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015-03-26 22:32朱晨曦崔利红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穿衣小班游戏

朱晨曦 崔利红

我园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及教育理念等都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在家中能很好独立自理的小班幼儿非常少,他们在家穿衣、吃饭等都需要成人不同程度的帮助,因此小班幼儿入园后,对生活自理的过度依赖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压力,午餐时饭要一个一个、一口一口地喂,午睡起床时衣服要一件一件地帮着穿,致使幼儿等待时间过长,若在寒冷的冬季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人长期过度的包办,不能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同时也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鼓励并指导小班幼儿进行自理、自立的尝试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承担的重任。

一、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幸福的源泉。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小班幼儿特别喜欢边说、边玩、边做,掌握了这一特性,我们就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动手操作,培养独立自理的良好习惯。

1.“大手拉小手”、“穿衣大比拼”游戏活动。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一个月后情绪基本稳定,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慢慢地能自己吃饭,虽然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但是基本上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过对于穿衣服、鞋子,他们就显得手足无措,前后不分、里外不分、左右不分,因此很多孩子便不愿意动手穿衣服,孩子们总是排着队一个一个等着老师帮着穿。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想办法解决。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从兴趣方面着手,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大手拉小手”、“穿衣大比拼”游戏活动,请大班能干的哥哥姐姐在起床时来帮助弟弟妹妹穿衣穿鞋,组织观看大班幼儿精彩的穿衣比赛。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让他们感到哥哥姐姐的能干,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启发引导,激发他们学习、模仿的兴趣,便有想动手自理的欲望。

2.生动、活泼的区域游戏活动。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几代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渐渐使孩子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因此,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穿衣能力。

如在“乐乐我家”中,我们采用这样的方法:为了能激发幼儿穿衣的欲望,给幼儿准备了颜色鲜艳又可爱的布娃娃(未穿衣),看到了它们,幼儿一个个都爱不释手。这时站在一旁的我就主动问:“哇,这个娃娃真可爱,可是它少了什么呢?”“衣服,要是给娃娃穿上了衣服就更美了,我会更喜欢它。”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展示了穿衣的步骤图,请幼儿主动尝试给娃娃穿不同的衣服,幼儿又津津有味地一件又一件地给娃娃更换衣服,还比赛看谁给娃娃打扮得更漂亮。班级中有较多的衣柜,我们巧妙地在活动区中也安放了些衣柜,并丰富衣柜里的服装、鞋帽,幼儿看到了种类繁多的物品,很快注意力便全部转移过来,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开心地进行着游戏。当然,幼儿还可以选择相应的物品打扮自己,在一旁我还摆放了一面安全的镜子,这样孩子可以通过它感知美。在游戏中不仅增进了同伴间的感情,而且也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幼儿进入该区域需要换鞋,很多幼儿分不清鞋子该如何正确摆放,常常乱摆放在鞋柜上。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我们在鞋柜边绘制了左右两只脚印,幼儿可将脱下的鞋子先正确地摆放在脚印上,再一一对应送入鞋柜。经过几次的练习,幼儿会很乐意脱下自己的小鞋子,轻松送入,有时还会听到:“我摆的鞋子真好”、“我还想脱鞋子”等之类的话语。

由于小班幼儿的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较强,在日常活动中,对于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应该及时鼓励。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是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他,表扬他:“你的小手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啦。”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家门,重新扣一次好吗?”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的自理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二、“我是小能手”——穿衣服比赛

据观察,我班25名幼儿中,有20名左右的幼儿能够独立穿衣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扣纽扣,其次是拉拉链和穿套头衫。不过,孩子们都很懂礼貌,不会的时候都能用礼貌用语请老师们帮忙。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加穿衣比赛,为自己赢得老师的手工花朵而加油。

其实,“我是小能手”的手工花朵奖励和比赛穿衣都是通过鼓励幼儿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主动穿好衣服,这也是培养幼儿生活能力的竞赛。这两种形式的确让我们班级幼儿的穿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得到老师手工花朵多的幼儿可以向老师兑换一些小礼物:如卡通贴画、纸飞机等,这些措施都是以奖励的形式进行的,更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因此每次我们发手工花朵的时候,总是能听到孩子说“我的花朵比你多”之类的话,这就说明他们在乎这些小奖励。我们班级的很多家长,都支持孩子参加这样的小比赛,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能力。

三、家园共育促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指出:“家长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家庭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上要求一致,为此,我们在家长会、QQ共享、班主任日志上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意义和本周的重点、目标、计划及其家长配合的事项等,希望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长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是有具体形象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文艺作品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充分发挥这些文艺作品的作用。另外,父母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家庭中扮演榜样作用的年轻爸妈们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自身做起,事事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另外,要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一个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

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矩,如规定孩子按时起床、进餐、游戏、入睡等。开始时孩子可能不习惯,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好玩的游戏就非要看下去,父母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意识到了哭没用,慢慢也就能接受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自己穿衣。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的同时一定要教会幼儿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可以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该合理适当,不能太高。

一致性则体现在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一致,特别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辈之间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不一致,就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听谁的,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等坏习惯。如吃晚饭了,妈妈要求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奶奶心疼孙女,说小孩子整理起来太费劲,就全权包办,自己代劳。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又怎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应当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还记得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追求好的习惯。”幼儿期正是人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而且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能明显增强,还能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穿衣小班游戏
自在才是我的穿衣态度
穿衣取经
爆笑游戏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