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昌
当下的文学格局,几乎是小说一统天下。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学批评是创作附着物的偏狭意识,造成了文体的等级化和文学场域的倾斜,批评往往被挤到边缘的角落。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既有来自文学外部世界的偏见与误导,也与文学批评内部创生力量的匮乏有关。总之,文学批评写作在当下,几乎是一种最吃力不讨好的行当。有研究者把当前的批评写作群体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专业研究的批评家(通常被称为“学院派批评家”);一类是在文联作协系统工作的批评家;第三类是在媒体供职的批评家。尽管这样的划分难免以偏概全,但大致还是代表了当下批评界的基本景状。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批评写作,都呈现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批评家对文学的热情在逐步下降。学院派批评家因受学术评价体制的制约(在高校,文学批评的学科层次是最低的),研究重点更多是对已有文学史定论的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史论建构,对蓬勃发展的创作态势难以保持跟踪的兴趣与持久关注的热情。在文联作协系统和媒体供职的批评家,普遍没有专业研究者优厚的项目资金做支撑,缺乏深度阐释与理论建构的雄心和能力,多半满足于为某部新作撰写书评宣传造势。文学批评的过度学术化和快餐化,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形,却同样潜藏着对批评文学性的戕害,导致批评愈发远离创作,既难以在对作品的深度阐释中建构自足的文学世界,也无法为读者阅读与欣赏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引导。文学批评的“不及物性”,正是饱受读者诟病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批评界的种种病状,我们呼唤真正把文学当志业的批评家出现。
大约在2012年,年轻的批评家周明全登上了文学批评的舞台,也许当时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这位站在云南边地发声的青年批评家,在日后的文学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短短三年过去,周明全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小说评论》《上海文学》《山花》《大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国内重要理论刊物和报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同时,获得了2014年昆明文学年会评论奖,《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优秀论文奖,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除了撰写批评文章外,他还依托在出版社工作的平台,策划了《“80后”批评家文丛》、《“80后”批评家年选》等丛书,以卓有成效的文学实践,参与着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建构,悄悄改写着文坛对批评界既定的印象判断。
2013年11月,周明全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隐藏的锋芒》出版,收录了他涉足文学批评两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近30篇文章。作为与他联系比较密切的文学同道,笔者曾是书中多篇文章的第一读者,并多次与作者一道共同探寻写作的奥秘,分享文学思考带来的痛楚与欢愉。这些文章体现出作者对当代文学的思辨与评价,常能发人之所未见,尤其是对文学批评本身的理论阐扬,深化了文学本质属性的研究,从多重维度上考量当代文学的价值所在,显示了敏锐的文学眼光。
首先,表现出强烈的思辨色彩。周明全有两篇对莫言小说的评价文章,其中《批判·宽容·忏悔》对《蛙》进行了多重文本分析,焦点集中在剖析国民劣根性上,对作者敢于“正面强攻”计划生育国策的勇气给予热切激赏。他认为,莫言小说中的批判性、宽容情怀和忏悔意识不仅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博弈之后的表现,同时也是作者理性审视自我内心的一次释放,是“对以往写作的一种审视和反思甚至是忏悔之后的又一次大的思想上的超越”,从而认定了小说对于作者本人及当代文坛的超越性意义。另外一篇评论《丰乳肥臀》的文章直接以《颠覆》为题。“颠覆”是小说的主要精神,其意义在于避开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真正书写“人”的复杂面貌,因为文学是人学,只有把人写得站立起来,文学的价值才能显现,“把历史中的人写出来,这也是小说应该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标准”。周明全认为,莫言小说无论是对“二元对立”战争文化的颠覆,还是对母亲形象的颠覆,采取的都是一种超阶级立场的人性视角,作者站在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写作,体现了对人类前途的焦虑和担忧,创作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对其誉评如潮,而作为曾经刊发推介过莫言重要作品的云南人民出版社,在这次消费莫言的狂欢中,却显得有些落寞。作为出版社中的一员,周明全在阐述《丰乳肥臀》意义价值的同时,也隐约地表达了对文坛风气的批判:“莫言的获奖,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评论家、主管意识形态的官员,还是普通的读者,面对一部作品时,应该以更加多维的角度做判断,不贴简单的标签。社会本身充满复杂性,就应该允许作家的作品复杂性的存在,这个世界本不是非白即黑的世界,作家在作品中将光明的、阴暗的、灰色的一一呈现出来,我们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而不是见到和自己意见不符的就排斥。作为出版人,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时,更应该坚持文化价值导向,不为一时之利而出版劣质图书,亦不一味以政治正确为唯一标准,拒绝优秀但一时有争议的作品,唯有如此,文化兴国,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才不至于是空谈。”①话语间饱含的复杂信息,渗透着批评家主体深沉创痛的感悟,莫言获奖前后的哀荣,是透视中国现代性转型特征的一道窗口。
其次,具有理性的审判眼光。周明全是老村小说最重要的阐释者。对这位一直被文坛误解及疏离的重要作家,他的批评以独具只眼的观察扫开朦胧的尘霾,彰显那些受多种原因影响而被遮蔽了的好作品,同时也不回避对文坛风潮的尖锐指责。周明全先后发表的与老村小说相关的三篇文章,阐述的重点乃至发声的目的都各不相同,这也是观察其文学研究路径的一个极好切入点。写作《可以无视,但不会埋没》时,他明显感觉到老村小说《骚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并尝试从小说的精致性、民间性、批判性及语言特征等方面来作出艺术上的判断,文章更多是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进行阐释。随后,针对文坛上因老村作品中“骚”“撩”等敏感字眼及对人欲的自然主义书写而引发的鄙薄心理,他在前文基础上提取了更具说服力的文字,以《莫以“骚”字鄙老村》为题,在《文学自由谈》发表,进一步为老村小说正名。如果说这两篇文章的写作都是在一种自发状态及对文坛风气的不满之中而生成的话,它们的产生源于一名青年批评家的文化良知与批判冲动,那么到了《什么是好的中国小说》,思考便成了一种自觉意识。文章副标题是“以老村的经验为例”,在继承前述的几个艺术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他把文本分析上升到了理论归纳的高度,敏锐地看到老村小说立足传统,借鉴明清笔记体小说特别是《金瓶梅》、《红楼梦》的叙事技术,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中华气派。从故事叙述内容来看,《骚土》讲述的都是发生在中国本土的故事,遍布着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特有的精神意象与文化情境。而小说的语言表述,普遍采用来自民间的土的掉渣的方言土语,洋溢着旺盛的生命活力,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文化风格。综上所述,老村的小说是好的“中国小说”。当然正如周明全自己所意识到的,这些论述仍留下许多待解的难题,比如上述几种风格究竟能否回答“什么是好的中国小说”,而且就其概括的类型也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他的分析仅开了一个头。从事学术研究最重要的精神是要有对理论创生点穷追猛打、用力深凿的恒心与毅力,否则就会流于浅尝辄止。但这些论述已透露出一名青年批评家可贵的学术潜力,他不仅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对文学创生力量的敏锐感应与自觉阐扬,这是至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判断意识,不迷信权威,坚守于自己的艺术良知,以思辨甚至批判的精神,向文坛风潮发出理性的声音,这是赢得公信力的关键;另外还具备理论升华的自觉意识,他的老村小说研究开始尝试从文本分析到理论深化,在更为高远的目标场域上思索中国文学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命题,这将成就他作为一名有建树的批评家的形象塑造。这种文学的道义精神和不断充实学养的积极追求,体现了最可贵的人文品质。
再次,重视集结文学批评的力量。周明全对多位当代文学批评家作过专门研究,这些成果大多发表在《扬子江评论》《创作与评论》《山花》《大家》等知名刊物,通过他的梳理总结,张燕玲、张莉,以及金理、刘涛、杨庆祥、黄平等十余位“80后”批评家的学术轨迹与理论贡献逐渐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对批评家冉隆中著作《底层文学真相报告》的评述,正如蔡毅指出的,“他提出的‘一个优秀的评论家应该见谁的作品都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谁的作品都可以看,可以评,指出缺点也好,发现优点引导创作也罢是一个较高的标准,而批评的跟风式的批评、随波逐流式的批评、胸无定见式的批评、滞后反映的批评等现象,的确是评论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警觉与医治。此文既提出了不少问题,又看到了自己研读对象的突出优点,因此写得比较深入、扎实,颇具说服力。”②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周明全的写作理念逐渐清晰,即不仅要关注创作,还要关注研究与批评,尤其要关注同代人的写作。这促成了《顽强而生的“80后”批评家》的写作,文章以活跃于当代文坛上的“80后”批评家为例,逐一分析他们的精神背景与知识谱系,并对这个代际的批评家群体形象作出简要勾勒。此文的写作力图从一个更高的理论视角审视年轻一代学人的研究路径及成长轨迹,总结出他们极具普遍意义的学术成长范型。这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对“80后”批评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之一,也为其他年龄代际的批评家成长提供参照。著名批评家王干在给周明全的《隐藏的锋芒》写的序言中,就说:我看来,周明全的《顽强而生的“80后”批评家》一文是能够代表他近阶段评论水准的文字。这是我见到的几乎唯一的关于“80后”批评家的文字。
第四,倡扬一种自由流畅的学术文风。周明全并非中文科班出身(他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写作完全是出于对文学审美的强烈冲动,这让他可以自由地从各种理论的缠绕中超脱出来,走出一条对理论的套用到化用的超越之路。他对余华新作《第七天》的谈论,试图在与最前沿文学话题的参与中,将自己的批评行为融入当代文学发展的潮流。《抚慰在世者的忧伤》是对同龄人张怡微《试验》的阐述,文章“更多是知音式的赏读。他的评论文章语言率性,说理从容,在分析文本时,也不忘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和文学的体悟”。③对阿乙小说思想的研究,更是触摸到了这个时代复杂的精神面相。这些文章以“深耕文本”的方式作深挖细掘,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演绎,在批评方法上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兼顾其他批评方法,即详细解读文本之后,寻找附着于作品中的社会因素与意识形态色彩,把作品放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中来考量其社会意义,清理出文学与社会之间纠缠不清的粘连关系。周明全的文字洒脱,率真,自由灵动,尽管用当下学术论文的框范来衡量,有的地方失之随意,难免出现不严谨或不整饬,但整体读来有一种话语滔滔、漫延而去的气场。这种才情横溢的文学批评,在愈发讲究整齐划一、讲究文必有出处而压抑了审美灵性的批评界,犹如吹进一股清新灵动之风。
周明全是一个能够将自身人文理想付诸实践的人。除了对文学现场进行热切跟踪解读与阐扬,他还以极大精力投身文学组织与传播,努力推动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建构。借着自己在出版社工作联系面广的优势,他策划组织出版了国内首套《“80后”批评家文丛》, 文丛由著名学者陈思和主编,第一辑囊括了国内知名的8位“80后”批评家著作,包括金理的《一眼集》、杨庆祥的《现场的角力》、黄平的《贾平凹小说论稿》、刘涛的《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周明全的《隐藏的锋芒》、何同彬的《浮游的守夜人》、傅逸尘的《叙事的嬗变: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写作伦理》和徐刚的《后革命时代的焦虑》;第二辑包括李德南《途中之镜》、项静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康凌的《读后》。此举与他之前对金理、刘涛等青年批评家的个案分析及《顽强而生的“80后”批评家》的集体呈现是一脉相承的。学界对这套文丛给予了热烈的好评,不仅因为它首次将一个正在发展中、甚至尚显稚嫩的研究者群体集中呈现给这个时代,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检阅,更在于以这样的方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文学范本,可以借此观察一个代际的青年批评家的成长范型,透视他们的研究路径与这个时代之间形成一种怎样的同构关系,在此过程中,考量当代文学批评的力量如何一点点地渗透进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
纵观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批评总是与创作共同促进、相互提高,其中几套重要的批评丛书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批评系列》,将海派批评的新生力量悉数推出,这批作者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坚。2004年,由吴义勤主编的“e批评丛书”出版,入选者都是当代批评界的重要学者,预示着批评力量的更新与换代。2009年,刘中树和张学昕主编了“学院批评文库”,展示了厚重的学院派批评风格。从2009年开始,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以动态出版的方式,兼顾老中青三代批评家的成果展示,呈现的是批评界承前启后的活力传递。2013年,谭五昌主编的“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出版,向文坛发出锋锐而犀利的批评声音。但是以批评家群体代际命名且重点推介新生力量的文丛,“80后批评家文丛”应是首创,它以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出版标示,深度呈现年轻写作者批评文本中所具有的独特文学内涵。作为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周明全,他的文学理想,标志着年轻的批评家自觉承传文化传统,将自身才华展示与社会发展使命相联接,以期形成更大的能量共同体。
看得出来,周明全是一个有抱负的文学批评家。除了组织出版《“80后”批评家文丛》,自2014年起,和金理共同主编了《“80后”批评家年选》,将2014年度“80后”批评家最重要、也最能代表一年度文学批评水准的文章收录年选,这将为研究“80后”批评家提供极好的素材。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多家刊物的专栏写作与文学访谈,把知识分子的文学书写与具体文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试图在更高更广阔的文学平台上,让文学的声音发得更响亮,受众面更广。
最有值得注意的是周明全的“80后”研究系列,这个系列对每一位“80后”批评家进行一个详尽的个案分析,另外对每一个“80后”批评家做一个访谈。目前已经完成了十一位“80后”批评家的研究,引起了业内广泛的关注,好评如潮。
在话语喧嚣的当代文学批评界,周明全犹如一位执杖前行的寻路人,在驳杂的时代中不断寻找并推出新的文学创生力量。仔细梳理他走过的短短的文学历程,发现这是一个不断走向开阔、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文学作品批评、文学批评研究、文学组织生产与传播,是文学事业发展的多种途径,它们之间构成一体多面的关系。这些都是为推动文学批评走向经典化而做的奠基工作。年轻,总是新锐的代名词,以周明全等为代表的“80后”批评家的集体出场,文坛的格局或许会因这代人而改变。
注释:
①周明全:《隐藏的锋芒》,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
②蔡毅:“作家与作品主持人语”,《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3年第3期。
③谢有顺、李德南:“80后文学大展主持人语”,《创作与评论》2013年6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