释二则

2015-03-27 13:45时兵
关键词:古音量词衣物

时兵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土衣物疏量词考释二则

时兵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土衣物疏中某些称量词的释读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或困难。本文着重考察了量词“立”与“勾”并指出它们应分别读作“袭”与“绺”。

衣物疏;量词;袭;绺

两汉以后,汉语量词蓬勃发展,一直深受学界关注,相关成果也颇丰。唯有出土文献的研究略显单薄。近日偶获二则,故记于此,以求教于方家。

一、东晋、北朝衣物疏中量词“立”当读作“袭”

在东晋、北朝衣物疏中有“立”字用作量词,[1]检《吐鲁番—唐古墓出土随葬衣物疏》、《散见简牍合辑》、《甘肃玉门毕家滩出土的衣物疏初探》等著录可得40余例(其中有1例“立”写作“位”,2例写作“”,2例写作“礼”)。下面将“立”称量不同名词的例子列举如下:

(1)故白练福裙一立……故练裈一立……故练袴一立(甘肃武威旱滩坡19号晋墓木牍,《散见简牍合辑》248)

(2)白絓裈一立,缥絓袴一立,白练裈一立,紫碧裙一立,白絓袜一立(前秦建元廿年缺名随葬衣物疏)

(3)故紫襦一立,故花绯裙一立……故白绢裈一立,故白绢小裈一立(北凉真兴七年宋泮妻隗仪容随葬衣物疏)

(4)故帛练袴一立腰里自副,[故]帛练襦裙一立腰带自副(大凉承平十六年武宣王且渠蒙逊夫人彭氏随葬衣物疏)

(5)大裈位,小裈一立(北凉缺名随葬衣物疏)

(7)汗衫一礼。(《敦煌资料》第一辑第342页)

从统计结果来看,“立”称量下装“裈”“袴”“裙”最多,分别为18例、10例和8例,其余“汗衫”2例,“袜”“襦”“帻”“襦衽”“襦裙”各1例。在古代衣物疏中,“裈”“袴”“裙”“帻”“襦”“汗衫”多用“枚”“领”等称量,“袜”“襦衽”“襦裙”则常以“量”“具”等称量,这就是说,“立”称量前者是个体量词,而称量后者是集体量词(或称作“单位词”)。如此,称量衣物量词“立”读为“袭”最为合适。

首先在语音上,“立”中古音在来纽缉部,“袭”在邪纽缉部,都是开三等。二者韵同,同时“来”纽与“邪”纽亦可谐,如古籍中“拉”与“摺”通。[2]983

其次从字形来看,“袭”字初文象里外两套衣服之形,[3]见于《甲骨文合集》27959,该字形其后还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恒先》3正与《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二)》38、111。《玉篇》云:“袭,重衣也”,较之《说文·卷八·衣部》“左衽袍”的解释,更得其本义。

再次就用法而言,“袭”字用作称量衣物的集体量词见于两汉时期,[4]216如:

(8)赐相国衣二袭。(《史记·赵世家》)裴骃《集解》:“单复具为一袭。”

(9)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一袭,一称也,犹今言一副也。”

同时,“袭”也可用作个体量词以称量衣物(高佳2007:28-37),[5]28-37例如:

(10)天子文绣衣各一袭到地。(《说苑·修文》)

(11)遗冠帻,绛单衣三袭,童子佩刀、绲带各一。(《后汉书·南匈奴传》)

《汉语大词典》列举的最早的例子是唐代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衣龙绡之衣,一袭无一二两,抟之不盈一握。”现在看来,这条书证确实晚了许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古籍中个体量词“袭”只称量上装,而在衣物疏中个体量词“立”(袭)除称量上装和头巾外,主要称量下装“裈”“袴”“裙”等。但“袭”无论是称量上装还是下装,它们都是集体量词“袭”语义引申的结果。在古籍中集体量词“袭”早期多称量“衣、被”,且从未涉及下装,因此其发生转喻(由整体到部分)后只称量上装。而在衣物疏中“立”(袭)可以称量“襦、裙”,因涉及下装,所以转喻后称量“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范畴化,又可称量“裈”与“袴”。

量词“立”(袭)在衣物疏中的使用大概是从公元四世纪中叶开始,并一直延续至六世纪初,仅见于西北地区出土的文献,因此“立”(袭)称量下装可能是一种方言的用法,它一直在与泛称量词“枚”竞争,例如:

(12)故裈一立,故小裈一枚,故大袴一立(符长资父母墟墓随葬衣物疏)

与此同时,在东南地区出土的衣物疏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下装量词“要”,例如:

(13)故白练长裙二要……故白练复两当一要,故白练夹两当一要,故白练复袴一要,故白练复裙一要,故白练夹裙一要(江西南昌东湖区永外正街1号晋墓木牍,《散见简牍合辑》1021)

大约到六世纪中叶,个体量词“要”扩散至西北地区,例如:

(14)[锦裙]一腰(高昌延昌七年牛辰英随葬衣物疏)

综上,古代衣物疏中量词“立”当读为“袭”,既可作集体量词,又可作个体量词。其称量下装的用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前秦衣物疏中量词“勾”当读作“绺”

在《前秦建元廿二年(386)刘弘妃随葬衣物疏》(以下简称为“刘弘妃衣物疏”)中有“故本有头舜一勾,白绢丝手巾用裹”一句,其中“舜”与“勾”当分别读为“鬊”“绺”。

首先,“舜”与“鬊”,二者声韵皆近,且中古音都是合三等。“鬊”,《说文·卷九·髟部》:“鬓发也”,王筠《句读》:“鬊乃自落之发”,大概是指梳理头发时落下来的头发。以“鬊”随葬的风俗见于先秦文献,如《仪礼·士丧礼》:“巾、柶、鬊、蚤埋于坎”,《礼记·丧大记》:“君、大夫鬊、爪实于绿中。”古人认为“鬊”有辟邪的作用,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鸟兽恒鸣人之室,燔鬊及六畜毛鬣其止所,则止矣。”

其次,称量“鬊”的“勾”通“绺”,“勾”中古音在见纽侯部,“绺”中古音在来纽幽部,二者声韵皆近,且都是开口呼。“绺”,《说文·卷十三·纟部》:“纬十缕为绺”。其用作量词,《汉语大词典》提供的最早书证是唐代王涣《惆怅》(八):“青丝一绺堕云鬟”。现在看来,“绺”称量头发的用法至少可上溯至东晋晚期的“头舜(鬊)一勾(绺)”。另有学者指出先秦文献中就有量词“绺”的用例,如《周礼·秋官·大行人》:“樊缨九就”,《包山楚简》M2:269:“朱缟七就”(此例中“就”原本从“羽”“叴”)等,[6]263“就”读为“绺”。[7]284

在《刘弘妃衣物疏》中亦见“绺”称量丝线,如“故色丝一勾(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钩”字确实可作量词,或因其形状,如李璟《应长天》:“一钩初月临妆镜”,或因其功能,如韩偓《雨村》:“帘下三重幕一钩”。《汉语大词典》也在“钩”字词条下设有“量词”一项,其援引的首例书证为“《太平广记》卷六六引唐苏鹗《杜阳杂编·卢眉娘》:‘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钩,分为三段,染成五色。’一本作‘缕’。”其实此例中“钩”也应读为“绺”,异文作“缕”便是明证。

因此,《刘弘妃衣物疏》“故本有头舜(鬊)一勾(绺),白绢丝手巾用裹”一句的大意是:在棺木的底部放置头发一绺,用白绢丝手巾裹着。这与《礼记·丧大记》所云“鬊、爪实于绿中”颇为吻合,“绿中”郑玄注曰:“绿当为角,声之误也,角中谓棺内四隅也。鬊,乱发也。将实爪发棺中,必为小囊盛之。”

[1]廖名春.吐鲁番出土文书新兴量词考[J].敦煌研究, 1990(2).

[2]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3]夏渌.论古文字的兼并与消亡[J].武汉大学学报,1991(2).

[4]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高佳.汉语服装量词的形成及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李家浩.包山楚简中的旌旆及其它[M]//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7]李明晓.战国楚简语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 文方

H030

A

2095-0683(2015)01-0099-02

2015-01-22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09-10D36)

时兵(1972-),男,安徽肥东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古音量词衣物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