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爽,高振忠
(1.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分站,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5;2.黑龙江省农垦水政监察支队齐齐哈尔大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位于大兴安岭低山丘陵区东南麓松嫩平原。全管理局11 个农牧场散布在克山、甘南、依安、富裕、泰来、讷河、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8 个县境内。总面积2 655 km2,占黑龙江垦区总面积的4.6%。耕地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草甸土,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工、农、林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管理局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6—9 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因此,旱作农业主要自然灾害是春旱和秋涝,尤以春旱为主,有“十年九春旱”的说法,春旱造成出苗率下降,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产,职工种植旱田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才能最大面积地解决或缓解春旱,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作物的出苗率,改变农业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进而实现作物的稳产高产,为职工增收,促进管理局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多交商品粮做出新贡献。
滴灌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应用和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1],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其中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技术是一种低水头灌溉,它适合大面积长期种植的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亦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还可用于高扬程抽水灌区及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灌溉,同时在透水性强、保水性差的砂质土壤和咸水地区也有一定的发展前途。采用膜下滴灌的作物节水、增产、增效的效果显著,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
齐齐哈尔管理局克山农场对马铃薯,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成本、产量、增产幅度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设3 个处理,处理1 是滴灌区、处理2 是滚移式喷灌机喷灌区、处理3 是常规栽培区(不喷水对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处理面积10 hm2,种植品种为克新18,垄距140 cm。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期需水特性、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确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处理1 和处理2第一次灌水在7 月28 日进行,第二次在8 月8 日进行,第三次在8 月18 日进行,记载每次的灌水量及土壤湿润深度。处理1 灌水量计算方法是每小时机井出水量乘以灌溉时间,处理2 灌水量计算方法是每小时机井出水量乘以灌溉时间。土壤湿润深度观测方法都是每次灌水后用铁锨将挖土壤剖面,测量土壤湿润深度。试验结果见表1、表2。
由于7—8 月降雨较少,马铃薯滴灌效果显著,从表1、表2 可以看出,马铃薯滴灌总投入993.13元,总收入1508.2 元,纯收入515.0 元;滚移式喷灌总投入808.49 元,总收入1077.4 元,纯收入268.9元。相比之下,滴灌比滚移式喷灌增产897.4 kg,增产幅度40%,增加纯收入246.1 元;滴灌比常规增产1 430.8 kg,增产幅度83.6%,增加纯收入398.8 元。
表1 马铃薯不同灌溉方式经济效益比较
表2 马铃薯不同灌溉方式增产及增效比较
1)节水。可准确控制灌水水量和灌水时间,由于滴灌是直接作用于植物根部,能适时适量地按作物生长需要供水,灌水流量小,不易发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另外,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管道渗漏和蒸发损失。滴灌较其它灌水方法水的利用率更高,一般比喷灌省水35 ~%40%。
2)省肥。在作物追肥及防治根部病害时,肥、药可注入灌溉水中施用,不需田间喷洒,节省劳动力。肥、药可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了肥、药的利用率,并可做到适时适量,减少环境污染。
3)及时。滴灌安装后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灌水,相对喷灌减少了用喷灌机所需的运输、安装等时间,并且在作业时不受天气影响。
4)增产。由于可科学调控水肥,作物从播种、出苗到生长都能得到适时、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所以作物可明显提高产量。
滴灌系统造价相对较高;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对水进行处理和使用过滤器可预防或改善滴头堵塞现象;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3]。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
大面积实施高效节灌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实施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管理局重点抓好6 个方面工作:
1)抓组织领导。齐齐哈尔管理局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纳入农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加强组织领导,局里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2)抓科学规划。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遵循先易后难、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具体落实高效节水灌溉地块和井位之前,充分考虑地下水条件、土壤地力条件和农民的积极性等因素[3],综合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切实把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抓建设质量。对滴灌设备、水泵、柴油机组等全部实行政府公开招标,确保了产品质量。
4)抓降低成本。针对目前生产滴灌设备的厂家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千差万别的情况,管理局通过公开招商洽谈的形式,引进滴灌设备生产企业到管理局建厂生产滴灌设备,有效地降低了产品运输和企业售后服务成本。
5)抓推广服务。组织设备厂家和各农牧场水利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设备安装、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等技能培训。
[1]周和平,赵登明,禹锋.我国节水灌溉灌水器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3):69.
[2]王友贞,汤广民.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节水灌溉,2005(05):33-34.
[3]赵兴明,刘振昌.浅谈滴灌工程系统优缺点[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