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文本理论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现状述评*

2015-03-27 15:07:17蔡志全裴艳丽
关键词:奈特文学文本

蔡志全,裴艳丽

(1.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副文本理论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现状述评*

蔡志全1,裴艳丽2

(1.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副文本》是热拉尔·热奈特文本边界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文学研究中多有应用。介绍了副文本理论概要,分析了副文本理论自问世以来的传播及接受情况;然后梳理评介了副文本理论在国内外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发现副文本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指出副文本理论的译介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热拉尔·热奈特;《副文本》;文学研究;文本边界;评介

一、副文本理论概述

(一)热奈特与副文本理论

1982年,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了“副文本”❶目前国内研究者对“paratext”这一术语的翻译莫衷一是,代表性译名与译者有:“副文本”、“类文本”和“准文本”等等。本文中笔者采用“副文本”这一译名,但为尊重引文作者和原文,本文在引用文献时,仍保持原文对“paratext”的中文表述。*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副文本视角下戴维·洛奇小说研究”(RWSK13-Y12)。概念,指那些存在于文学作品的正文周围,调节作品与读者关系的(通常是文本的)材料[1]10。随后,热奈特撰写了一系列研究副文本的论文,并于1987年出版了法文专著《门槛/副文本》。这部著作的正文部分共十三章,热奈特分别研究了13种副文本类型:出版商的内文本、作者名、标题、插页、献辞和题词、题记、序言交流情境、原序、其他序言、内部标题、提示、公众外文本和私人内文本。在书的序言中,热奈特对副文本的涵义做了如下界定:

一部文学作品完全或者基本上由文本组成,(最低限度地)界定为或多或少由有意义的、有一定长度的语词陈述序列。但是这种文本几乎不以毫无粉饰的状态呈示,不被一定量的语词的或者其他形式的作品强化和伴和,比如作者名、题目、前言和插图等。尽管我们通常不确定是否应将这些作品看成属于文本,但是无论如何,它们包围并延长文本,精确说来是为了呈示文本,用这个动词的常用意义而且最强烈的意义:使呈示,来保证文本以书的形式(至少当下)在世界上呈现、“接受”和消费。……因此,对我们而言,副文本使文本成为书、以书的形式交与读者,广义上讲,交予公众。[2]1

为了进一步阐释副文本的内涵,热奈特除了把副文本比作文本的“门槛”(seuil/threshold),还把副文本比作房子的“前厅”(vestibule),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曾把前言比作“前厅”:前厅为世人提供要么进入房间,要么转身离开的可能选择[2]2;副文本是一个踞于内外之间、且无确定边界的“未界定区域”(undefined zone),正如勒热纳(Philippe Lejeune)所言:“(副文本是)印刷文本的门轴(fringe),实际控制着人们对文本的总体阅读。”[2]2“事实上,这个门轴总是作者的或者经作者授权的评注的传播者,构成了居于文本与非文本之间的一个区域,不仅是过渡区,也是交易区。”[2]2因此,从热奈特的定义和全书的内容来看,《副文本》的中心论题为副文本之于文本的作用与功能:文本和副文本的主要责任者分别是作者和出版者;副文本犹如进入文本的“门槛”,“文学门槛内外的规则不同……副文本在文本中不仅标出文本和非文本的过渡区,而且标出其交易区,性质上基本是语域和策略上的空间”[2]2;“其美学意图不是要让文本周围显得美观,而是要保证文本命运和作者的宗旨一致。”[2]407也就是说,作者设计副文本是为了获得理想读者,让他们根据提示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意义和艺术意图;副文本起到协调文本与公众、文本与潜在读者和真实读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二)副文本理论在热奈特文本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界往往把热奈特称为叙事学家,实际上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文本边界研究也是热奈特诗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1979年出版的《广义文本导论》中,热奈特开辟了普通诗学研究的新阶段,他把研究文本与文学圈(即与文本相关的文本之外的方面)的边界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目前文本只在文本之外,即那些使文本与其它文本(或明或暗地)发生关系的方面让我感兴趣。我称之为跨文本性。”[3]81在《隐迹稿本》中,热奈特按照抽象程度、蕴涵程度以及概括程度大体上递增的顺序,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❶这五种跨文本关系为:第一,“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即两个或若干个文本直接的互现关系,从本相上最经常地表现为一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实际出现;第二,“副文本性”(Paratextuality),副文本实际上包围并延长了文本,并在其中充当结构成分、评价文本和跨文本,它们为文本提供了一种(变化的)氛围,有时甚至提供了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评论;第三,“元文本性”(Metatextuality)实际是一种“评论”关系,联结一部文本与它所谈论的另一部文本,但不一定引用该文(借助该文);第四,“承文本性”(Hypertextuality)表示任何联结文本B(承文本)与先前的另一文本A(蓝本)的非评论性攀附关系,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嫁接而成;第五,“广义文本性”(Architextuality)是一种纯粹秘而不宣的关系,最多由副文本提示一下,是纯粹的类属关系。见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69-74。。在谈及这些文本性之间的关系时,热奈特认为:“跨文本性的五种类型并非封闭的、相互之间没有交流或切割的等级。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众多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4]77“跨文本性的各种形式既是文本性的种种面貌,又强烈地反映为程度不同的文本类型”[4]79。对跨文本性的研究大约花了热奈特10年时间,《副文本》一书的出版便是这项研究的重要成果。“作为热奈特学术生涯的重要著作,《副文本》绝对是一部收官之作:不仅完结了他跨文本诗学研究,而且通过协调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与真实和虚构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2] Xvii

二、副文本理论的译介与批评

(一)副文本理论的译介

“尽管长久以来,热奈特一直是叙事学研究圈里的权威人物,不过与他同辈的法国其他主要批评家们相比,英语圈的读者们对热奈特所有著述的了解还远远不够。”[2] Xvii这一论断也同样说明了汉语圈读者的现状。虽然早在1987年热奈特的《副文本》法文原著就付梓出版了,不过因法语语言所限,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和兴趣。1991年,麦凯琳(Marie Maclean)将原著的导论部分译成了英文,发表在学术期刊《新文学史》上,英语读者才得以了解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及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梗概,不过不懂法语的读者和研究者对《副文本》的具体内容依然无从知晓。直到1997年,英译全本(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才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文学、文化、理论”系列丛书之一出版。英译者麦凯琳和勒温(Jame E. Lewin)也成了《副文本》在英语圈最早的研究者和推介人。自此,《副文本》才逐渐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以及运用的兴趣。

国内学者对热奈特并不陌生,他在叙事学方面的著述早已有了中译本,不过热奈特关于文本边际的主要著作《隐迹稿本》和《副文本》至今尚无中译本,史忠义节译了《隐迹稿本》的部分内容,与热奈特其他著述译文结集以《热奈特论文集》为名于2001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隐迹稿本》节译文中虽提及了副文本的主要涵义和特征,因为并无《副文本》内容的相关译文,不能阅读英文的中文读者依然无从知晓《副文本》的庐山真面目。令人遗憾的是,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直到目前,《副文本》一书仍无中文全译本。不过,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和推介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了。朱桃香是近年来较为全面地介绍和概述了副文本理论的学者之一,随后许德金、金宏宇、格非、马慧琴和蔡志全等也在相关研究论文中对副文本理论做了介绍、总结、批评和运用。《副文本》中文译本的缺失无疑给国内无法直接阅读法文原著或英译本的学者研究和运用副文本理论造成了障碍,影响了副文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二)学界对副文本理论的批评与修正

近年来,随着英译本的出版,副文本理论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推介和赞誉。《副文本》导论的英译者麦凯琳曾这样评价:“该书开辟了广阔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提出了一些极为核心的文学问题。”[5] 273-279比尔特和克里斯特认为:“副文本概念的意义重大,副文本关注一般抽象实体比如文本等如何以某种特定形式呈现,呈现方式常常受到社会、历史中形成的生产和接受模式的影响。它把那些通常被视为文本边缘的,甚至文本之外的因素纳入文本界限问题的视野中,为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术语。”[6]66许德金认为:“无论是其(热奈特)研究的视角还其是关注的对象都令人耳目一新,其对类文本的类型学研究也颇具创见。”[7]32金宏宇认为副文本理论“在文本的细节和边缘处为文学研究另辟蹊径,把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整合起来,完成了文学理论的创新”[8]。原小平把副文本理论的特色归纳为:一方面,它强调文本中作者意图的可知性;另一方面,它将文学图像作为一种文本因素纳入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副文本理论对于文学研究来讲,由于对作品原旨的强调,可以防止无边的过渡阐释,同时,也便于研究者以广阔的视野对文本进行多维研究[9]。

不过,除了赞誉,一些学者也指出了《副文本》的不足和问题。贝滕斯指出热奈特《副文本》对有些新式副文本的分析有误导倾向:《副文本》并没有充分强调现代文学的特点:文本的副文本化与副文本的文本化,亦即,并非是边界的倒塌,而是两极已不再对立,反而加强了联系。他认为热奈特忽略了(甚或是拒绝)这种新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其研究方法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其方法一方面有忽视不同副文本类型间的交叉联系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有忽视文本与副文本之间的交叉联系的倾向[10]。图卢兹大学的郎果指出了副文本研究面临的四个棘手难题:第一,副文本的过渡性地位,尤其是其在文本中的位置,还有其存在方式;第二,副文本的时空变化范围;第三,副文本与文本的关系,尤其是前者的类属;第四,副文本研究难以理论化[11]102-103。许德金认为:“热奈特的类文本理论体系及其相关联的跨文本理论虽然系统而令人信服地开辟了一块鲜有人注意的新天地,但其理论依然存在一定的盲点和有待商榷改进的地方。”[7]31许德金进而指出了《副文本》中的三大问题:第一,热奈特在构建其庞大的类文本理论体系时,完全无视现代及其当代文学中出现的“文本类文本化及其类文本文本化”的写作现象,认为目前类文本与文本界限模糊的写作现象频现,应该将此现象有效地纳入类文本的阐释体系中去,这已成为热奈特体系中亟须完善和填补的重大盲点之一;第二,热奈特的《类文本》研究重体系和类型学的形式构建,轻视或曰缺乏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和哲理性的探讨;第三,其理论用于实际批评的可操作性并不强[7]31-32。

在批评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尝试修正副文本理论,拓展研究范围,提升副文本理论用于文学研究实践的可操作性。麦凯琳在《托辞和副文本:边缘的艺术》中把热奈特关于文本门槛,即副文本的概念用语内行为(illocutionary acts)加以具体化展示,提出第一顺序语内行为和第二顺序言语行为(first order illocutionary acts and second order speech acts)。她运用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辨析副文本和文本的区别,她还对副文本(比如标题等)的地位和作用做了详尽的论述,推进和深化了热奈特的研究内容[5]273-279。郎果尝试从诠释学视角审视副文本与文本间的重要关系,进而提出热奈特之后副文本研究的几个路径及提纲[11] 98-111。尽管热奈特认为“副文本的功能很重要”[2]12,但是他对副文本功能的分类和描述并不清晰明确,德国学者比尔特和克里斯特在热奈特的基础上提出了副文本的三种功能:解释功能(interpretive function)、商业功能(commercial function)和导航功能(navigational function);他们还研究影音和数字文本时代副文本的特征和功能,拓展了副文本的范围[6] 67-68。朱桃香概括了副文本的三种叙事诗学价值:其一,副文本是复杂叙事小说生产和接受双向行为中不可多得的结构成分;其二,副文本可以充当复杂小说的部分评价文本,拓展阐释视域;最后,副文本和小说形成跨文本关系,为文本制造多重声音,增加阐释难度[12]。格非分析、援引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实例,提出了“伪准文本”现象,也就是“作者蓄意将所谓准文本, 比如序言、写作缘起等附加信息强行拉入正式文本, 并将它视为一种有目的的修辞手段”;他进一步提出就文学叙事研究而言, 真正重要的并非准文本, 而是“伪准文本”,作为一种叙事手段, 它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伪托”,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叙事技巧, 在古今中外的叙事艺术中并不罕见[13]。许德金在热奈特类文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正,以类文本现象中具有叙事特点及功能的类文本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其叙事的特点及其对于文本叙事或补充、或呼应、或解释、或对比等不同的功能,试图从某种意义上建立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可用于批评实践的类文本叙事批评框架[7] 29-36。

三、 副文本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以1987年法文版《副文本》的出版为时间参照点,国内外对副文本的接受与运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1987~1997这10年间,仅有几篇书评和译介文章,只有热奈特亲自操刀运用副文本理论的几篇研究文章。直到《副文本》英译本出版后,副文本理论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和应用也悄然起步,尤其是2010年以来,副文本研究与运用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而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几乎同步。副文本理论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国内学者不仅用副文本理论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也引入到中国文学的研究当中。

(一) 国外现状

热奈特不仅是副文本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把副文本理论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开拓者。他以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追忆逝水年华》(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为研究对象,列举小说中的大量副文本,分析指出其中关键的、最重要的、具有理论价值的方面[14]。约翰·皮尔认为模糊混淆文本与副文本的界限,进而混淆人物、叙事者、作者之间的关系,模糊文学写作、批评和学术研究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小说变成实际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是纳博科夫(Vladimir V.Nabokov)的小说《微暗的火》(Pale Fire)的重要特征[15]。阿姆斯特朗研究了《十日谈》(Decamerons)17世纪英译本中的副文本及其作用[16]。派德森研究了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神谕之夜》(Oracle Night)的文本与副文本[17]。斯皮里东研究了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赎罪》(Atonement)中文本与副文本在理解文本和阅读交易中的竞争关系,使文本尾声具有明显的元叙事功能[18]。埃伏龙研究了黄金时代侦探小说(the Golden Age of detective fiction)的人为副文本[19]。斯代瓦亚斯基的文章研究文学作品中音乐化的副文本的模式与作用[20]。潘德和史密斯论述了早期现代女性作品中作者的副文本及外文本[21]。艾伦详细论述了连载小说的副文本诗学,对热奈特副文本研究盲点做了重要补充[22]。布鲁克斯发现艾伦·西利托(Alan Sillitoe)的小说《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1958年和1960年两个版本的副文本内容差别巨大,他尝试从传统的文本研究转到副文本研究,从副文本推究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电影改编与原著小说副文本间的相互影响[23]。斯图尔特的“《无精打采的爱丽丝》(Inanimate Alice)的副文本”[24]、比尔特和克里斯特的“副文本与数字化叙事”[6]65-87和麦克拉肯“为过渡性电子文学拓展热奈特的内文本/外文本模型”[25]对近年来新兴的网络文学和电子文本及其副文本进行研究,他们把副文本理论拓展、延伸到对电子文本及副文本的研究,代表了国外副文本研究和应用的新方向。

(二)国内现状

1.国内研究外国文学的现状

朱桃香的博士论文用副文本理论阐释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以及翁伯托·艾柯(Umberto Eco)的《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等复杂小说文本[26]。许德金、周雪松对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中作为类文本的括号作了深入分析[27]48-56。马惠琴分析了爱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的小说《黑王子》(The Black Prince)的类文本特征,认为这部小说“以多变的类文本形式构成相互关联的嵌入式叙事结构,凸显了文本边缘的声音,展现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述”[28]。杜文馨、邹惠玲以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的戏剧《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标题的功能,阐释了这一标题与《哈姆莱特》(Harmlet)和《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的关联,揭示了这个标题引领人们进入斯托帕戏剧世界的独特作用[29]。蔡志全运用副文本理论分析研究了戴维·洛奇(David Lodge)的小说《作者,作者》(Author, Author)中主要副文本的特色和作用,分析了副文本对解读小说内容以及对小说接受与传播的作用和影响[30]。

2.国内研究中国文学的现状

彭林祥、金宏宇研究了“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指出序跋副文本对新文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序跋在文本阐释中有辅助性作用和价值[31]。陈水云研究了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分析其传播指向,认为副文本能从不同角度起到扩大正文本的传播效果、拓展正文意义空间的直接效果[32]。龚奎林、刘晓鑫对“十七年”小说副文本的生成以及变迁进行考察,发现这些副文本不仅为人们提供当年看待文学和社会的眼光和方式,也为后来者了解新中国“十七年”的社会文化语境提供有效的途径和角度,更为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提供一种参照[33]。朱晓莉主要以沈从文所作的序与题记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归纳出沈从文的创作观与读者观[34]。金宏宇运用副文本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认为“副文本研究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再解读乃至文学史重写具有了从细节和边缘处切入进行创新的可能”[8]170-183。在后续的研究中,金宏宇指出现代文学“副文本提供的文学史料对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建构等皆有正面的意义”[35],他进而分析了副文本史料的特点、价值以及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格非、陆楠楠研究了中外小说中“伪装准文本”和“准文本小说”现象和实例,分析了《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特殊准文本——小说评点[36]。梁伟、张菁、周泉根运用副文本理论研究京派序跋,认为京派序跋为深化京派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副文本视角[37]。

通过上述对副文本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接受和应用现状的梳理和概述,可以发现目前副文本理论在国内外传播与运用的一些共性特点:

第一,这些研究论文的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间(2008~2014年),副文本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研究有继续扩大和深入的趋势。

第二,现有研究缺少对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的先验批判,绝大多数研究实践都是在学习、模仿或者是“挪用”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和文本研究模式,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少有突破和创新。

第三,现有研究主要是对某一特定文本或作品的研究,但是研究内容和方法往往仅限于或者适用于该文本,缺乏研究其他文本的广泛适用性,难以推及到更多作品的研究中。

第四,国内还没有研究副文本理论的专著,金宏宇的《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38]是唯一一部将副文本理论应用于中国文学研究的专著。目前副文本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相对匮乏,不利于其在我国的传播和应用。

第五,检索“中国知网”、“超星发现”等学位论文数据库,发现与副文本及副文本理论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还相当少见,朱桃香的博士学位论文只有两章与副文本理论有关;硕士论文只有河北大学中文系马鲁纤的《<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一篇[39]。说明副文本尚未引起我国高校研究者的足够关注,其研究和应用空间巨大。

结 语

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关注过去文学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的与文本相关的辅助内容和信息,实际上正是这些文本周边的内容和信息才使文本的存在成为可能,使文本最大限度地按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读者,反过来读者的反馈、书评等“外文本”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者,副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读者乃至出版商等共同构成的“文学场”中相互交流的媒介和场所。副文本概念的提出不仅为研究“作者名、标题、插页、献辞和题词、题记、序言交流情境等”提供了研究术语,也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还不够成熟和全面,他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盲点;现有的国内外的副文本研究已经在热奈特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不过目前的推介及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副文本理论的译介还很不够。与热奈特的叙事学著述相比,他的副文本理论著作的译介还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副文本理论的接受和传播,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法文原著《副文本》已出版快30年了,遗憾的是至今依然没有中文译本,就连对“seuil/paratext”这一术语的翻译都尚未统一,有“副文本”、“类文本”、“准文本”等多种译法,莫衷一是。中国学者目前主要通过阅读参考英文译本研习副文本理论,中译本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副文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众所周知,理论的译介是理论传播、接受,甚至本土化的前提和基础。鉴于副文本理论在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副文本的译介力度,力争让《副文本》中文译本早日与国内读者见面。

其次,副文本理论还有待修正,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内容有待拓展。热奈特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较深,把“副文本”与“文本”看做边界分明、对立互补的独立存在,这种看法与后现代语境相龃龉。事实上,二者虽未完全融合,至少界限早已模糊不清了;他的副文本研究主要是“共时研究”,缺少对副文本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的“历时”梳理和研究。热奈特主要运用归纳法,对副文本做了类型学归类和研究,难以形成系统的副文本理论,难以概括和囊括各种副文本研究。从《副文本》全书的篇幅和内容来看,热奈特主要集中于对内文本(peritext)的研究, 对外文本(epitext)的研究明显不足。尽管热奈特的《副文本》内容丰富,对常见副文本都有详细的论述,不过他也坦承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书中未研究三种副文本:第一,翻译,尤其是原作者同时作为译者参与翻译的情况;第二,以连载形式刊载的系列文本;第三,文本中的内附插图[2]405-406。随着“文本”范围的拓展和电子文本的出现,副文本的内涵和特征也在悄然变化,这些都有待后续研究者的补充和修正。

最后,副文本理论用于批评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用于文学研究的方法有待系统化,研究范围有待扩大。从上述对国内外副文本理论的传播和接受现状的梳理可知,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某部作品的个案研究,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研究内容往往囿于对作品副文本的归类和功能、作用以及与文本关系等的分析论述。很多现当代中外作家,如英国的戴维·洛奇、伊恩·麦克尤恩,中国的杨绛❶杨绛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我们仨》具有明显的“文本副文本化”特征,正如许德金所言:“原本是应当可以更合法地出现在文本叙事正文的核心、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家庭生活大事的常规自传叙述却出现在文本叙事的最后即第三部分:而以附录形式出现的女儿钱媛在临终之际病床上从妈妈手中‘抢到’的《我们仨》写作任务的部分手稿——即我们所谓的‘类文本叙事’,也从某种意义上使原本合法的母亲在去世后重新创作的《我们仨》的文本叙事‘类文本化’”。见许德金.类文本叙事:范畴、类型与批评框架.江西社会科学,2010(2):29-36。、张者❷张者的小说《老风口》把兵团历史,新疆的地理地貌、风物人情、民族习俗等传统意义上的副文本内容文本化,文本化了的副文本与原来的叙事文本具有了同等地位和叙事功能。见蔡志全.小说《老风口》副文本的文本化叙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7-89。等都擅长运用各种副文本,他们的小说或是用副文本叙事,或是赋予副文本评论功能,或者混淆副文本与文本的疆界。因此,副文本实际上成了分析解读这些作品的万能钥匙。此外,某一作家所有作品的副文本(包括内文本和外文本)研究,不但兼顾了传统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而且还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

一言以蔽之,热奈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继续译介和推广。目前,副文本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学研究、翻译研究,还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有学者把副文本理论运用到符号学和书籍装帧的研究中。随着副文本理论在国内外的进一步传播和接受,其必将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因为“副文本性尤其可以构成某种没有答案的种种问题之矿井”[4]72。

[1]GENETTE GERARD. Palimpsestes: La Littérature au Second Degré[M].Paris: Seuil, 1982.

[2]GENETTE GERARD.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M].Translated by JANE E. LEW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GENETTE GERARD.The Architext: An Introduction[M].Translated by JANE E. LEWI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4]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M]. 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5]MACLEAN MARIE. Pretexts and Paratexts: The Art of the Peripheral[J]. New Literary History, 1991(22):273-279.

[6]BIRKE DOROTHEE,CHRIST BIRTE. Paratext and Digitized Narrative: Mapping the Field[J]. Narrative, January 2013,121(1):65-87.

[7]许德金. 类文本叙事:范畴、类型与批评框架[J].江西社会科学, 2010(2):29-36.

[8]金宏宇. 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J].中国社会科学,2012(6):170-183.

[9]原小平. 副文本的理论内涵及文学意义[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2-96.

[10]BAETENS JAN. Review of Seuils[J]. Poetics Today, 1987(3):713-714.

[11]LUNGO ANDREA DEL.Seuils, vingt ans après: Quelques pistes pour l'étude du paratexte après Genette[J]. Littérature, No. 155, Séparation Réparation,2009(9):102-103,98-111.

[12]朱桃香. 副文本对阐释复杂文本的叙事诗学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 2009(4):39-46,45.

[13]格非. 作者与准文本[J]. 花城, 2009(6):199-206.

[14]GENETTE GERARD, MCINTOSH AMY G. The Proustian Paratexte[J]. SubStance, Reading In and Around,1988(2):63-77.[15]PIER JOHN.Texte et Paratexte: Pale Fire de Vladimir Nabokov[J]. Bulletin de la Societe de Linguistique Anglaise,1988(10):13-26.

[16]ARMSTRONG GUYDA.Paratext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Decamerons”[J].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7(1):40-57.

[17]F. PATTESON RICHAR. The Teller's Tale: Text and Paratext in Paul Auster's Oracle Night ,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2008(2):115-130.

[18]SPIRIDON MONICA. The (meta)narrative Paratext: Coda as a Cunning Fictional Device[J]. Neohelicon,2010(37):53-62.[19]EFFRON,MALCAH. On the Borders of the Page, on the Borders of Genre:Artificial Paratexts in Golden Age Detective Fiction[J]. Narrative, 2010(2):199-219.

[20]STAWIARSKI, MARCIN. This is All but a Book: Musicalized Paratextuality in Literature[J]. Neohelicon,2010(37):93-112.[21]PENDER PATRICIA,SMITH ROSALIND. From Paratext to Epitext: Mapping the Authorial Apparatus in Early Modern Women’s Writing[J]. Parergon,2012(2):193-201.

[22]ALLEN ROBERT. Perpetually Beginn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Fair: The Paratextual Poetics of Serialised Novels[J].Neohelicon,2010(37):181-189.

[23]BROOKES, IAN. All the Rest Is Propaganda: Reading the Paratexts of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J]. Adaptation,2009(1):17-33.

[24]STEWART, GAVIN. The Paratexts of Inanimate Alice: Thresholds, Genre Expectations and Status[J]. Convergence,2010(1):57-73.

[25]MCCRACKEN ELLEN. Expanding Genette’s Epitext/Peritext Model for Transitional Electronic Literature: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Vectors on Kindles and iPads[J]. Narrative, 2013(1):105-124.

[26]朱桃香. 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2009.[27]许德金,周雪松. 作为类文本的括号——从括号的使用看《女勇士》的文化叙事政治[J].外国文学, 2010(2):48-56.[28]马惠琴. 边缘的声音:小说《黑王子》的类文本特征分析[J].外国文学, 2012(6):72-78.

[29]杜文馨,邹惠玲. 门槛上的艺术——《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副文本研究[J].名作欣赏,2012(23):147-149.[30]蔡志全. 副文本视角下戴维·洛奇的《作者,作者》研究[J]. 国外文学, 2013(3):144-150.

[31]彭林祥,金宏宇. 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J]. 江汉论坛,2009(10):98-101.

[32]陈水云. 唐宋词集“副文本”及其传播指向——以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为讨论中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46-53.

[33]龚奎林,刘晓鑫. “十七年”小说的副文本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83.

[34]朱晓莉. 由副文本看沈从文的创作观与读者观[J]. 文学界(理论版),2011(5):6-7.

[35]金宏宇. 现代文学副文本的史料价值[J]. 北京社会科学,2014(2):36-40.

[36]格非,陆楠楠. 小说评点与准文本[J]. 当代作家评论,2012(4):28-38.

[37]梁伟,张菁,周泉根. 序跋:透析京派的一个副文本视角[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42-46.

[38]金宏宇.文本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39]马鲁纤.《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文学院,2011.

(责任编辑:母华敏)

Review of Paratex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terary Study

Cai Zhiquan1, Pei Yanl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Gerard Genette’sParatextsis a key monography of text margins study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literary study.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paratext theory,sums up the acceptance and dissemination ever since its debut, and then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its application in literary study home and abroad.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paratext theory is of a large potential;meanwhil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heory is far from enough,the operability and research method needs improving and the study scope begs for broadening.

Gerard Genette;Paratexts; literary study; text margins; review

10.3969/j.1672-7991.2015.02.011

2015-06-14

蔡志全(1979- ),男,河北省唐山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英美现当代小说研究。

I02

A

1672-7991(2015)02-0056-07

猜你喜欢
奈特文学文本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奈特不确定下考虑红利和机制转换的最优消费投资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