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飞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迪庆 674500)
浅议矿山设备管理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张坚飞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迪庆 674500)
设备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矿山设备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其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管好、用好、维护好矿山设备,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矿山设备管理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矿山设备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矿山设备管理实际,提出如何加强矿山设备管理的对策。
矿山 设备管理 问题 对策
设备管理的好与坏,是衡量一个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环节。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各种设备的有效组合,那么如何使生产设备有效组合,就成为设备管理的目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能够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时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能够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设备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能力,同时这些设备占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绝大部分,占用了矿山企业的大量资金。因此,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防止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目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重要作用大家认同,但是对设备投入、设备管理的支持不足。因效益是第一位的,各层都围绕采矿、出矿、选矿、销售进行,强调当期的生产指标完成,忽略要保证设备有效运行是需要投入的——设备更新、改造、维护保养需要资金、人力。当前大多矿山因重视不够,资金不足,设备大多是修,保养不足,设备管理人员变检修人员,到处救火,大幅减少设备使用寿命,使实际资产提前大幅度减少,管理不到位的同时一定程度耽误了生产。
(2)矿山管理薄弱。设备管理与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应对与处理事故隐患能力相对薄弱。如:煤矿生产由于地质条件影响严重,未知因素很多,许多机械事故机理还很难完全采用现代化的监控程序来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机电管理者个人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熟练的机电管理经验,能准确对机械事故隐患做出判断,否则就很难应对复杂的安全生产过程,稍有不慎,就将酿成事故。
(3)设备点检定修制没有严格执行。点检定修制是以设备的实际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制度。目的是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的项目和材料、配件计划,提出改善措施,以便对症下药,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经济运行状态,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而采用传统的计划预修制度,许多设备存在过修或欠修等,严重影响设备的技术状态,增加了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
(4)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专职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长期的工作学习中积累的丰富维护保养知识和经验,能有效合理的选择润滑油,保证合理的紧固、合理间隙,确保散热良好,减少锈蚀等,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但在多数的矿山企业中,设备管理侧重于维修,而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导致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正常磨损,设备损耗加快,油量不当加速油品变质,缩短设备维修期,增加能耗。
(5)设备更新、改造幅度不足。技术发展、某些技术成本下降,原来设计有缺陷,或设计与实际结合不强等原因,致使部分设备有必要进行一定技改,而现实是很多企业没有很敏锐发现改的必要和可行性,或由于上级不支持或怕承担责任,没有及时的升级设备。
(6)设备残值未得到有效利用。传统管理偏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忽视设备的经济管理。一般情况下设备报废后只回收了少量的零部件,如电动机,减速箱等,对报废的零部件很少加以分类,许多可利用的零部件及可修复的零部件被浪费掉,因此设备的残值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是设备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设备残值未能得到有效循环。
(7)设备计划管理不严密。设备计划管理是研究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它是通过对各种费用的预测,控制来实现的。但是当前矿山企业中设备计划管理的现状和费用筹划不严密,费用预测欠细致,费用控制更是薄弱。有些设备购置后因经济效益差和不实用而被迫停产,造成设备积压,浪费不少。
(1)领导重视,保证人、资金投入。在企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角度上,确保设备资产实际损失在一定范围内,考虑一定变动风险,确保管理人员数量和薪酬,同时为设备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1)设备对生产的保证程度越高需要费用就越高,如保证程度高:备件增加,可能需要备用设备,有可能还需要一套现用和备用的切换系统,有可能需要保证程度更高的设备;2)设备资产通常都是在损失,作为设备资产的增加项就是新增、更新改造,这需要投入,综合为资产的投入能保证设备资产增值或折损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因为维护保养、检修不到位而过快折损。
(2)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操作、维修技术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设备管理及广大机电技术人员则是科学技术的载体,设备管理水平关键取决于设备操作、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针对设备人员思想活跃,流动性大,整体技术素质较低等特点,采取一系列稳定机电特岗队伍,提高技术水平的有力措施。有计划地对机电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分岗位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坚持部分优秀职工选送到外地培训、参观学习,吸取先进技术,借鉴先进经验,增强综合技术能力。严格在岗职工的管理,杜绝未经培训和无证上岗操作设备现象。
(3)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近年来,根据设备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分矿及时修改完善了《设备日常保养》、《设备润滑》、《设备点检查》等多种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在行使职责时有法可依,也使设备操检人员工作中有法可循,加强设备管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提高设备综合效益,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目标,使企业的设备费用下降,提高报废件的有效利用率,集中管理,坚持维护,充分利用。
(4)加强设备综合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益。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目标,使企业的设备费用下降,提高可用零部件的利用率及有修复价值零部件的修复率、报废件的有效利用率,集中管理,坚持维护,充分利用,自行消化,加强监督,防止流失。设备使用部门在封存前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设专人看管,定期检查。
(5)适当更新改造。对设备适当进行更新改造,会使得操作、维护、检修量减少,减缓折损,提高设备对生产的保证程度。而这样做优缺点在3.1中已经说明,在我们公司的实践中,会先评估效果,再评估投入,一般而言能一年回收投入成本的就可以做了,若能半年4 结语
回收的要积极的做,能1-2个月回收的要坚定不移的做。
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生产均衡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深刻的认识到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断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为实现矿山企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提高矿山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学习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模式,提高设备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设备改造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步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1]张秀华.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2]宋元华.大型金属矿山设备管理之探讨[J].采矿技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