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功能提升

2015-03-26 10:39乔贵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乡土城镇化

乔贵平

(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功能提升

乔贵平

(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信仰表达的文化母体。 城市化进程的“半城市化”现象对地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乡土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的困境, 乡土意识弱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 文化自觉的缺失导致破坏性建设的文化灾难等问题。应自下而上地观察城镇化建设的“落地”情势,直面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相遇的种种纠结和冲突,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乡土文化推波助澜之效。

新型城镇化;“半城市化”;乡土文化;功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基于传承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是将文化自觉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过程。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信仰表达的文化母体。在交往全球化、社会进程城市化的背景下,乡土文化如何既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城市化行列中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城市化中的“半城市化”现状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地域条件演绎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1]城市化率是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是现代化进程的刻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的步伐大大加快。2012年全国城市化率为35.33%,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美好生活。

1.中国的“半城市化”现象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半城市化”现象。“中国所谓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显然是城市化的‘大跃进’。但地方政府对随之而来的公共设施配套、制度建设、产业配套及生活成本增长、文化不适等问题,少有应对方案,所隐藏的社会风险不容轻视。”[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形式进城打工,初步完成了劳动力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急需大量建设用地,从而造成了土地的城市化。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的城市化,但是由于城乡分割、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等因素,我国存在土地城市化快速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无论是劳动力城市化,还是土地城市化,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由此带来许多问题,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一现象被学者称为“半城市化”,不容忽视。“‘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3]

“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强调的是一种城市化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具体而言,“半城市化”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根据2014年4月19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市化率到2012年已达到2.57%,而按照非农人口计算出的中国城镇化率仅为35.33%。这表明,中国的“半城市化”现象日趋严重,且“半城市化”人口呈递增趋势。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几乎没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各种政治权利,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显然,这是一种残缺的状态,它意味着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的不完整,意味着不能平等地享受国家发展成果和参与国家文明进程。中国的“半城市化”在地域和城市景观方面,既分布在大城市周边,也孕育在大城市内部,如城中村;也产生在一些新兴城市,如东莞“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城市景观等,都呈现出“似城非城”的特点。此外,“半城市化”还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的非农化水平已相当高,但城市社会管理和文化系统相互脱节,缺乏整合。

2.“半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户籍制度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平等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实际造成了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等诸多方面不平等的“半城市化”现象。每年大量新增农民工造成了城市化率差值被不断拉大,半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半城市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定,使进入城市的农民不能成为城市人,享受不到城市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最主要的结构性和制度障碍。究其深层原因,与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住房体制改革等多层次、多结构的政策设计和改革力度有密切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也对“半城市化”现象产生很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如果这种状况不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城市化进程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3.“半城市化”隐藏的社会风险不容轻视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城市化质量却令人担忧,“半城市化”问题已经渐渐显露出来,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其危害性越来越明显。

首先,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某种损害。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富裕农民的过程,保障农民在失地之后的生活水平能有所提高,长远的生计有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平稳发展。“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农村就不重要了。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人们也必须加紧进行农村建设。单方面的城市化必然会导致无穷的问题。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在通过以行政手段消灭农村的办法来加快城市化,这已经导致了城市的农村化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4]然而,一些地方推进城镇化的冲动来自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千方百计把农民土地变为建设用地,一些农民“被上楼”,违法拆迁、暴力拆迁时有发生,这就会带来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某种侵犯。特别是一些地方通过强制性的征地拆迁,以非市场价格的补偿,从被征地农民那里转移财富,在城乡之间形成城市化初次分配的“剪刀差”。如果城市化过程变成了剥夺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的过程,就不可能持久,社会也很难安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征收对农民合理补偿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最起码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正常的社会保障,使其真正变成市民。

其次,“半城市化”人口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没有“根”的人群。“半城市化”现象是中国城市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不断从县城延伸到农村的高楼、公路和工厂,不仅侵蚀了农田,而且其所代表的文化渗透了年轻家族成员的内心;社会经济竞争性的加强,更给村民带来了振动和不安。”[5]许多农业人口虽然在城市工作多年,但是经常往返于城乡之间;虽然在城市生活多年,但是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并在心理上获得认同。他们既不能扎根城市,又不可能回归农村,在经济发展困难和危机时期,就会形成一个无业的漂泊人群,对社会秩序产生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部分人对城市社会没有认同感,不认为自己是市民,在社会认同上出现“内卷化”倾向。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难以得到同等权益与保障,他们在社会行动上与城市社会有明显的隔离,成为被边缘化、被“城市化”的居民。随着这一群体的比例不断增加,他们对社会产生失望情绪,加之上升通道受阻,这将加剧社会矛盾。

再次,人为的“城市化”不仅会制造更大的经济危机,也会制造城市贫民阶层,埋下社会动荡的隐患。“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不仅是指乡土社会中的城市化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中心城区居民的乡村化生活。城市化的真正标志是进城农民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市民权益。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却出现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这种“浅城市化”是一种“城市化的不彻底”状态,或者是一种没有彻底融入城市社会的状态。

二、乡土文化的“半城市化”生存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工作,而生长于乡土间、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民俗民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农村承载的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匮乏。应从村落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下而上地观察城镇化建设的“落地”情势,直面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相遇的种种困难,而乡土社会中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

1.城市建设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因缺乏对农村社会的地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而导致的“破坏性建设的文化灾难”

一些地方把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政绩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度依赖旅游收益,过度商业运作,超负荷开发利用,从而使当地的传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性的开发。一些老街古镇只是保存了原貌,村民离开了原来的村落,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原有的文化形态已不复存在,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信息也完全消失。某些城市化建设缺乏前瞻性理念的宏观指导,乡情特色工艺失传,民俗风情不再,邻里乡情淡薄,缺乏传承民俗文化、吐纳心声、交流情感的文化平台。

2.传统乡土文化的伦理意识日益衰退,逐渐转向以利益计算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

乡土性描述的不只是乡村社会中以农业为主的一种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而且也代表了一种社会结构的属性特征。乡土文化将农民形塑成伦理本位的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达成社会在道德意义上的整合,这种“伦理本位”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严格地限定着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市场经济原则的渗透和冲击使得传统乡土文化的伦理意识日益衰退,原先具有血亲关系的“自己人”关系不断外化,村庄层面的熟人社会日益陌生化。传统熟人社会中的乡土逻辑正在丧失,乡村生活的伦理色彩越来越淡化,村庄的交往规则逐渐摆脱了“血亲友谊”和“人情面子”的束缚,转向以利益计算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这种人际关系从伦理本位到利益本位的变化表明农民行为动机重心发生了转移,由过去的主要考虑道德伦理,到现在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农村社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农村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农村组织形式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行为方式也由利益驱动。

3.农民乡土意识弱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

在乡土文化中,传统的乡村较封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孤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封闭逐渐被打破,部分人开始进城务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对立格局难以打破,农民虽进城务工但却难以融入城市,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尽管使得大量人口变成非农户籍,但他们却享受不到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依然游离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可是他们自身既渴望发展,也渴望过上城镇居民的城市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很强烈。城乡分割体制使农民和市民形成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利益群体,失地农民生活在城市得不到原有城市居民的认可,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容易出现错位,好比是城市的“农村人”。农民陷入认同焦虑和认同困惑的身份认同危机,孕育着许多社会隐忧,使农民产生了相对剥夺感、过客心理,这将引发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后果。

4.从乡土文化传承角度看,遗产后继乏人、传承断裂与城市化的速度相伴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皆离不开具体的传人来进行薪火相传。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主要以自然村落为共同生活群体,农村承载起了对文化孕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责任。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乡村因此消失,农村的文化传承功能变得不堪一击。“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容归的去处了。”[6]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最终大多数农村人将来到城市生活,许多乡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文化传统面临着谁来传承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将文化自觉和文脉传承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生活方式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从而提高城市化质量。因此,培养文化传人,承接与传递乡土文化,把那些式微的乡土知识找回来刻不容缓。

三、城市化进程中促进乡土文化的功能提升

面对乡土传统与城镇化建设相遇的种种纠结和冲突,最难的是在继承与创新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强调传统的力量与新的力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干扰而已。”[7]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要通过传递和创新的结合,才能日新月异,自强不息。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进程起到推波助澜之效。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建设,既包括承接农村乡土民间文化,保存城市历史文化,也包括现代化进程中,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先进文化,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现代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是增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文化优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今天,已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持地方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如今,许多城市正在经济优先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城市建设速度。道路的开通拓宽、楼房建筑的崛起、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等硬实力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文化软实力的传承、再造和提升方面是缺失的。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城市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物质躯壳,像一个人缺少了底气和灵魂,显得松散气虚,没有生机动力。只有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地方城市的发展才能具有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本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传统和特点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制定出符合自身文化发展的规划,走出自己的道路,避免盲目追求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特别重视乡村民族文化遗传的保护和继承,把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改造文化作为三个基本的使命,不仅许多乡村民族文化被传承了下来,更多的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借助文化保护传承建设彰显特色的城市。地方通过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避免“千城一面”,把城市建设成为软硬实力发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统一。增强转型期乡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乡土文化的主导,通过它来实现多元文化的整合,形成文化合力。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淳朴的乡土文化,塑造了独特的乡土人格。乡土是养育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寄托乡情乡恋的精神家园。乡村村民虽从体制上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但从心理上还未完全认同城市,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但传统的乡土文化遇上现代的城市文化,使许多农民身处农工两界左右为难,游走城乡之间进退失据。农民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深受认同感下降、价值观扭曲、“无根”感增强等问题的困扰。“这一正在发生着的变化影响将极其巨大而深远。它不仅会改写家庭的结构和意义,重塑社会的联结模式,还将造就一大批信仰缺失的农民,导致他们的生活无意义化与自利化,并对乡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8]事实上,因城市扩张成为“城市居民”的村民仍然希望过乡村生活。城市化的本质是寻求城乡文化认同,消弭心灵差距的“人的城市化”。在这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促进乡土多元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和谐统一,形成文化合力。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乡土文化提升乡土认同和培养乡土情怀可以缓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矛盾,有助于社会稳定。“人的城市化”的基础是人的社区化,包括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信仰、家族等民俗传统,理应成为城市化建设“社区落地”的重要构建因素。在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地方性的、亲近自然的和建立在传统的礼治基础之上的,这种生活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在快速城市化的强力推动下,具有悠久历史的乡村社会“空心化”的情形十分普遍,乡村正处于重大变局的过渡期。“半城市化”地区正处于城乡社会转型阶段,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原有的乡土型社区已经瓦解,而新型的城市社会尚未形成,农民的心灵归宿感缺失,心理问题严重存在,很容易引发失地农民的社会失控问题,亟须探索社区整合的途径与模式。在撤村并区、村落区划发生较大变化的地方,人们追溯乡土历史传统、寻找乡土文化认同的心理非常强烈。乡土文化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它贴近人民的生活,民众对它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对民俗文化的运用通常是“常用而不觉”。因此,要正视村落危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设计中,通过培养农民对其乡土社区的文化认同,激发其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使乡土社区焕发活力。利用好乡土文化这个软实力和助推器,对于促进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1]丁守海.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30.

[2]叶匡政.北京急需摆脱“半城市化”[N].环球时报,2012-07-25.

[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4).

[4]郑永年.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01.

[5]王铭铭.村落视野的文化与权力:闵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85.

[6]费孝通.乡土本色[M]∥费孝通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78-179.

[7]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1.

[8]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责任编辑:郭莉娜]

2015-01-05

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YSCW12)

乔贵平(1977-),女,山西太谷人,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F299.2

A

1008-8520(2015)02-0075-05

猜你喜欢
城市化乡土城镇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读《乡土中国》后感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