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华++张波丽
摘 要:以旅游及关联产业为主导动力的旅游城镇化模式,是旅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作为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的张家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走旅游引导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并从主导动力、基础动力、重要动力和后续动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 建设 动力机制 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05-02
城镇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镇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系总和[1]。依据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各地区因城镇化实现途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实现途径也应不同。
张家界地处湖南西北一隅,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辖区内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厚重、人文底蕴深挚,有着走旅游城镇化道路的天然禀赋。近年来,为加快实现“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在抢抓旅游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不断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和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一条旅游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比较低,2013年底张家界市城镇化水平仅为42.2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73个百分点,而且产城互动性不足,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作用不够理想。基于这些,依据张家界实情构建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旅游业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动力
张家界是一个旅游催生的城市。张家界市原是湖南西北部一个小县,建市前,因旅游业未得到开发,再加上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县内城镇化进程缓慢且城镇化水平较低,到1982年,全县城镇化率仅为9.48%。后因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同意下,于1988年撤县立市,大庸县改为大庸市(后更名为张家界市),至此,张家界完成了第一次华丽变身。
张家界是一个因旅游而发展的城市。张家界因旅游立市以来,历界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步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力。1993年,全市实现了产业结构由过去“一三二”类型向“三一二”类型的转变,经济形态也成功地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经济向旅游经济的转化,旅游业从此成为全市的支柱型产业[2]。从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开始加快,城镇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1998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18.1%。到了20世纪末期,张家界实现了第二次华丽变身—— 由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远小城变成了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加档”。近年来,为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旅游”这一主题,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大力推进泛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使得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张家界城镇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城镇建设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张家界城市化率达到42.2%,比1982年提升了近33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心景区的带动下,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并不断壮大,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地催生了一批像王家坪镇、洪家关乡、江垭镇等旅游风情小镇,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2 新型工业化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新型工业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张家界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是否发展工业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发展工业会带来旅游环境的破坏。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工业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也并不是全市每一个地方都不能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发展和旅游业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涵盖关系。其实,多年来,张家界市一直也比较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步伐逐步加快,工业更是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旅游商品和水电能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工业短板不断补齐,新型工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工业收入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大。据统计显示,2013年,张家界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64950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58.24亿元,8年翻了三翻,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6.5%增加到了25.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加到300多[3]。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提供新的生产关系和物质技术基础,而且还增加了财政收入,拓宽了城镇化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进一步缓解了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新型工业是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工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摇篮,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才能有效地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也才能稳步地促进城镇化发展。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并于2014年制定了《张家界市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张家界市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又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供了大规模的就业机会。城镇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强大需求,吸引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有效地排解了进城劳动力对就业难的担忧,从而形成了对城镇化进程的强大拉力。
3 农业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的基础动力
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落后乡村社会向先进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张家界,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生活物质资料;二是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城镇市场的发展。在1993年前,农业一直是张家界的支柱产业,当时,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村自身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虽然当时农业发展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比较弱,但这种力量是最基础的,也是最主要的。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68.95元,比2001年增加了3913.95元,年均增长16.88%。随着农业的持续发展,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活方式和收入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这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本向城镇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市场的发展,这不仅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城镇化发展的提供了强大推力。endprint
4 相关政策的支持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相关政策的创新是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后续保障。张家界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与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建市前,由于受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限制,城镇化进程一直比较缓慢,从1982年到1988年,当地城镇化率仅只增长了4.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不到0.67%。建市后,随着城乡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再加上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引力,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到2004年,张家界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30.63%,比1982年高出近22个百分点[4]。近年来,尤其在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总目标,以创建文明和谐城市为总揽,着力推进城镇建设的提质升级。2013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张家界市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建设五年计划》、《张家界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和《张家界市城市管理改坚战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大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推进旧城改造和中心城市、县城提质扩容。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张家界市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到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2.23%,同时,在相关政策的刺激和驱动下,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随之涌现。笔者相信,未来随着一些新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制度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拉力将使张家界旅游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 结语
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约和影响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张家界在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理清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找准它的动力源,才能使旅游城镇化建设得到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牵涉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真正全方位地解析张家界旅游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 刘元.旅游发展对张家界市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1.
[3] 张家界统计信息网[EB/OL]:http://222.240.193.196/shownews.asp?NewsID=3100.
[4] 张家界统计信息网[EB/OL]: http://222.240.193.196/shownews.asp?NewsID=3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