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霞
学生可以通过多途径获得知识,可以是自学,可以是传授,也可以是交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一获取知识的方法,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或者使学生理解不深刻,在地理课上应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老师引导、拓展,构建有活力、能动、开放的现代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入就像一台戏的序幕,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结合教材,结合生活,结合时事,设置情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能单刀直入,直接使用任务单,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又是一个繁重的学习任务,反而适得其反。如,充分联系学生生活,运用多媒体、视频、音乐、动画、时事、漫画等导入学习或巧设疑问导入学习、制造悬念创设情境导入等,带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智能,快速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并建立与地理知识的关联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如,学习经纬度时,结合马航失联,如何在广阔的南印度洋寻找失联飞机,以此引入经纬度的学习;学习中国人口时,结合生活,用4+2+1、男女比例失调的漫画引入中国人口现状及问题。如,结合疆域纷争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探究中国的疆域、地理位置、中国的资源等,不必拘泥于教材。
二、自学任务单导引
1.自主学习
“自学,顾名思义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赖别人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学习,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但是不能让学生没有目的地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看什么?看后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自学后学生小组内交流,再汇报,然后全班共同研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本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详尽的学习任务单,在
上课前发放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自主预习。学生预习的提纲,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及条理性,学生在预习时,老师可以巡视,并进行指导,对教师的教学也有的放矢。学生能自主地就自主,千万不要不敢、不舍得放手。通过自主学习后,发现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这样同时也帮学生整理好了课堂笔记,并且在学期末复习时也便于唤起记忆,完整地在头脑中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脉络。如,《交通运输网》展示学习目标: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过程;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自主预习的任务要比较简单,能够在预习及在简单的思考下得到答案。
2.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是学生之间、师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讨论,激活思维,活跃气氛。但是我倡导的是大难不动,小难才动。太难的还是需要老师的分解、引导、讲解。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合作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后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后才能动,并且明确好任务,给小组分好工,切忌一上来就开始大动干戈,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而降低合作的效率。
小组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接受能力好的学生,由他充当小老师,给不会的学生做指导,简单地通过兵教兵,让不会的学生通过同学的讲解,能够弄明白,但是是否简单,这需要老师细心的观察和总结,切忌学生通过报答案让其他学生抄下来;二是小组的合作,必须让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千万别让有的学生做“等着枣子吃的人”,并且每次任务都不一样,记录,汇报轮流进行,每组都要安排一个能力强的学生,引领小组活动的进行。活动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必须了解并引导各小组的进展。学生难以解决的,老师通过巡视和学生的汇报后,再重点突破。小组活动只是需要学生主动去思考琢磨,去解决问题,做好做不好,他都处于学习的状态,所以不管做得如何,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如,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就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这点相对较难,但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合作任务则是书本的活动题,合作后再进行交流、展示、其他组有意见在小组汇报后可进行更正。这个过程避免了老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昏昏欲睡的听讲,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拓展升华
小组内讨论中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能解决的,就需要老师及时点拨释疑,让学生不仅停留于听得懂,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简洁的语言说得出,达到知识上的升华,老师也要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面、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的拓展。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学生在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后,问:“有谁乘过火车?你知道如何买火车票吗?你知道怎么看火车时刻表吗?”在学生简单的讲解后,老师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向学生介绍如何看时刻表、如何买票,常州有三个火车乘车点(南广场、北广场、北站),不能乘错车等。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书本。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的课后时间也较少,学习任务重,让学生自己课后进行适当的拓展有一定难度,老师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让学生更爱地理课。
四、多元评价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要多元化,且更多的要从正面评价,评价也要明确,如,评价学生的回答声音响亮,学生回答的思路,口齿清晰等,有了进步等,评价也要及时、客观、具体,不能含糊,让学生觉得老师评价的诚恳和公正;学生可以采取自我反思式评价、作品展示式评价、多元主体式评价、互相评价等,如可以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等,这样多层面的评价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当然,最后一定要有量化式或者物质化的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明确的判断,也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模式不是每节课都要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老师要学会因人、因课改变而改变,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后的合作中,学有所得,也更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拓展。
参考文献:
张蓉晖.自主、互动、拓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2(12).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