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 打造历史学特色专业——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建设探索

2015-03-26 10:39:15薛志清,田亚如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以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打造历史学特色专业
——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建设探索

薛志清1,田亚如2

(1.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第六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准确的定位是高校基础学科发展的灵魂,创建特色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将乡土史与民族史融入通史内容,以区域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将中学一线教师请入课堂,在实践教学上取得突破;将民族精神寓于历史教学,培养满足和服务于地方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区域史;历史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150407

基金项目:河北北方学院博士基金课题

作者简介:薛志清(1972-),女,河北赤城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 42文献标识码: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604.1457.02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4 14:57

作为高校基础学科的历史学,专业课程一直遵循“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线索,力图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理论。然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则呈现明显弱势。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历史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历史学专业教学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历史学专业课程现状

历史学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当今时代,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学科本身的原因,使历史学的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严重分离,史学发展陷入困境。高校历史教学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核心课程建设中演奏出与时代发展相和谐的音符。

(一)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教学脱节

广义的历史学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内涵丰富。目前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共和国史)和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8门课程。其中,朝代更替和社会形态的演进占据很大篇幅,缺少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和高度概括,学生很难在世界历史大势中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尤为明显的是,高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将来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历史知识的普及者,这是培养目标,更是实际结果。但是,大学和中学的课程体系脱节。尽管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一再调整和多次修订培养方案,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开设和发展不相适应。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学历史课程体系和改革一无所知,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后,自然很难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改革。与此相联系,学生实际技能训练不足及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性不明确等弊端相应暴露。

(二)教学内容弱化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僵化造成历史专学业的教学范围受限。高校教师将讲授理论课和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忽略了学生读史和撰史能力以及授课技巧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间没有撰写史学论文的经历,毕业时对中外文献检索方法和国内外史学发展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知之甚少。学生缺少登上讲台的实战经验,面试时常因紧张而失去或减少了就业机会。学生从功利和实用角度出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够浓厚,缺少钻研精神。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多样化

目前,以学生为主体和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被广泛倡导,但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课下的自主学习疲于应付。所以,历史学专业教学仍以口耳相传的知识传授为主。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广泛,直接影响甚至弱化了教学效果。相应的,考试采用120分钟闭卷考试形式,试题类型也多停留在名词解释、问答题甚至于填空、选择上,对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考察不足,学生由于认识不到一去不复返的过去与此时此地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二、今后专业建设的措施和路径

根据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关于“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因材施教、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全面改革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应该从宽知识、强能力和高素质3个方面下功夫。专业设置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

(一)构建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协调的课程体系

历史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存在着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历史学专业课程“窄”,学生视野受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考虑将来的学生就业,要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有志于进行历史研究的学生,授课要“窄而深”,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从事历史教学的大多数学生,要使专业学习“活”起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着力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围绕中学历史教学,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授课和班级管理能力。如专业必修课的设置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献的兴趣和能力上下功夫;选修课增加社会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类和管理类等人文社科等课程,尤其是结合地方特色,增加乡土史的讲授以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让学生明白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并非只是遥远的过去。社会实践课的内容可以包括社会调查、史迹考察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教学训练,形成以专业基础课为中心,富有特色、整体化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历史学科的鲜明特色,又能系统丰富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名副其实地培养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技能。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的结合,通史与断代史的结合,专门史与专题讨论的结合,更应该是通史与区域史的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知识与理想的结合。教师通过对原有教学内容的删减、增加、融合和重组等多种形式,在发挥课程整体功能的同时,将通史和断代史、区域史和通史有机结合,这是对高校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打造特色专业的要求,目的在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地方史融入通史

人,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会不自觉地给予更多的关注。学生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学习了解的愿望,必然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注意力,带着好奇心和探求欲望投入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收集史料、深入探究并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同样地,地方史所具备的直接和具体的特征,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和历史遗迹等为学生主动了解历史提供了便利。这些,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大有帮助。

将区域史或乡土史纳入高校历史教学已然成为趋势,西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赣南师范学院的历史学专业教学在与区域史的结合中已经取得突出成效,总结了宝贵经验。河北北方学院坐落在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其古老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人文资源,已经引起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关注,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曾在这里交结,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与遗迹为这座城市增添古韵。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教师多年从事地方史研究,取得相当的科研成果,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伴随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张家口日益引起国内和世界的瞩目,将张家口地方史的内容融入通史的讲解,对宣传张家口、扩大张家口乃至燕赵大地的影响大有裨益。

2.民族史贯穿课堂教学

通史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史内容。民族史内容应包括古今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文化以及民族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史、变迁史和发展史,包括各民族的起源史、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和人口史等等,既有纵向演变过程,又有横向发展联系。浩瀚史籍中记录了各民族在发展融合中创造、传承和保存的历史文化遗址与遗存,或者因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立的历史博物馆与纪念馆,教学基地或影视商业基地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作为历史学专业的专题史课程之一,民族史教学对提高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培养历史教育人才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北方学院所在地张家口自古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是鲜卑、契丹和女真的活动舞台,多处地方保留了多民族聚居融合以及杰出少数民族人物活动的历史见证。宣化下巴里辽墓,墓室中大量随葬品和精美壁画引起学界轰动,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记录了蒙古国和元朝的铁马雄风和风雨历程;位于沽源县城正东金莲川腹地的梳妆楼墓葬为罕见的元代贵族墓葬群,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民族史的教学,利于培养和提高历史学本科生的民族历史文化素养。同时,因为熟悉民族传统而具备了宣传民族团结的专业优势,相应拓宽了就业渠道。

(三)改革教学手段

历史学的困境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厌倦,致使传统的填鸭式和一言堂教学越发不适应时代之需,时代呼唤启发式和多样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关于教学手段的改进,学者多有陈述,不赘述。提出两点供同仁参考。

1.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

历史地图具备的直观性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文字叙述所不能取代的重要角色,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单图、组图或系列化历史地图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和形象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活动疆域、祖先的生存环境、人类历史的演进以及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各政权在疆域、自然环境、经济及人口等方面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时空和动态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清晰直观的效果。

2.中学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

鉴于大学课程和中学教学体系的脱节以及大学生缺少实际授课技能情况,可以聘请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深谙中学课程体系的中学教师进课堂。将个人丰富的教学实践传授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产生影响。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点思考

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确定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的前提。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传道”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包括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包括学生摄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概言之,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大致沿着3条方向:一是教学人才,是历史知识的普及者即中学历史教师;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即历史知识的研究者;三是复合型人才,能够在国家机关、图书馆和文博档案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才。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当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等多方面努力,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突出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应变力为宗旨。无论哪个方向,历史学专业教学应侧重以下两点:

(一)将民族精神寓于历史教学

自孔子删修《春秋》始,历史学便具有了“垂训”和“鉴戒”功能,国家的兴衰存亡与个人的成败得失都在提醒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学又因其巨大的伦理和审美价值,在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历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温故知新”继承文化遗产,传承人类的知识财富,更要发扬历史学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几千年的历史记载绵延不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历史学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无限创造力。孔子、司马迁、范仲淹和顾炎武等史家关心国家前途和民众疾苦,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感召后人!近代社会民族危难之际,魏源、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和顾颉刚等史家冒着生命危险,动员民众抗击列强,将爱国情怀灌注于历史学著作,探索民族救亡之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丰碑上,同样记载着爱国史家的丰功伟绩。在历史教学中总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并不断发扬,是高校历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二)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专业的老师习惯于不遗余力地讲授中外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经过、意义和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对大学学生而言,这些内容在自学中基本可以解决,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讲解的重点应该是历史认识和理论问题以及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剖析。如李悝变法的讲授重点,不是变法的原因和经过,而是变法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和给现代人的启示,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的“鉴戒”功能。这一点,对将来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特色专业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逐步推进。但是,“建设”和“打造”并非终极目的。历史学承载着“史鉴”和“史师”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人类对自身精神家园的探索和思考更是伴随人类发展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张淑贤,姜维公.依托东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0-133.

[2]田澍,何玉红.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历史教学,2012,(8):69-72.

[3]李晓方,钟昌火.开发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走出特色专业建设之路——关于赣南师范学院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127-130.

[4]杨学跃.民族史教学与地方院校历史学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探析.科教文汇,2015,(1):57-60.

[5]刘文涛.关于历史地图在高校历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的几点思考.历史教学,2009,(16):71-75.

Taking the Teaching of Regional History as a Breakthrough

and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ity of History

XUE Zhi-qing1,TIAN Ya-ru2

(1.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2.No.6 Middle School,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is the so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sub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reating special courses is the key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In terms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 local universities,it is the only way to integrate local and national history into general history,which need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history curriculu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o invite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o the college classrooms for the breakthrough in practical teaching;and to put the national spirit into history teaching and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personnel who can serve and meet the need of local construction.This is a long-term systematic project;however,the human exploration of the spiritual home is a more eternal topic.

Key words:regional history;history;speciality construction;talent training

(责任编辑治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38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历史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1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