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核心,重构大学语文教育

2015-03-27 04:07杨公德
关键词:人为大学语文个体

根据从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所有的大学课程中,语文课是学生期望值最高同时也是失望最大的一门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生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厌倦了那种沿袭多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作者简介,文学常识识记,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艺术特色等等。他们期待大学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所改观,给人一种春风扑面的清新之感,然而不久就会发现大学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延续,二者几无二致。另外教材的内容陈旧、老化,与现实生活和个体需求脱节严重。甚至部分高校教师由于没有升学压力,便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因此,学生在满心的期许过后是深深的失望。

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和不足,根源在于大学语文教育的指导理念。大学语文教学和大学语文教育是两个相近却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下位概念,而后者是上位概念;前者多涉及具体的操作,而后者更多的是理论的建构;后者天然地统摄前者,前者是后者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区分二者是为了讨论的方便,凡是方法、技巧等属于大学语文教学层面的东西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本文试图在大学语文教育的层面展开探讨和论述,因为只有教育指导理念正确,才能确保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过多的着眼于课程设置的调整、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只能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细枝末节的改进和优化,而不能深入问题的核心,不能使大学语文教育得到凤凰涅磐式的重生。

人作为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生成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依归,因此,大学语文教育要“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 [1]

大学生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法律意义上说都已经是一个成人,他们思想逐渐成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 [2]

就个体而言,他们有头脑,有思想,有主见,就社会而言,他们已经是国家政治意义上的真正参与者,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潜在的权利意识开始转变为现实的权利追求。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纯粹的知识接受者,而要把他们看成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在历史背景中的人,一个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不能把学生对象化,而要主体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彰显,站在人的角度和高度,以人为核心来重构大学语文教育,

以人为核心,就要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每一个个体都是其自身利益最好的维护者和实现者,每个人会依据现实环境,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最优判断和选择。个体身上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智慧得以彰显的过程。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正是基于充分相信个体内在智慧和潜能的考虑。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就是让其用经营公司的理念来经营自己的人生,那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这样,个体不仅理性地思考,谨慎地行事,促进心智和德行的发展并臻于完善,有助于其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而且有利于理性、诚信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就要使其拥有一颗清醒的头脑,能明辨是非,分清真假,甄别美丑,能自由地思考,理性地判断,有坚持己见的勇气和空间,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敢于捍卫自我意见。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就应该使其明白人之尊严和价值,理解并践行“天地之间,人为大”的理念,并能自觉自为地去维护自我的人格和尊严,同时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

以人为核心,就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最初本是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注重受教育者全方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盛行,教育逐渐背离了最初的目的,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术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格的陶冶,情感的熏陶。由“育人”转向“制器”,培养出的只是知识——工具型的单向度的“经济人”或“政治人”,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目的意义上的人,不是身心相谐相融,通达人情世故,深谙生活艺术的全人。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认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3]王国维提出德育、智育、美育三者兼顾的全人教育,对后来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大。大学是“为己之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所谓己,所指乃一人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 [4]整个人格包括知、情、志(知识、情绪、意志)三个方面,并说,生活大于事业,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于知、情、志三个方面,教育也应该兼而顾之,不能有所偏废。

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突破单纯的“事业视域”和“知识视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理性精神、身心修养、道德情操、公民意识、自由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诸方面。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生活的情趣和艺术,使其能用心感悟人生,享受生活,“诗意地栖居”,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总之,大学语文教育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不拘泥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让学生明人生之趣,知为人之理,通处事之务,达发展之境,做一个全面发展、和谐成长的个体。

以人为核心,就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人的生命是一个绵延不断、前后相续的过程。所以大学语文教育教育应该同个体的生长、整合和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大学时期的发展和成长,而且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不仅要传授既有知识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能力。总之,大学语文教育应着眼于未来,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个体必得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有一种内在力,并且通过学习和感悟内化为其人格的一部分,充盈其身心之中,须臾不分。“当他离开学校后,能利用其思想以增加知识经验,锻炼身体品性,使学问道德又日新日日新。” [5]所受的教育仍然能发挥作用,并成为推动其进一步完善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元力量,其具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繁衍性和扩张性,与生命个体相始相终、如影随形,可因现实需要而及时呈现并发挥作用。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来说,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可计量的,但是教育的影响却是终生、无法衡量的,因此,培养、厚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客观面对、积极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以人为核心,就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弹性的个体。弹性是一种心理品质,一种生活方法,一种处世态度,一种观念范式等等,其应该是全方位的。社会是变化万千的,现实是流动不居的,外在环境如此的繁纷和不确定,个体明智判断的模式也要随机应变。

一个有弹性的人他会站得高、看得远,视野比较宽阔,心胸不再狭隘;一个有弹性的人,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在变化多端的现实面前不会束手无策;一个有弹性的人,他遵守原则又不失灵活,懂得坚持也知道妥协,融入群体更凸显自我。总之,他外圆内方,圆融自足,张弛有度,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以人为核心,实质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不仅是个实践命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自古以来,无数的哲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人类一次又一次地把探索的目光和智慧的焦点转向人自身,从3000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人,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再到20世纪西方哲学把人的主体性存在作为哲学的焦点。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得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主体性逐渐张扬和解放的过程,人必将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正是因为人是作为主体性而存在的,具有厚重的主体意识,所以大学语文教育要承认人的内在潜能和智慧,承认人的自由意志与自我导向能力,承认人的价值及尊严。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张扬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掌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的初衷是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追求“人之为人的改善”,用赫钦斯的话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完人”,只不过这一美好的愿望逐渐走样。但是历史的趋势是教育终归要返璞归真,“回归人本身”,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与意识,担负起它固有的使命,因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其他一些东西。所以,大学语文教育也应该顺应或者说是引导这一趋势,以人为核心,进行重构。

猜你喜欢
人为大学语文个体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山高人为峰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山高人为峰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