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2015-03-27 03:54:58魏黎,程家才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

语用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魏黎,程家才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对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作了简单的介绍。归纳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不足。阐述了语用学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在语用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近年来,中国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外国沟通合作的机会增多。在此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已往的译者多是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满足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非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应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自2013年12月以来,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翻译作为一个单独题型考查,所占分值为15%,这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尚不尽人意,因此,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迫在眉睫。

一、语用学理论简介

(一)指示语的研究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指示语的含义是模糊的和变化的,必须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意义。[1]如果没有指示语这种表达方式,就很难理解交际双方的关系以及话语和语境的联系。然而,要真正理解其意义,必须关注语境因素,否则仅从语义学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的。如,“I will wait for him in that place”读者必须知道I,him,that place在特定语境中的所指信息,才能明白话语的真正含义,否则只能获得字面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研究

预设称为先设或前提,指一种潜在的已知信息,或者是交际双方共同认知的背景知识。[2]在交际过程中,假设听话者的知识水平对说话者来说至关重要,说话者必须明确哪些是断言信息,哪些是背景信息,才能确保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语用预设传递的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知识水平的假设,它把说话者和听话者联系起来,牵涉到两者的目的、理念、立场等。

(三)会话含义理论的研究

语言学家Grice H. P.指出,使用语言时要遵守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3]量的准则要求交际者提供适量的信息;质的准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是真实可靠的;关联准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要相关;方式准则要求交际者提供清晰明确的信息。

(四)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英国语言学家Austin J. K.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有些话语并不传递信息,而是通过言辞行事,比如警告、威胁、命令等。他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4]以言指事指言语行为阐述的只是字面涵义;以言行事指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中可传递暗含信息;以言成事指话语结束后,受话者伴随一定的反应或动作。

(五)礼貌原则的研究

礼貌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英国语言学家Leech致力于礼貌现象的研究,他认为礼貌原则应包括六条小的规则,即得体准则(损害别人的话少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多说),宽容准则(损害自己的话多说,利己的话少说),赞扬准则(多赞扬别人,少贬低别人),谦虚准则(多贬低自己,少赞扬自己),赞同准则(多寻找与别人的相同点,少关注彼此的差异)和同情准则(多怜悯别人,少厌恶别人)。[5]

(六)关联理论的研究

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的交际是认知推理—互明的过程,交际双方配合默契的原因是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6]语言交际中,听话者试图得到充分的语境效果,而又不用付出太多的认知努力,即交际双方渴望产生最佳关联。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者和受话者任务不同,前者需要表达清楚目的,后者需努力推出此目的。

(七)顺应论的研究

Verschueren指出,语言使用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不断选择的过程。他认为,语言“选择”指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7]变异性强调,语言具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商讨性指可以灵活选择语言,无需遵守刻板的规则;顺应性指为了顺应交际过程,可从一系列语言形式中选择最恰当的。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达到以下最低标准:遇到熟识的题材,能利用工具书完成汉英互译,且译文基本忠实原文,其中,汉译英达到250字/时,英译汉达到300单词/时。[8]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轻翻译,使得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外部问题

1. CET4和CET6指挥棒的作用。四六级考试出现翻译题型始于1996年,但是此部分所占分值少,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9]久而久之,在四六级考试指挥

棒的误导下,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教翻译,学生也缺乏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12月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段落翻译作为一个专门的题型进行考查,翻译材料选材广泛,牵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次改革明确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发展。

2.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订购专门的翻译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只有读写和听说教材,教材很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翻译部分基本以课后题的形式出现,且多是简单机械地巩固已学的词汇,因而并不能称之为翻译。

(二)内部问题

1.教师方面。一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未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而且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实战经验不足,因此翻译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很少给予理论指导,而是偏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课堂上,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口头翻译,或给出译文让学生自己检测,但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未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课后翻译作业也往往强调无语法和词汇错误,很少关注语篇连贯、逻辑清晰等因素。

2.学生方面。一是对翻译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听说读写是关键,翻译无关紧要。因此,在翻译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地位,从不主动探索。二是缺乏跨文化和语用意识。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翻译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转换,因此只要掌握语法和词汇就足够了。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如果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对应,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佶屈聱牙。同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学生多积累、勤思考,才能译出准确的译文。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如此之多,引入有效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理论高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三、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关注译者在译文中表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两者具有共同的关注对象。[10]正如吕俊所说,语用学与翻译结合,让译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中的问题,从而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11]将语用学理论,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一)指示语与翻译教学

言语交际涉及两个过程,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和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指示语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同时注意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Shortly before Congressman James Langevin cast his vote last month to relax federal rules on funding of stem cell research, the Rhode Island Democrats told his colleges…。原文中的the Rhode Island Democrats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前文的James Langevin,翻译时若将其作为他人处理,译文将与原文相悖。指示语的意义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切不可过分注重字面意义而造成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

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 theory is the science of 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翻译教学

会话含义理论要求翻译时,译者始终忠实于原文的会话含义。具体说来,合作原则对翻译规定了特殊的要求:量的准则规定译者不得毫无根据扩充或节减原作内容;质的准则表明译者应忠实传达原作信息,切忌错译、乱译;关联准则强调译者应注重两方面的关联: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和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规定译者用精炼清晰的语言传达原文内容,不允许隐晦难懂。[2]

但是,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常常有意地、巧妙地偏离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在此情况下,如果原文背离了合作原则,译者翻译时也需要相应地背离,至于语用意义则留给读者去推理,译者无需代劳。如:

A:昨天晚上吃的什么?

B:就吃了些东西。

B的回答明显背离了“量的准则”,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显然不足,语用意义是B不愿意告知A相关信息。翻译此对话时,译者即使知道乙晚上吃的是什么,也应把乙的话直译过来,切不可画蛇添足。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 meant most adults were at home on the route. So were school-aged children. I thought this might mean more exchanges as I made the rounds today.”

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 the rounds”、“more 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

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 feel 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 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

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

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

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 you sow,you will 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

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

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二)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

语用学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脱离了语境,翻译这种输出型活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在翻译课堂上应有意识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正如冉永平所说,语用能力或知识是可教的。[14]

首先,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鼓励他们在翻译中自觉掌握和运用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翻译理论,避免产生误读和交际失败。例如,公司每年生产10万只玩具。

译文1:The company turns out 100,000 toys every year.

译文2:The annual output of the company is 100,000 toys.

此例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语境因素。根据顺应翻译理论,为了得体,译文需要追求语境关系顺应。如果是日常语境,译文1较为合适,但如果是商务场合等正式语境,译文2则更合适。

其次,创造合适语境,组织互动式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目的。例如,miss这个单词可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语境,如在等车的场合,“I miss the bus”,表达的是“错过”的意思。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

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

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五、结语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将语用学理论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相结合,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文化意识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不仅注重语用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用合理的评价标准检测教学效果,重建适应高校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注:本文系滁州学院横向项目“语用学视角下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KT201429)

参考文献:

[1]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5-67.

[2]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Grice,H.Paul.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 and J.L.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4]Austin,J. K.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5]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

[6]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1995.

[7]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LTRP,2000.

[8]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郭士香.关于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02,(1):69-71.

[10]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季刊),2001,(3):285-293.

[11]吕俊.普通语用学的翻译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42-46.

[12]李演,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13]刘邵忠,高旗.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94.

[1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1-205.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思维培养的现状及路径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43:12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0:52:30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9:48:44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