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红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34000)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寒的黑人家庭当中,经历了很多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公,亲眼目睹了很多黑人女性在白人主流社会中的种种遭遇,对于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有一个较为深刻且独到的理解。基于此,莫里森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比如说《秀拉》、《慈悲》、《宠儿》等。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塑造,主要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即黑人母爱的主题,向读者展示了多种多样的黑人母亲形象及其与女儿之间畸形的关系,并以此表达了黑人女性主义思想:追寻自我并寻求解脱。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母爱是一个伟大的事物,它可以延续生命,并传承文化,是人生旅程中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母爱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经历,能够保持他们旺盛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孩子们最早的社会关系就是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如果母爱是积极的,那么,孩子们就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谐健康的母女关系,并利于孩子在将来的社会关系构筑。
而美国黑人女性则由于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与不幸际遇而表现出不一样的母爱特征。以往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建立在白人概念上的母爱主题阐述,对于黑人母爱主题的阐述并不多见。那么,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她认为黑人母爱不仅是在不断的前进当中,还可以作为家庭与子女的港湾。黑人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处于弱势与被鄙视的地位,她们与之不断抗击,并试图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自主权,还与子女间形成一种相互给力的关系。然而,黑人母爱毕竟处于白人主流社会环境下,她们无法完全避免白人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她们一旦认可了白人审美观与价值观,则会让自己的母爱变得扭曲甚至畸形,从而让母女关系陷入了误解与斗争当中。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莫里森认为,黑人女性应该培育自己的自爱能力,并进而实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体现出自己黑人女性同样伟大的母爱。
在我们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母爱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亲情之一,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一种特殊感情。然而,在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表现出另外一种不同的母爱风格特征,它是对传统母爱形象的巨大颠覆。在该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母爱是近乎荒芜的,就如同沙漠一般的荒凉而冷漠,让人感觉不到应有的母爱温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莫里森的这部小说中的母爱实际上可以说是完全缺失的。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身上一窥究竟。《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主要描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上发生的一个家庭悲剧。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佩科拉的黑人小女孩,她长相黑而丑,镇上的人几乎都不喜欢她,还有不少人讨厌和嫌弃她,甚至连自己的亲身父母对她的态度都是如此。这应该说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小说中佩科拉的母亲波琳在一个白人家里做黑人女佣,并逐渐的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情,虚幻的想要获得白人一样的生活。因此,她在接受了白人主流文化的情况下开始讨厌自己的亲身女儿,只是因为她的女儿是个黑人小女孩。比如说,当她的女儿佩科拉在自己的白人主人家里不小心打翻了一个果酱锅的时候,她出于自己内心里的一种厌恶感而对女儿大打出手,这种对黑人小女孩的暴行反而导致了白人小主人的害怕而使其痛哭起来。在这种情形下,作为黑人母亲的波琳却飞速跑去安慰白人小孩子,并给予温暖的怀抱,而对自己的黑人小女孩则表现出冷漠的一面,根本不关心她是否被打伤等。
对于黑人小女孩来说,她的世界里是缺少母爱的,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她与自己的母亲之间是一种排斥与敌对的关系。她的母亲在白人家庭里担任黑人女佣,并逐渐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白人主流文化观与价值观,反而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耻辱和厌恶,这充分体现在对自己的女儿身上。这实际上就是对黑人女性自身的蔑视与排斥。应该来说,作为母亲的波琳对于自己的女儿是温柔慈祥的,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举动却是让人感到异常震惊的。她为了所谓的白人上层社会生活而忘却了自己的母亲身份,毫不在意与自己的女儿间亲情的流露与表现,从而让她自己的女儿体会不到一丁点的母爱。这种缺失的母爱让其女儿陷入了一种可怕的亲情荒漠之中。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母爱表现呢?究其根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黑人小女孩的母亲长期浸染在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氛围中,并对自己的黑人血统开始感到沮丧,希望自己也是白人。这实际上就是黑人女性的自我贬低。加之她在遭遇到一切社会不公时开始变得更加敏感与自卑。她羡慕白人孩子,而觉得自己的黑人小孩就像一个小黑团。从此,她对自己孩子的母爱开始一点点的消逝,最终消失殆尽。
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母爱还体现在它的深沉性方面。这在她的小说《秀拉》中有所体现。该小说中主人公秀拉的外祖母伊娃是一个有着深沉母爱的母亲代表。她的婚姻其实是不幸的,主要就是她的丈夫完全没有家庭责任感,整体沉醉于好逸恶劳的生活圈子中,对于整个家庭毫不关心。伊娃在面对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丈夫时,她开始显得手无足措,尤其是在丈夫无情的离开家庭之后,更是感到整个天都塌了下来,因为她和三个孩子的生活失去了基本的经济来源与食物保障。她变得非常脆弱,在好心邻居的帮助下勉强度日。然而,在最为寒冷的天气里,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不行的。三个幼小的孩子无法顺利度过这个冬天。因此,迫不得已的伊娃开始变得勇敢起来,独立承担起养育家庭和孩子的重任。她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后独自一人到社会上打拼。尽管在一年之后她带回来一些生活费,并立即去看望自己的孩子们,然而,她已经在社会上失去了一条腿。应该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黑人女性,她为了家人和孩子使得自己由一个健全人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这是多么大的牺牲啊。迫于生计,她不得不离开家庭与孩子们而去挣钱,但是,她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望自己的孩子。这又说明了她的母爱是直接且深沉的。
尽管说后来的孩子们长大了并没有完全循着伊娃的愿望而发展,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掉一个黑人母亲对自己孩子伟大且深沉的爱。她一直在努力想要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且美好的日子,只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她在努力履行自己的母亲职责时时刻牢记自己的家庭责任,并成功让自己的孩子过上了相对满意的生活。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她的孩子无法真正达到她所期望的生活状态,然而,她内心里依然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深沉且热烈的母爱。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她在对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身上倾注了同样的关爱。但是,她的儿子与父亲类似,是一个风流成性的男子。伊娃把儿子送到战场上去接受洗礼与锤炼,但事与愿违的是,儿子仍然我行我素的过着浪荡的日子。在感到失望至极的情况下,伊娃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即用煤油烧死了自己的儿子。表面上伊娃是一个残忍的母亲,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有着特殊母爱的黑人女性,她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试图终结错误的人生道路。
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基本上都被剥夺了做人的基本尊严,她们承受着非人的折磨。比如说在她的小说《宠儿》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黑人母亲身上有着无奈却勇敢的母爱光辉。尽管说黑人女性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处于弱势与被歧视的地位,她们的生活中缺少应有的平等与自由,但是,她们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她们的日常言语中都可以感受到。在莫里森看来,这些黑人女性在与现实进行努力抗争的过程中,流露出强烈的自由意识,这是黑人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她们努力生活下去的精神动力。小说中的贝比·萨格斯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她对孩子的母爱不止一次的被剥夺,最后她都变得麻木了。但是,她在面对现实时却表现的束手无策,最后只能不停的在心里告诫自己要放下。她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无法改变。因此,她一生过得极为悲惨,但又没有勇气和信念与现实进行抗争。
而她这样具有伟大却无奈的母爱女性,却让自己的下一代看到了生活中的另一面。她们勇敢的站起来反抗不公的命运,不再像贝比那样无奈的接受命运的摆布。她们在面对非人的折磨与压迫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与前途。比如说,小说中的黑人女主人公塞丝在身怀六个月宝宝的情况下敢于逃离自己所谓的安全之家。这是因为她最为在乎的是人生的自由与独立。而当学校里的老师找到自己时,她毅然决然的杀死自己的女儿。从伦理角度来看,这是一件亲情残杀的悲惨事件,但是,从社会发展来看,这却是黑人女性在为自己寻找自由空间的无奈之举,充分体现了她们黑人女性主义的意识,因为把女儿送到天堂里就是对她最好的保护,也是她最大母爱的体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黑人女性的母爱是伟大的,同时又是无奈的奢望,她们为了躲避社会对自己孩子的伤害而选择了极端的母爱方式。这是她们作为白人社会中牺牲品的重大代价。她们对于母爱的理解是那么的简单而直接,但同时又把母爱的境界推高到了一个无法比拟的高度,是黑人民族中的女性人物大无畏气概的集中体现。然而,她们也一直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母爱权利。
[1]曹云.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之家——对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解读[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7).
[2]崔新燕.解析《宠儿》中托尼·莫里森的黑人文化言说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6).
[3]孟庆梅,姚玉杰.历史语境下的莫里森母性诉说之文化解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
[4]王敏.沉重的记忆——记忆理论视野中的托尼·莫里森小说解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