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姣 葛大兵 张佳仕 周聪轩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洞庭湖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
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严峻,长期粗放式发展导致有限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表现区域水、气、土壤等[1-3]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4-8]一系列生态系统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切待解决!
面对我国生态安全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永久保护。2011年,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3年,中共中央习总书记表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9]。2014年,“生态保护红线”首次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变得非常迫切。因此,本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内涵,选取麻阳县作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划定麻阳县生态保护红线技术方法,划定麻阳县生态的空间范围,从而为麻阳县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点和方向。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南部、怀化市西北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北纬27°32'02″-28°01'46″,东经109°24'43″-110°06'22″,总 面 积1568.2km2。麻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为12.9~17.4℃,年均降雨量为1327毫米。
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线;关键物种、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最小面积[9]。
拟将研究区麻阳县划定为I类和I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其中,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名胜古迹等纳入I类红线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等纳入II类红线区。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识别、生态保护现状分析、敏感性和重要性评价、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确定、生态红线制图(见图1),详见如下[9-12]。
2.3.1 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
主要针对已划定区域生态重要性的考虑,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划分原则见表1。
表1 I类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原则
2.3.2 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9,11-15]
图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流程
(1)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了识别麻阳县易形成土壤侵蚀的区域,评价土壤侵蚀对麻阳县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对麻阳县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五类: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并将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列入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式中:SSi为i空间单元的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评价因子四种:降雨侵蚀力(Ri)、土壤可蚀性(Ki)、坡长坡度(LSi)、地表植被覆盖(Ci)。
(2)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针对区域典型的生态系统,并结合各重要生态功能的主导生态功能,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异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再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评价结果划分五类:一般重要区、较重要区、中等重要区、高度重要区和极重要区,将高度重要区和极重要划分为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主要以珍惜濒危、特有动、植物为保护目标,主要收集区域内濒危种、特有种、一级和二级保护物种等。
(3)生态公益林评价: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根据区域特色,将最为重要区域列入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麻阳县内主要有西晃山自然保护区、牙溪自然保护区、锦江河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锦和古镇、豪侠坪古村落群、满朝荐书院等。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ArcMap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和配准等处理,根据表1划分原则,可得出I类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338.7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1.6%。
麻阳县内分布有重要(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公益林,拟对此区域进行评价分析。
(1)重要(点)生态功能区:麻阳县主要分布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2)生态公益林:麻阳县内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锦江河及其一级支流两岸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焦柳铁路、渝怀铁路、怀吉高速公路、209国道、308省道两边、城市生态圈、西晃自然保护区、文名山森林公园及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区。
依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确定的方法,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属性识别和空间分析等,构建形成麻阳县生态保护红线区。根据以上划定技术方法,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为430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7.42%。
麻阳县内自然保护区、土壤侵蚀敏感区以及名胜古迹等区域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之后,需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对II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禁止砍伐,严禁开设与保护区方向不一致的旅游等,根据已有的法律、行政法规严格管控。
由于资料的缺乏,仅通过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次由于评价单元较小,使用较低的精度数据,容易引起评价误差。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划分精度和质量,在评定生态保护红线时,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为当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1]蒲思川,冯启明.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5):31-34.
[2]平措.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8-21.
[3]黄迪,张绍修,邓洪伟.刍议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现状与对策.四川环境,2012,31(增刊):188-192.
[4]常宏志.浅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69-72.
[5]马军,朱庆文.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45-10447.
[6]田卫堂,胡维银,李军,高照良.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204-209.
[7]马宗晋,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60年的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1-5.
[8]高吉喜,邹长新,杨兆平,马建军.划定生态红线,保障生态安全.中国环境报,2012-10-18(002)[2014-03-16].
[9]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等国家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培训材料[S].南京,2014:1-20
[10]许妍.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13,32(4):361-367.
[11]冯宇.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红线区划定的方法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6-14.
[12]左志莉.基于生态红线区划分的土地利用布局研究— —以广西贵港市为例[D].广西师范学院,2010:1-46.
[13]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R],2008.
[14]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R],2012.
[15]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组.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研究报告[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