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2015-03-26 06:54□文/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辽宁海洋经济

□文/王 志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既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中国海洋产业占GDP 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3年的9.5%,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与渤海海峡和黄海相邻,面向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2,110公里,在沿海省份中排名第五,6.8 万平方公里的海水邻域面积,海洋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也不容小觑。为此,近年来省市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促进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先后出台《辽宁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政策法规,并在20 世纪80年代提出“海上辽宁”的战略计划,辽宁海洋产业的实力不断加强,海洋经济产值从2003年的506.5 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5,800 多亿元。尽管实现了海洋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然而,辽宁海洋经济仍存在着包括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了解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力推动辽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辽宁海洋开发利用能力,帮助辽宁成为海洋强省,均具有重大意义。

一、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辽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绝对规模逐年增长。21 世纪以来,辽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2003~2013年辽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从506.5 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065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2014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已突破5,800 亿元。尽管实现了绝对规模的逐年增加,但经济总值的环比增速却呈下降态势,从2003年的21%,最高到2004年的90%,之后逐渐降至2013年的6%。可见,辽宁海洋经济的绝对规模虽然逐年增加,但增速有所下降。(图1)

(二)辽宁海洋经济相对规模略有起伏,变化不大。尽管实现了绝对规模的逐年增长,但用辽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区域GDP 的比重来表示的相对规模却基本保持稳定,2006~2007年间基本维持在15%~16%的水平左右,如表1 所示。而辽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2006年的6.85%上升至2013年的7.48%,这说明辽宁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综上比较可知,辽宁海洋经济的相对规模略有起伏,增速较慢。(表1)

(三)辽宁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海洋经济的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海洋产业体系不断丰富,产业门类逐步增多,特别是海洋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三次结构由2006年的9.9∶53.5∶36.6调整为2013年的11.5∶43.5∶45,初步呈现“三、二、一”结构,即第三产业在海洋产业中占比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占比最低,如图2 所示。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增长对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和海洋产业就业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这种“三、二、一”结构标志着海洋经济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即海洋经济的“服务化”阶段。在海洋经济的“服务化”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海洋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像海洋信息、技术服务等这样的新兴海洋服务业开始快速发展。(图2)

图1 辽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全国产业结构比重为5.1∶47.9∶47 相比,目前第三产业在辽宁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海洋产业结构的层次仍不高。数据显示,海洋捕捞业、海上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仍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60%以上,海洋渔业仍然是整个海洋产业的支撑,但生产方式仍很粗放,水产加工业滞后,未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源开发、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高新技术海洋产业开发不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相对滞后,未形成规模,海洋综合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力差。

(四)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大连市在全省的区位优势最明显,海岸线最长,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的50%以上,滨海旅游业发展比较充分,接待海内外游客、集装箱吞吐量约占沿海6 市的3/4;其他5 市海洋经济规模较小,发展不够充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应以大连为中心带动其他海岸城市的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海洋产业,特色海洋经济。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大连、营口鲅鱼圈、锦州等几乎都将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运输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在产值占比较大的海洋渔业方面,同类海洋养殖品几乎遍布辽宁沿海各地,这不仅引发了恶性竞争,也带来了海洋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五)海洋资源衰退,环境问题突出。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问题仍然突出,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还比较大。根据国家海洋局监测结果,辽宁省未达到清洁和较清洁海域的海域面积为1,810 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0 平方千米、390 平方千米和910 平方千米,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较大。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以重工业为发展导向,石化、冶金、印染、造船等重工业企业众多,陆源污染物排放数量巨大,工业“三废”超标超量排放,每年都有因海洋污染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事件发生,近岸海域海洋污染也较重,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近海海域功能严重受损、生态系统脆弱,同时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不高,规模较小,能源、海岛旅游等近海资源开发不足,过度填海造陆工程,海岸生态系统遭破坏也使海洋环境遭受巨大威胁。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更为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政府必须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表1 辽宁海洋GOP占地区及全国海洋GDP的比值

图2 辽宁省海洋产业产值分布情况

二、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应加快制定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尽快编制包括海水养殖、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具体规划。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相关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并抓紧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财政政策方面,结合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通过财政补贴、政府低息贷款、财政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海水养殖、远洋渔业和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战略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投融资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等投资海洋产业,尽快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的投融资格局;支持有实力的涉海企业上市融资,并考虑建立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资力度,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对高科技海洋企业的投资;完善海洋自然灾害的保险机制,探讨建立由被保险人、保险公司、政府等共担风险的保险和担保机制。抓紧制定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交通法、海洋资源法和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海洋经济发展有法可依的同时,也有法必依,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

(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首先,还应继续巩固海洋第一产业发展。尽管第一产业对海洋经济的贡献最小,但鉴于其基础性的地位及先天的弱质性,政府应继续保护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结合各海域资源的先天禀赋,发展特色海洋渔业,实施科学捕捞,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大对海洋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力度,鼓励科技创新,提升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大力扶持包括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后,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现阶段,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在以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主导的基础上,建议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环境监测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整合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辽宁可以尝试对港口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促进港口协调发展,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石化、修造船等临港产业已在辽宁省沿海形成一定的集聚,同时海水淡化、海洋化工等海洋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考虑以“沿海经济带”为基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具体地说,在沿海经济带上建立产业园区,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发挥集群效应,并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应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建议成立海洋综合协调决策机构,统一负责“发展规划、海洋研究、开发开放、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和方针的制定,而各市则建立相应分支机构,负责配合全省海洋管理的具体工作,如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等。

(四)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均表明,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是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30%,远远低于美国60%的水平,这也正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而辽宁省拥有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许多国内知名的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教育与海洋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辽宁应逐步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财政应在海洋科研投入,特别是基础性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中占据主力,并出台完善的鼓励政策,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其次,紧紧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对于国内急需的紧缺高端人才,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出台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制度,吸引海外人才有序有效回流。同时,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积极培养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管理能力的高级海洋人才。还应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户籍和流动政策及股权期权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使用与培养环境;再次,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更多着眼于自主创新的应用;最后,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打造实现先进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平台,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换,提升转化的成功率。

(五)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涵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陆域污染物向海洋的排放,在进行排污总量控制的同时,加大企业的排污成本和违法惩治力度,提升企业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并对重大涉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等;其次,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域防御工程建设,建立海岸生态防护网,加强沿岸滩涂保护和防潮堤坝建设;最后,严格审批标准和制度,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划分进行科学用海,加强监督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1]李莉,周广颖.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J].绿色经济,2009.2.

[2]鹿丽,刘宇.辽宁与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比较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

猜你喜欢
辽宁海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