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5-03-27 11:05沈东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沈东珍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一个新的发展环境,农民收入的增长,已转至依靠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报酬收入上来,发展特色农业无疑已成为当前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立足实际,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和综合考量,拟对当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020-02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目前,日照乡村劳动力总数约145.47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今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7.61%,这种人力资本不仅使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产品的后续处理困难,劳动生产率降低,进而影响到特色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进程,失去良好的发展机会,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土地流转缓慢难行

目前,日照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项工作仍然任务重、难度大。主要表现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缺乏统一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各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阻碍规范流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流转进程。

(三)农业生产自然环境恶化

1.土壤污染日趋严重。目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超量肥料使用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质量下降。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撒农药、化肥、除草剂、作物生长剂,加之农用地膜、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垃圾等未能妥善处理随意丢弃,这些废弃物在短时期内很难降解。长期以来,这种不合理的使用和过度做法,造成土壤的污染,给农产品品质带来威胁。

2.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目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就我市而言,依然存在水土面积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以及农作物旱涝不均、病虫灾害频繁发生等现象,这使得日照市农业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业发展特别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意识观念,加强政府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引导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是发展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没有特色农业的发展,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益诱导和行政推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细致入微地做好思想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建设示范点、组织考察学习等形式,让群众看到特色农业带来的收益,感受到特色农业带来的实惠,增强人们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和决心。此外,还要出台一些鼓励和干预性政策,激发广大群众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政府的决策上来。同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认识,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资源环境优势,全面树立“名、优、特、新、野、珍、稀”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规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服务效率意识、真正实现由以数量取胜转变到以质量取胜。

2.加强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和调控。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农业生产条件。要搞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对电网、通讯、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等基础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二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杠杆的调控引导作用,增加财政支农投资。要实行向特色农业生产倾斜的农业补贴制度,以财政贴息方式间接帮助农户,减少农民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成本支出,支持农民引进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发展特色农业。要完善农业金融体制,调整优化信贷投资结构,对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和有选择性的税收减免优惠。同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的保险,提高特色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科研开发,提高科技文化在特色农业产业中的贡献率

1.加强特色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承包,兴办各种实体;鼓励各种形式的民办农业科研机构和民办科技型农业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农业科技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集中优势力量,在特色农业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特色农业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特色农业开发中的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生态环境整治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力求取得重大突破。

2.建立健全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特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组织上,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动和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专业协会、农业科技开发实体、农资生产和营销企业、金融保险机构以及社会传播媒介等多部门、多行业共同加入农业技术推广行列,以国家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为骨干,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建立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在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村输送科学技术的同时,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咨询等媒介,为农民提供特色科技服务。

3.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进度,发挥其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度,示范园区建设要按照政府创环境、社会办企业、企业搞建设的机制进行,创新建设和管理体制,将其建成“引进品种、展示技术、创新机制、吸引农业投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训农民的基地,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快企业建设,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1.加快建设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它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规模和成效,我们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增强特色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要选择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实施重点管理和指导,并从财政、税收、物资、技术、外贸进出口、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2.尽快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个别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对称,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调机制,取得互惠互利、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和共识,以规范、详尽、严密的制度规定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约束各自的行为,保护各自的利益。鼓励龙头企业吸纳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参股入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四)明确品牌定位,实施农业产业农产品区域名牌发展战略

1.明确品牌定位,凸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要明确品牌定位,凸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监督及认证体系,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后和优质化。在实践中,应坚持优势性、创造性的原则,着力挖掘本地农业资源和优势,挖掘本地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区域品牌既有区域特色,使品牌建设又有针对性。要注重传统品牌的提升,在文化发掘上、市场开拓上做文章,迅速扩大产品知名度,争创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著名商标,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突出日照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日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依托产业集群,发挥农产品品牌的聚集效应。日照要立足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资源本地化实现农产品的就地转变增值。从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使当地产生优势产业群,从而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共同构成了地区农产品产业竞争力,良好的区域品牌必然是以大量良好的企业强势品牌为基础的,强势企业品牌构筑和充实强势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有效结合,既能表现地方名特农产品的统一形象,又能突出企业产品的个性和特点,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五)注重生态保护,促进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所依赖的资源如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将给资源的利用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长远发展。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发展特色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特色农业的发展应以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防止“三废”和化肥、农药对农田和动植物的污染。加强特色农产品所处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在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区域,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点,建立高效、快速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特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全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以法律为手段强化对耕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控,约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尤其要加大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监控,提高对地膜、塑料管线等农用物资的回收利用,防止环境污染,为生产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关伏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3):34-39.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