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芹
(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448000)
·经济学研究·
中小城市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思考:以湖北荆门市为例
何玉芹
(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448000)
在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荆门不能关起来门来独善其身地发展。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无疑将有助于荆门借力发展、缩减领跑。因此,极有必要从理论层面解释城市群的内涵及功能入手,结合荆门的具体实际分析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条件,设定荆门融入城市群的目标定位,从产业协调、交通联网、创新驱动、市场统一等方面提出融入战略和融入对策。
荆门;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功能;战略构想;对策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5.02.013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还没界定明确范围之际,荆门要以积极的心态,与宜昌、荆州一道抱团主动融入四核四圈,找准定位,务实合作,错位发展,以优质的发展成果充分彰显三市加入后大盘扩大的经济效应,使荆门更高效地借力发展,大力缩差领跑。
城市群概念是法国学者戈特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1]。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城市群对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密切联系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加快,能够使城市群内各城市摆脱自身资源的限制和市场的不足,在城市群内高效配置资源,实现功能互补发展壮大自身。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组合效益。群内城市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甚至会对它们之间的郊区、农村溢出物质和能量,从而为这些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2]。
其次,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城市群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机制的培养器,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城市群兴起必然伴随着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聚集许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发展一些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推进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和政府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变革。新技术是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前提,新机制是区域发展活力的保障,城市群新技术、新产业、新机制构成的创新体系也就形成了区域经济自发增长、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三,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健康发展的城市群,可以形成一个包括各种等级和规模的城市构成网络体系,这是一个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互补功能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伴随着点状城市——初级城市群——中高级城市群的升级发展过程,大城市的规模迅速膨胀,资金、技术、人力资本向中小城市扩散的效应开始加强。群内大城市充分发挥管理、整合和辐射功能,实现与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和协调,以便获得广阔的腹地。中小城市则不断改善城市软硬环境,在城市群内积极寻求合作,承接大城市的外溢产业,其结果是逐渐形成区域内大中小各个级别的城市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四角”,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并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且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广大地区,是湘鄂赣皖四省合力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1.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意义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正考虑扩容,湖北趁势请求将宜昌、荆州、荆门三市新加入到城市群。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能增强城市群的一般性功能作用,释放正外部经济效应,充分发挥城市群的整体合力。同时,荆门又有着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现实利益和内在动力,呈现出融入城市群后借力发力、高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释放荆门的正外部经济效应。荆门融入中部城市群,能对整个四角大盘释放正外部经济效应,因此也容易得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接纳和支持。从优化城镇结构的角度来讲,荆门等长江中部城市的加入对于纠正大城市实力过分集中,中小城市发展滞后的失衡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积极意义,体现了湘鄂赣皖四省城镇化建设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扩容”的现实需求。从加强城际联系的角度来讲,荆门融入中部城市群,向南可深化与岳阳的合作,向西可加强与长江上游地区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内跨省域合作,增强城市群与外部区域的开放开发。从壮大经济实力的角度来讲,荆门融入中部城市群,有利于整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资源,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扩大中部城市群的影响与实力。
第二,有利于将荆门打造成鄂中中心城市。湖北长江流域中部缺少一个像样的中等城市,武汉一城独大,湖北中部塌陷,造成中部地区与武汉的呼应能力差。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城镇的一体建设角度出发,湖北正大力实施“壮腰”工程,在长江中部着力培育荆州、洪湖,使之成长为竞争性的中等节点城市,以加强城际联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这为鄂中城市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荆门综合优势大于洪湖,更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决心抢抓机遇,建设荆门为鄂中区域中心城市。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形成城市竞相发展的“倒逼”机制和政府战略机遇叠加的激励机制,迫使荆门主动发展、加快发展,快速向中等节点城市迈进,追赶宜昌,缩小与武汉的差距。
第三,有利于荆门的缩差领跑跨越发展。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近年来,荆门不但面临在鄂经济地位继续下降的危险,而且面临政策塌陷的困境。在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荆门更不能关起来门来独善其身地发展。融入城市群,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是荆门自身高效发展之需。荆门加入中部城市群,最现实的利益是为了做大荆门经济总量,避免荆门被边缘化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弱化。荆门融入中部城市群后,在发展的压力下,必然要整合优化内外资源,突出自身特色,在招商引资、产业配置、资源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追求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必然要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增强同外部区域的开放开发,加强与其它城市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依托武汉等大城市引领和辐射荆门的转型跨越,实现全面崛起的目标。
2.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现实条件
第一,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荆门气候适宜,地形多样,物产丰富,具有发展各类产业的先天资源优势。境内漳河、大洪山、太子山等地山清水秀景美,屈家岭、三国、道教、荆楚等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富集;主要农产品量大质优,中国农谷建设正彰显荆门现代农业的品牌和实力;工业原料丰富,磷矿、石膏、石灰用灰尘岩等主要矿产品储量极大,开发价值高;劳动力成本低廉,基本可以实现自给。
二是区位优势。荆门处于中部之中,得中独厚,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这样的地理位置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区位优势;荆门通过“引江济汉工程”与长江连成了一体,已通江达海,其流域经济地位得到提升;与长江中游其它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连,有利于增强荆门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间的“同城效应”。
三是产业优势。荆门产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全,重化工业特色和优势突出,基本形成了化工、建材、机电、食品、轻纺五大支柱型产业集群;代表城市品牌和形象的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渐大、链条完整,节能增效渐入佳境;高端产业水上飞机立足飞机零配件生产,正努力向两端延伸以形成集研发、生产、组装、培训、游乐的完整产业链;新兴环保产业——以格林美为代表的城市矿产开发运行效率较高,技术优势明显,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第二,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劣势
一是市场呈现分割性。群里各城市受行政区划的制约和既得利益的影响,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封锁市场的。各城市往往通过市场准入、技术设限、行政收费等关卡,禁止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防止本地资源外流。同时人为地分割要素市场,阻碍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使竞争有序的区域性统一市场不能形成。
二是产业存在同质性。荆门与长江沿线其它城市的产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性,相互间激烈争夺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竞争大于合作。与宜昌相比,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医药食品是同构度较高的产业;与荆州相比,建材、机电、纺织、医药食品是同构度较高的产业。与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联系,除了汽车零配件产业,荆门没有与之形成强关联的产业配套。
三是合作机制不健全。荆门距离武汉较远,接受武汉辐射和带动的作用较小。以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其它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的合作尚处于对话和探索阶段,荆门要实现与之跨区域合作,显然还缺少必要的政策手段。荆门与长江中游周边城市荆州、宜昌的合作,因合作的现实利益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3.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目标与定位
第一,产业发展目标与定位。坚持以产业竞争力培育城市硬实力。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辐射力强的关键性制造环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份额,引导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把荆门打造为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华中地区的物流中心、区域性的服务中心和旅游城市。
第二,城市功能目标与定位。坚持以空间竞争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增强与周边城市的开放对接性,以漳河、长宁、大柴湖、中国农谷等新城新区建设为契机,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扩容升级,把荆门培育成湖北长江中游新崛起的经济增长极和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第三,环境培育目标与定位。坚持以环境竞争力增强城市软实力。全面加快软环境建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荆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创业环境。
1.产业大接轨
产业接轨是荆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荆门一定要从“等待辐射”到“主动融城”,找准自身的定位与特色,深化务实合作,与整个区域形成产业联通和功能呼应。
第一,一体发展,体现特色,跨市合作实现产业接轨。城市群中各地民俗文化、自然资源、区位条件这方面的博弈最少[3],不同城市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可互补,物流区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不可替代,因此,荆门可以物流、旅游作为与周边城市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近期与荆州、宜昌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远期与长流中游其它省市实现更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首先,以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产业大接轨。荆门可主打以钟祥为代表的长寿文化、以京山为代表的好汉文化、以屈家岭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及与荆州、宜昌有别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以富有特色的旅游子品牌支撑城市群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整合荆门的旅游资源,并与武汉、荆州、宜昌等地进行统筹,在荆门主推优势互补复合型、油菜花节主题型、特色文化遗产差异型、漳河阳光沙滩特色型等精品旅游,以优化的旅游路线促进城市群旅游线路建设;加强与荆州、宜昌等地旅游品牌间的协同宣传,打造荆门与周边城市共建共享的综合旅游信息网络,发行宜荆荆三地联合开发的旅游联票或旅游年卡,以联合营销方式带动城市群旅游消费。其次,以打造无断点物流区实现产业大接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磋商,实现宜荆荆三地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加快杨家桥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将荆门的物流规划与中游城市的整体规划对接;重点利用境内铁路和公路网络的既得优势,发挥汉江水路运输的成本优势,开辟冷水机场货运业务,整合区域内配送模式和运力资源,将荆门的物流模式与中游城市的联运模式对接;加快物流产业社会化、专业化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支持荆门物流企业发展与周边城市无缝和高效对接的第四方物流,将荆门的物流企业成长与中游城市的物流市场增长对接。
第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理性竞争实现产业接轨。首先,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分工实现产业垂直型融合。以搞好配套,承接转移为主要方式,紧盯武汉和沿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升级后的制造业转移,加快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良好的协作配套环境承接龙头企业落户。以接受辐射、参与分工为主要方式,鼓励本地企业加强同长江中游城市群汽车和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的产业联系,发展异地加工配套。其次,培植主导产业体现优势特色实现产业水平型融合。立足于现有基础,采取与周边城市“大错位、小同构”的战略,加快结构调整,以相互配套、接受转移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主要对接方式。面向宜昌、荆州,把石油化工、体育用品、新材料、航空产业、休闲旅游做大做强,在小范围内培育产业优势;面向武汉、长沙、合肥等地的整车和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发展协作配套;面向整个城市群,以市场和资源为依托,错位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医药、电子、纺织等行业。
2.交通大联网
按照“宜陆则陆,宜水则水,宜空则空,陆水空并进”的原则,建设内外畅通、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荆门与城市群的交通联系强度。
第一,升级改造进出公路网络。加快高速公路“三纵一横”,干线公路“五纵六横、三环八射”的建设进度,推进出入荆门的207国道、寺沙、大天、坪仙等线路的改造和新建,并与天门、当阳等市联合申报提升荷河线、张监线县乡道为省道。按照公交一体化的要求,设计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客运方案,科学分配间隔时间和布局站点,尽快开通城际公交。
第二,新建扩建对外铁路网络。尽快推动实施焦柳、长荆、荆沙铁路电气化改造提速,构建周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争取建设荆宜、荆荆、京天城际铁路项目,早日实现武荆高铁动工建设,构建周边城市半小时交通圈,挤进武荆两小时交通圈。加快荆门新火车站客运中心建设,完善子陵货运站的配套设施,科学布局蒙华铁路客货联运站点和中间站点,设计评估其货运站场规模,提高各站点的吞吐和通过能力。
第三,提升水空港口运输能力。一是加强机场建设,发挥临空经济优势。科学规划爱飞客小镇,建好漳河机场,发展农用航空作业、航空生态旅游、航空培训等高端产业。航空出港则主要利用武汉天河机场和宜昌三峡机场,同时规划建设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冷水机场。二是加强港口建设,提升水运通达能力。加大汉江、长湖航道整治力度,重点建设石牌等港口和码头,提高港口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程度,并加快港口与物流园、工业园、集镇的交通对接。
3.创新大驱动
第一,技术创新转方式、争优势。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摆脱对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的严重依赖,实现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立竞争优势的价值追求。针对荆门各产业的技术现状和各企业的技术梯位,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来集资集智,重点在制造行业的水上飞机、压力容器、铸造谐振波治理等技术,新材料行业的金属粉体再利用、耐火纤维、环保建材等技术,电子行业的移动终端、汽车电子点火、贴装晶体谐振器等设备,能源产业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汽柴油生物活性剂、发电灰深度开发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第二,结构创新增效益,促跨越。以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作为主要驱动力推动荆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首先,围绕“中国农谷”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引导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林果等五大农业产业化体系,以量大质优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态旅游、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服务引领湖北农业发展。其次,立足“三高一新”,建立高科技工业体系。瞄准国内行业500强企业,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承载为标准,强化智力型项目引进和产业升级,突出集约发展、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3+4”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科技产业体系。最后,规划“五大区块”,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最重要的增长点,以漳河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壮大规模、放大效应,构建以现代物流和休闲旅游为支撑,以信息、金融、商贸为基础的服务产业体系。
第三,体制创新集要素、优环境。硬实力不够,软环境来补。从体制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荆门流动,使荆门成为资源汇集谷、人才集聚地、产业密集带。创新融资平台,鼓励风险投资发展,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外来资本与重点产业对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汇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精英人才;创新技术应用机制,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当前优惠政策逐渐趋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创新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投资者安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环境。
4.市场大统一
第一,与周边城市合力打造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一是加强人才对接,打造一体化的人才市场。与城市群周边城市实现人才信息联网,人才培训和资格证书互认,用工制度和人才政策统一,重点加强与群内省会城市的对接,围绕荆门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引进和人事培训。二是加强科技对接,利用好内外技术市场。借助武汉等地的科教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技术产权交易,鼓励先进技术的引进、核心技术的攻克和新型技术的转化应用。三是加强资本对接,打造一体化的资本市场。在更广大的范围开展银企合作,探索适应荆门科技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模式和担保方式,积极利用武汉的证券、外汇、拆借及股权等市场的金融资源,吸引中四角大城市的金融企业在荆门开展金融业务。四是加强信息对接,打造一体化的信息市场。加快数字荆门建设,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建立宜荆荆城市群的公共信息平台,率先实现湖北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务网、招商网和旅游网三个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二,与周边城市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商品市场。改变“远交近攻、划地为牢”的行政割据观念,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荆门与城市群的市场相联、商品互通。首先要建好本地市场,利用中国农谷的品牌影响力和建设平台,打造一座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大型多功能农产品集散中心,建好杨家桥废旧物资集散中心和报废汽车拆卸等专业市场,以方圆600公里为半径集散再生资源;其次是用好外地市场,积极利用武汉碳交易市场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鼓励农字号企业利用武汉、宜昌、荆州等地的期货市场实现农产品套期保值;最后是鼓励宜荆荆三市互开市场,支持荆门中国农谷特色农产品企业、零售大商家到宜昌、荆州等地开设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网点。
[1]FRIDEMAN JR.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Change[J].Urban Studies,1986,(3).
[2]刘智勇.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8).
[3]宋江云,何苗,周慧.中部城市群新竞合:抱团争取国家城镇化试点[J].决策探索,2013,(11).
[4]祝迅.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取消市场准入限制[N].成都商报,2014-10-28.
(责任编辑张娅)
何玉芹(1976—),女,湖北当阳人,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区域经济。
F127
A
1671-7155(2015)02-0070-05
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