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饶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郧阳442000)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其一生中创作了诸多优秀诗篇,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将归隐生活和诗歌创作相结合的诗人。诗人一生三仕三隐,至四十一岁彻底归隐田园。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可谓诗意人生的写照,其亲事农耕,寄情于诗酒,在诗歌的世界中构建诗性的精神城堡,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一种生活范式和精神模式。陶渊明的归隐成就了他的诗章,而其诗又使这种归隐尽显情趣和耐人寻味之意境,在陶诗中,我们能看到诗人所悟的人生之真意,以及其淡泊致远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诗歌
隐逸之风古已有之,相传许由、务光堪为隐士的初祖,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记载。而中国传统道家和儒家思想则是古代隐逸文化的源头,对催生文人们的隐逸之风有着重要作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其与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隐逸文化,而陶渊明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钟嵘在《诗品》中曾言,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在魏晋隐逸文化中占有重要席位。可以说,隐逸成就了陶渊明,而陶渊明则将中国的隐逸文化带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因此,我们研究陶渊明的隐逸精神,探究该思想与其诗歌创作之影响,对于读者深入了解陶渊明其人、陶诗的思想内涵及中国的隐逸文化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东晋著名诗人,中国隐逸文化的代表。其四十一岁辞彭州县令,归耕垄田,至六十三岁离世,此间不涉仕途,隐居田园。陶渊明在归隐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其归隐对中国文人以及中国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文人们所景仰,鲁迅称其为“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陶渊明称自己为“幽居士”,其多次历经仕而隐、隐而仕,最终还是选择了“终死归田里”,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飘逸淡泊的隐者形象。那么,仕历官场的陶渊明为何会选择归隐田园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仕途艰难。陶渊明生于官宦之家,早年有着雄心壮志,其在《杂诗》中曾写道:“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这个少有猛志之人,最后却选择了归隐田园,究其客观缘由,则在于当时险恶的社会现实。陶渊明所生活的时期正处于南北分裂期,中原一带,西北少数民族混战割据,并对南方虎视眈眈,骚扰不断。而东晋政治异常黑暗,世家大族手持政权,大肆欺压百姓,致使百姓贫苦,官民冲突不断。政局的险恶,致使朝廷内部尔虞我诈,争斗不息,百姓流离,民不聊生。在这种激烈动荡的政治格局中,不少文人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在《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表达了对恐遭政治迫害的担忧:“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其二,性本爱丘山。研究陶渊明的大多数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选择归隐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自身对自由闲适的生活及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追求。陶渊明自幼喜欢大自然,如其诗文所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其在少时便与自然结下了难解情缘。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浔阳的柴桑度过的,此地在今江西九江,南对庐山,北靠长江,峰峦叠嶂,江环九派,山秀水绿,景致宜人。优美的山水使陶渊明自小形成了“爱丘山”的性格。据朱熹《朱子语类》中记载,陶渊明居于上京,时常饮酒,醉卧山前:“庐山有渊明古迹处,曰上京……江中有一盘石,石上有迹,云渊明醉卧其上,渊明名醉石。”而陶渊明自己也曾多次写下赞美自然、田园生活的诗歌,这在《归田园居》组诗中有很好的体现。此外,诗人还曾把自己辞官归隐比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更有对回归田园的感慨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也是其适情适性的体现。
陶渊明的归隐及其生活方式,体现了他独特的精神追求,其隐逸精神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追崇、亲事耕工、安贫乐道、享受天伦之乐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自然的追崇
陶渊明追崇自然的思想源于老庄哲学。老子的“道法自然”、“涤除玄鉴”等思想,以及庄子的“与造物者游”、“心斋”、“坐忘”等哲思都对陶渊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许多诗中都体现了这种对自然的追崇,是诗人游乐田园山水、顺从自然之道、追求自在身心的精神状态的写照。陶渊明曾作《饮酒》组诗,抒写了他的“仕”与“隐”的矛盾情结,并表达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人生思考。例如,《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自在与愉悦,突显了诗人享受自然之景、清静幽远的心境。可见,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后的重要精神内容。
(二)亲事耕工
亲事躬耕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真实生活写照。诗人不仅亲身参与农耕劳作,还写了许多有关农耕体验的诗作,表现
出其对农耕思想的重视。例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中写有“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之句,强调“衣食”乃人生之道,指出了耕工的重要性;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中的“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则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亲事农耕的决心;再看《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诗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晨起耕作、月出归家的闲适自得的农耕生活画面。可以说,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是陶渊明归隐后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是其隐逸精神的体现。
(三)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既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也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写照。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安贫乐道思想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便写道:“‘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安贫乐道的思想在陶渊明的许多诗中都有体现,例如《咏贫士》组诗便很好地体现了诗人晚年虽贫病交加却安贫乐道的节操。该组诗的第三首写道:“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弊襟不掩肘,藜羮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茍得非所钦。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这首诗中,诗人赞美了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叟和孔子的弟子原宪这两位安贫乐道之士,并表明自己要像他们那样固守清贫。
(四)享受天伦之乐
重视天伦之乐也是陶渊明隐逸精神的重要表现,而这种精神内涵与儒家的孝悌仁德观相一致。在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极其享受这种亲友其乐融融的生活,这在其诸多诗中皆有体现。《和郭主簿》其一中就曾写道:“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而他的《杂诗十二首》中的第四首则云:“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表达了自己安享“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的天伦之乐,功名并不足贵的思想。此外,陶渊明的《和刘柴桑》则表达了自己安于隐居生活,不愿离开家人的思想,如诗中的“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则直言不想离开亲友而“索居”,而“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则表达了以亲情聊表慰藉的思想,可见,重视天伦之乐也是陶渊明归隐后的重要精神体现。
(一)菊、鸟意象的表征
菊与鸟是陶渊明诗歌中的两个重要意象,是诗人的人格观照和追求平淡自然之情怀的体现。诗人常以隐喻、象征、比兴等手法,通过菊、鸟的意象表达自己的内心。例如,《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成为千古绝唱,诗人于东篱之下采菊,抬头见山景,闲乐之至,是其“心远地自偏”的体现,表达了其远离俗世、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而陶诗中的鸟常用以表现诗人不愿遭受羁绊,超然物外的思想。诗人生性淡泊,不喜拘役,而慕飞鸟之无拘无束。《归鸟》一诗,便是诗人对自己归隐田园,心神得到释放,得以诗意栖居的体现。诗中写道:“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鸟之自在天性、生趣盎然、无所忧虑在诗中得到了生动表达,这也是诗人于归隐中找到身心皈依的释怀体现。而《饮酒》其七中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其五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句,其中鸟的意象皆表征了诗人归隐山林的自在与惬意。
(二)《饮酒》中的逸情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诗人于酒中获得了许多乐趣,并写下了以《饮酒》命名的组诗二十首。在《饮酒》的序中,诗人写道:“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後,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见,饮酒赋诗是诗人归隐后聊以为乐的一种方式。诗人在酒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万象归一,物我两忘,饮酒使诗人恢复到了本真的自然状态,获得了无限乐趣。例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诗歌前四句写摆脱世俗烦恼后的心静自得,后六句抒写回归田园后得于自然的乐趣,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表露无遗。在《饮酒》其七中诗人写道:“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酒成了诗人的“忘忧物”,饮酒食菊,观归鸟入林,远离世情,这才是人生的真意。
(三)田园诗中的闲适
陶渊明作有大量的田园诗,以表达其隐逸的情趣。这些诗作,既丰富了中国隐逸文学的内容,又提升了其艺术表现力。《归园田居》五首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以及闲适、恬静之心境。组诗的第一首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此十二句写了诗人归隐后开垦荒地,闲居草舍,享受淳朴乡村平和宁静生活的惬意之情。而诗的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则是诗人对回归自然后的哲思,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又体现出对归隐后的自由闲适状态的满足。组诗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则描写了带有诗意的农耕生活,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亲事躬耕的快乐。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有许多通俗且寻常的意象表达,如草屋、榆柳、桃李、炊烟、狗吠、鸡鸣,以及菊、酒、老翁、孩童,等等,透过这些寻常之物,诗人寻获了田园生活的诸多乐趣,尽显归隐后的闲适之情。
文人不仕官场归隐田园自古有之,陶渊明于乱世中选择归隐山林,过着亲事躬耕的生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在人生的思想。陶渊明的归隐虽有社会政治的因素,但不能说是消极避世的,而是诗人醉心自然、性本爱丘山的心灵写照,其务农耕作、山水游历、赋诗饮酒、与亲友相聚以及读书抚琴等都表达了他积极融入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虽与陋室、寒食相伴,却于诗情画意中怡情,尽享归隐的平淡人生,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陶渊明的隐逸之境。
参考文献:
[1]文师华.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生存方式和思想境界[J].地方文化研究,2013,(3).
[2]陈朝鲜.从陶渊明的性真心善看其归隐的和谐与自得[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7,(9).
[3]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