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儿科输液病人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
雍惠丽段兆香俞翠玲
(宁夏平罗县人民医院宁夏平罗753400)
关键词儿科;输液;病情突变;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本院儿科门诊主要负责门诊出生1月至13岁以下患儿的临时输液工作和病情观察工作,每年冬季高峰期每日平均输液量160人次,由于门诊输液患儿较多,年龄小,病情复杂,用药广等因素,因此病情突变也比较多,使我们在病情变化观察上也增加了难度,现将在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科室自2013-2014年,观察患儿病情变化30例。其中,过敏性休克1例,高热惊厥9例,药物不良反应20例。
1.2 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1.2.1 1例如过敏性休克为7岁男孩,用药前做药物皮试为阴性,给药5分钟后出现过敏症状,首先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继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
1.2.2 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并立即更换药液及输液器,以免与抢救用药发生反应,保持静脉通畅,必要时建立第二个静脉通道,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5毫升,呼吸兴奋剂,补充血容量,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给患儿保暖,给予氧气吸入,抢救2小时后,患儿的自觉症状消失,病情好转,神志清楚,但有恐惧心理,我们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基础护理。
1.2.3 9例高热惊厥患儿年龄最大5岁,最小1岁,有1例以前有高热惊厥史,8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9度以上,常规给予抗炎抗病毒止惊治疗,临床症状为全身强制性,阵挛性抽搐或伴有短暂意识丧失。
1.2.4 急救措施[2]: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服扣带,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压舌板放入口腔上下齿之间,遵医嘱给予解热剂,镇静剂,给予氧气吸入,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8例患儿经过对症处理后3-5分钟症状即可缓解,并做好体温监测记录。
1.2.5 2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儿最大年龄13岁,最小1岁,用药前做皮试均为阴性,其中10例患儿在输液10分钟后出现症状,另10例输液结束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面部红色丘疹,瘙痒,上下眼睑水肿,最后出现全身荨麻疹,个别患儿还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症状。
1.2.6 急救措施:立即停药,更换药液及输液吊带,患儿取平卧位,遵医嘱静推地塞米松5mg,按公斤体重计算,肌注盐酸异丙秦,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滴,氧气吸入,同时要大量饮水,均于处理后半小时到2小时缓解,并做好护理记录。
2.1 加强巡视意识,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做到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因小儿缺乏表达能力,对患儿热情体贴,动作轻柔。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及时报告医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高热惊厥病人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这对医生采取救治具有很大帮助。
2.2 应急护理[3]:病情突变危及生命时,护士应争分夺秒的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如过敏性休克病人最早的抢救措施是: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吸氧。高热惊厥者发病时应立即解热、止惊,边抢救边呼叫医生,绝不能离开现场,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2.3 心理护理:突发的病情变化会让患儿家长感到紧张恐惧感,由此引发不满和愤怒,因此我们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家属的情绪,多为患儿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消除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4 健康指导,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墙上张贴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给患儿的家属发放疾病预防手册,多做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属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门诊儿科输液工作强度大,患儿病种杂,病情多变,起病急,面对的患儿年龄小,沟通困难。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对患儿要有耐心,多巡视、多观察、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分夺秒,配合抢救,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凌云,陈朔辉,诸纪华,等.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28.
[2]许美珍.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1, 16(4):309.
[3]傅卫青.门诊输液患儿安全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