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乃彦++李娟++胡锦华++刘小鸣++周鹏
摘 要: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随全球化进程不断增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该文选取并调研了全球范围内拥有知名食品学科的大学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发展状况,从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吸引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以及鼓励学生出国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自身不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各高校在食品学科学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较为薄弱,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大培养力度。
关键词:食品学科 国际化 师资 海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023-02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食品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对食品学科专业性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更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1],其主要包括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和教育观念国际化等多方面的内容[2]。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大学都在致力于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工作。与国内高校相比,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已趋成熟,在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能否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尽快提升我国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国际化,对于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选取并调研了全球一些拥有知名食品学科的大学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发展状况,从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吸引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以及鼓励学生出国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1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
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和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各方面的优势,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大,从世界范围内招募到大量优秀人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拥有23名专职教师,其中有6人分别来自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在教师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超过1/4。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共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有11人分别来自韩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德国、以色列、巴基斯坦、西班牙、哥斯达黎加和罗马尼亚,比例超过1/3,分别涵盖了亚洲、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食品科学系的15名教员中,有接近1/2(7人)来自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中国、韩国、英国和以色列,在所调研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学食品学科中比例最高。这些学校通过引入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员,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文化引进来,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感受,以提升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认知及其国际化视野。相比较之下,亚洲各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要相对薄弱许多,再加上文化、语言的差异,其很难招募到欧美籍的人才。这些学校另辟蹊径,通过加强对在其他发达国家深造的本土人才的引进,以提高其国际化程度。例如,泰国农业大学(Kasetsart University)食品科学与技术系的31名教师均是泰国人,除极个别外,都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取得学位。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共有10名教师,其中有7名在美国或英国取得学位;而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共有24名教师,其中有19名在海外取得学位,绝大多数在美国和日本,还有3名分别在加拿大、荷兰和英国。
2 吸引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
海外名校十分注重吸收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这是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手段,通过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为校园注入多元国际化因素,对学生的视野开阔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国一直是一个开放式的国家,面向全世界招募优秀人才,对于其他国家的优秀学生,其往往通过高额的奖学金将其吸引过来,已取得卓越成效,通过多年的积累,其海外留学生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相比较而言,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高校也积极地采用各种手段来吸引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例如,荷兰瓦特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有特别的“Incoming Students”项目:首先其积极参与到欧洲Erasmus mundus项目中,邀请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赴瓦特宁根大学学习;另外,瓦特宁根大学还有许多双边协议,资助全世界范围内的学生赴该校参与短期交流学习。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食品生物科学系有“自费外国人留学生特别选拔”项目,通过提供奖学金、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等手段,招募海外留学生赴日本留学;韩国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有“Summer Campus”项目,邀请其他国家的学生赴韩参与为期6周的暑期项目。
总体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学生组成国际化程度较高。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食品科学系的Baraem Ismail教授课题组共有22名学生,其中有1名来自法国,1名来自菲律宾,2名来自中国,1名来自韩国,2名来自印度,比例接近三分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Kathryn Boor教授和Martin Wiedmann教授课题组共有16名学生,其中有1名来自葡萄牙,1名来自德国,2名来自中国大陆,1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比例同样接近1/3。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 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食品生化课题组的6名博士生中有2名分别来自匈牙利和中国;食品与营养毒理学实验室的9名博士生中有2名分别来自意大利和德国;人类营养实验室的11名博士生中有2名来自德国,1名来自日本;动物营养学课题组的8名博士生中有3名分别来自荷兰、德国和中国。与之相比,亚洲地区的高校对留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比如日本京都大学食品生物科学系下设的各课题组均有10余名学生,但几乎都是日本人,仅有若干名中国留学生。
3 鼓励学生出国交流
海外名校积极拓展海外学习计划资助,根据自身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项目与培训计划,扩大了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范围,加大了输送本校优秀研究生去海外学习深造的比例,鼓励本校学生出国交流,以强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美国康奈尔大学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学,在150余年的建设过程中,该校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其呼吁学生时刻准备着成为一名“Global Citizen”,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国际性交流机会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兴趣及需求,包括短期交换生和一学期至一学年的出国交流,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他国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该校认为,获得有益的国际化经历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变通性和竞争力,甚至将对他们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荷兰瓦特宁根大学有专门的“outgoing”项目,鼓励本校学生出国交流学习。该校认为,整个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自然而然地,学生也应当在自己的学习规划中增加国际化元素,因此,该校为所有学生提供无上限的交换学习机会,资助学生参与海外项目。从亚洲范围看,韩国汉城大学(Hansung University)设立了许多海外项目奖学金资助学生出国交流,有全球范围的,也有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专项项目;高丽大学设立了全球范围内超过90个国家的860多所知名大学的交换项目,每年有超过1200名学生参与其中;而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陆姐妹学校及海外学校的短期交换生项目。
与上述的情况相比,中国大陆各高校在食品学科学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较为薄弱。从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来看,几乎没有全职在中国大陆地区工作的外籍教员,大都以客座或兼职为主。另外,或许是由于大陆地区高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有些薄弱,除了第三世界国家外,大陆地区高校很难吸引到发达国家的海外留学生,而且海外交换生和留学生的比例也相对较少。但是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的许多高校食品学科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通过派送骨干教师赴海外进修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程度,同时设立了多种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国外学术交流,并与国际知名食品学科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共同设立长短期交换生计划和联合培养计划,以提高本校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这是“提升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的现实需要”[3]。
大力提倡学生教育的国际化,加大对食品学科学生培养教育的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正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充分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吸取国外高校知名食品学科的发展经验,借鉴其先进的教育模式,实施有效的学生国际化培养措施,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促进自身发展,从而尽快提升我国食品学科的学生教育质量,使我国食品工业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并在竞争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庆石,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5):24-27.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3] 罗英姿,李芹,韩纪琴,等.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