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慧娟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通常需要予以长时间的辅助化疗,PICC置管由于其可有效保护血管,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造成的刺激、操作简单方便等诸多优点也已经得到临床广泛应用[1],但同时PICC置管也较易引发许多并发症[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护理对策,做如下报告:
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月于我院乳腺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化疗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手术,并置入PICC予以化疗;将其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患者年龄23岁到56岁,平均年龄(38.2±2.3)岁,使用化疗药剂量每天平均(32.2±2.7)mg;观察组患者45例,患者年龄24岁到59岁,平均年龄(39.4±2.5)岁,使用化疗药剂量每天平均(32.8±2.5)mg;两组患者于各项一般数据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可比。
对照组患者予以PICC置管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穿刺技巧
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保护患者血管。同时血管选择也是PICC置管是否成功的关键,要求血管具有高弹性、形状粗,在患者皮肤浅处便可观察到;操作时切忌用力过大,帮助患者按摩或热敷,引导患者放轻松,尽量控制置管失败率。
1.2.2 置管护理
1.2.2.1 静脉炎护理
确保一次穿刺成功,控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刺入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若刺入血管较细,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说热敷等等;就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来说,治疗前应确保患者可输入生理盐水等液体,输液过程中应频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并对患者是否发生回血、液体外渗等问题进行观察;嘱患者对其输液部位是否发生刺痛、瘙痒或者是发红等异常现象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即刻告知医护工作者。
1.2.2.2 静脉血栓护理
导管置入相当于异物刺激血管,加上癌症病症本身血液就比较高凝,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一旦患者出现肢体肿痛、皮温升高或者是感觉障碍等,便应考虑到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借助B超或者其它检查手段予以证实。若患者被确诊为形成静脉血栓,应立即拔出其PICC导管,对于患者处于急性期的嘱其卧床1~2周,为促进其血液回流,将患者患肢抬高至30°左右;每天测量患者肢体变化,并对其温度、颜色等方面内容的变化加以比较;避免热敷或者冷敷患者患肢;另外检测患者血液,尤其是凝血功能等方面;形成静脉血栓的患者于用药过程中严格制动。
1.2.2.3 感染护理
对于由于卫生条件差、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造成的院外感染,应加强预防,不仅要在整个PICC置管中加强无菌操作,而且还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患肢与置管处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或者感染,若皮肤发生局部感染,应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对上述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渗血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2例,感染8例,渗血9例,导管堵塞7例;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比较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PICC置管治疗存在较高的发生并发症风险,为确保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有效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我院强调统一管理,贯彻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的应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
在乳腺癌患者穿刺时,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穿刺技巧[3],对于如何选择进针的角度、部位进行掌握,针对于置管后常见的渗血现象,明确渗血原因,可能包括压迫时间短或者是方法不当等,针对出现的渗血现象,要求护理工作者应掌握压迫技巧;置管后覆盖适当的透明敷料,使用弹力绷带予以包扎,穿刺时必须动作轻柔,以防止将血管刺穿[4];另外置管后嘱患者控制患肢活动。
本次研究中,对以我院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少于仅予以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表明,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1]李娥,李玉銮.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25-1026.
[2]江世丽,李国宏.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9):1012-1015.
[3]陈霞.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2):66-67.
[4]吴小洁,郭伟军,鲁娟,等.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64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