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强
本文以《大气受热过程》课堂为例,研讨教师在课堂上的各种“作为”,让“教师作为”这一命题落户实践教学,真正让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学生的“慢作为或不作为”。
一、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1.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和风格。教学中我们要发掘自己好的一面,要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吸引学生,要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你的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对你的课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倾向,甚至情有独钟,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2.板画
当笔者进入教室时,教室内有的学生在交流,有的在看书,有的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我这个“不速之客”,我微笑没说一句话,在干净的黑板上开始板画全球区域地图,当我画完表示地球的圆及表示大气层的圆时,我能感觉到教室内很安静了;当我点画完天津的位置,转身用目光和我的“新”学生交流时,我已感觉到学生的角色意识及那种内在的兴奋。
3.人文的阳光
本节课学习大气受热有关内容,需要分析太阳辐射的特点做好知识铺垫,可以设想,如果仅凭老师的一张嘴去直接开讲,那是多么的枯燥乏味,又是多么的平淡无奇。怎么能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重感悟、重交流,学会倾听和表达
课行之初,学生进入外在兴奋状态,我及时把握教学时机,把学生随机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给他们4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教材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内容。为了力争做到人人参与,我宣布在4分钟之后,将抽签决定(消除部分同学的依赖心理)本组的某一位学生代表全组表述关键词,并结合实际分析某一削弱形式(反射、散射、吸收),本组同学可做补充。
三、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发现中参与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有起伏性,容易分散,易“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动”利用到学习上来,对教材中的结论推导,放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探索和研究发现结论,这样避免了死记硬背。
1.动手的力量
如,在研究大气的保温作用时,首先提出问题:地面升温以后,会有地面辐射,方向指向宇宙空间,它会全部进入宇宙空间吗?我给各小组准备了几张硬塑纸板做的宽窄不同的指示箭头,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摆、去比较。最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地面”,并用硬塑纸板做的宽窄不同的指示箭头把过程表达出来,进行组内交流,组外比较展示。其实,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思考都能很快地找出结果,这样获取知识,他们兴趣提高了,易于接受,便于掌握,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概括总结
能力。
2.主语的设置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把活动题的主语设置成“我”或“你”,这样学生在思考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把自己置身于地理事实中,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四、设置问题冲突,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
1.举手的观察
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肯定不会去深入思考。如果有问题但不是高质量的问题,没有认知冲突,也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当一个问题设置或提出后,学生立即争着回答,这样形式是有了,但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是低层次的,是没有多少效果的。
2.利用错误
在研究大气的保温作用时,有一学生说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反射,形成大气逆辐射。而事实是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同时也向外放出能量,大部分是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很明显,刚学习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之一)反射作用影响了这位学生的判断,发生了知识屏蔽。
3.等待
用“真的问题”组织教学时,要给学生留足两次“等待”。第一次等待:问题提出后要等待全体学生都能产生思维结果,教师不能用自问自答式的讲解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二次等待:学生表述思维结果时,老师要耐心倾听,直到学生讲完为止,允许异想天开和稀奇古怪,允许正确与错误并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问题的答案逐步趋于完善,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结果强行拉到自己的预设上来,更不能越俎代庖。
这节课上最有趣的是学生在自己画的板图旁边写的那些文字,他们想出了各种点子来进行分析表达,有图有文,学生显得很自由,交流很多,使枯燥的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充满了生机。就此而言:课堂上,教师必须积极探寻产生课堂教学高效行为的方式,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将自己真正置身于教学过程中,而不只是做旁观者。
参考文献:
李永年.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建构[J].地理教育,2013(0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