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洁
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伞),从1994年的第一代产品上市至今已满二十年,这个起步于农大一间废弃的仅十几平米的传达室,发展到如今拥有北京绿伞、大庆绿伞、大连绿伞、上海绿伞以及新疆红帆、新疆绿洲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绿海集团,其成长之路是中关村民营企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解读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注脚。从绿伞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那些选择第一批下海经商的科研人员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几十年为之坚守,不动摇、不气馁、心甘情愿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从1994年自己动手做设备—色拉油桶穿插几根塑料管,到现今机械自动化的几十条生产流水线,绿伞都是严格把关每一款出炉产品,“不允许有一瓶不合格产品上市”是绿伞二十来年始终如一的坚持。经历了风雨洗礼的绿伞,今天已经成长为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继续勃发地生长,未来会更大更高。
茁壮的“员工树”
走进位于北京海淀永丰产业园的绿海总部,最引人瞩目的是位于公司二楼的绿海展览中心,几乎每一个走进绿伞的客人都会在此驻足,这间近百平方米的展览室记录了绿伞从1993年建立到2003年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间展览室内最亮丽的一处是由近百名员工照片组成的“员工树”,而能上这棵“员工树”的标准是在绿伞工作满10年之上的员工,其职位囊括了从看大门的门卫到公司的中高层。“我们绿伞”是绿伞员工们最常用的口头禅,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折射出的是绿伞员工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爱绿伞犹如爱自己的亲人。研发室的谢工,从1995年应聘进入绿伞从事产品研发工作,从最初农大那间简陋的实验室开始,一直到永丰产业园绿伞自建高楼内的一整层宽大而漂亮的研发室,至今19年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绿伞的一份子,这么多年是绿伞培养了她。从专业角度来讲,公司的老总们都是这个领域高端的技术人才,她跟随着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很荣幸她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研发出中国国内第一款洗衣液,这是她今生莫大的荣耀;从感情角度讲她又觉得绿伞像自己的孩子,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绿伞已经长成一名健壮青年,这里倾注了他们每一位绿伞员工的心血。市场营销部的赵总,1995年进入绿伞时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19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是掌管绿伞全国市场的业务总经理。从最初的走上北京街头,到各个社区、各个商场的门口“摆地摊”,再到后来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如今又发展到网络电商渠道。赵总伴随着绿伞发展的脚步,不断地成熟且强大起来,在这里她收获了事业的辉煌,也收获了美满幸福的婚姻。
最令生产车间老李没齿难忘的是四年前爱人生病住院时,公司领导的“雪中送炭”。当时老李的妻子因病情紧急,需要马上手术,医院开出十几万的手术费用。可老李平时一人上班养活全家三口人,家里本来就拮据,要一下子拿出十几万来,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亲戚中也没有过得宽裕的家庭,筹借也无门,正当老李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公司领导出现了。原来老李爱人生病的消息传到公司,公司当时就召开会议,动员全体员工为其捐款,而所捐的钱款尚有欠缺,领导就拿出自己的存款垫上补足了手术所需费用。
当绿伞效益逐渐转好的时候,为方便员工上下班专门配备了员工班车,从南面的菜户营、北边的天通苑、西边的圆明园都有公司的班车到达。在平谷的生产基地,绿伞为员工们修建了漂亮的食堂和宿舍楼,食堂每顿为员工们提供一荤两素的营养配餐,宿舍楼内则是每个房间都配备空调、热水器、卫生间,让每一位工作在绿伞的员工吃得舒服,住得舒适。
这一切都是绿伞可以留下并且用好员工的根基所在,绿伞精心栽培了这棵健壮硕大的“员工树”,为它提供肥沃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雨露,使这棵树得以快速成长,同样这棵树也带着绿伞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
创新研发是绿伞“常青”的源泉
绿伞总部的四楼是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这里涵盖综合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品香室、微生物室、加热室、去污室、仪器室、合成室、中试室、天枰室、分析室等大小不等的房间,近20名研发人员每天在其中做着不同内容的测试。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在这里要经过以下程序:立项—成本预算—试验—标准建立—中试—鉴定—备案—包装设计—生产许可—投产。比如针对一款洗衣液,则要检测它的柔和度、褪色度、实际去污能力、腐蚀性、表面张力、香气,以及其外包装的抗摔打性、变色、裂缝、生物降解性等。每道程序的进行都要遵照严格的规范标准。就拿单测产品香味的这一项来说,因人体敏感度不同,一种香味在不同的灯光、时间、空间里所传递出来的味道是有所差别的,所以要选择添加一种香料,必须要经过特定范围内的把关。每一周绿伞的研发部门都要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难题拿到会上讨论,大家会协力帮助,真正体现出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共同担当的好氛围。每位研发师不仅要具备实践的能力,还必须拥有良好的理论总结知识,绿伞规定,每个月每位研发师须写一篇自己负责项目的学术论文,所以在日化领域流传着“绿伞是日化黄埔军校”的说法。绿伞还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每年都会有新的应届研究生加入到绿伞的队伍中来。绿伞非常注重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每年都会派送员工到外面学习,学习行业国内外的领先技术,并规定每个月每一位研发人员必须去一次基层以了解市场的动态,除此之外还会不定期地从外面邀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到公司给员工讲座。绿伞每年会拿出总收入的5%用于科研项目的投入,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科研创新,才使得在这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绿伞之树可以保持“常青”不衰。
忠诚的消费队伍成就了绿伞大市场
提起绿伞,回荡在每个人耳边的是那句清澈童声的“绿伞牌油烟净”,这句广告词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深深地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从1994年绿伞的第一代产品问世,为打开市场的销路,总经理魏建华和她的创业同伴一起,走上大街、走进社区、走到全国各地,支起一张简陋的桌子,为老百姓推广洗化方面的常识,介绍绿伞产品的好处。那时人们对洗涤剂、玻璃水、皮革去污剂等这些洗涤磊用品了解甚少,所以绿伞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普及洁净用品的常识,消费者需要先认识然后才会考虑去选择,难度可想而知。绿伞通过跟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合作,共同举办科普类活动等方式来推广绿伞的产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绿伞的坚持不懈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市场迅速遍及全国各地。绿伞的广告词例如“让玻璃净如水”、“洁净新概念,绿海拨清波”、“干干净净靠绿伞,物美价廉品种全”等等这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至今为人们所传颂。1997年6月在一次洗涤用品“中外产品擂台赛”中,绿伞牌油烟净战胜来自5个国家地区的同类产品,一举夺魁。在1999年的“六一”儿童节,绿伞正式对全社会发布了“绿色承诺”,承诺留给孩子一片蓝天,一池碧水;承诺产品不含磷,不用生物降解性差的表面活性剂。他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将产品的配方做了全面化的重新调整,此后一直坚守着“不能洗干净了小环境而污染了大环境”的产品开发原则。20年了,绿伞拥有大批忠诚的消费者,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这个品牌,从父母辈到子女辈,传承着使用绿伞产品的习惯。如今绿伞牌主打的洗衣液产品在市场依然拥有着良好的口碑。下一步,绿伞会在洗衣领域里更加细分化,有针对羊毛的、丝绸的、羽绒的、不同种类化纤的、纯棉的以及不同衣物质地上的不同污渍进行研发项目;还有针对不同人群开发洗涤类产品,比如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而对于不同气候、水质环境下使用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针对性。
政府领导青睐有加 绿伞“破格”成长
成立于1993年的绿伞,在创业之初一切都处于尝试阶段,在开发产品时,手续并不齐全,但当时的工商局部门还是就其难处,开了方便之门,允许其先生产,后补办相关证件。1997年绿伞开办平谷工厂时,并没有多少资金,是当时的政府领导“违规”,为其提供了现成的厂区和车间,又为他们提前办理了土地使用证,绿伞才得以用土地和车间作抵押,用银行贷款支撑起绿伞的发展。也是各级政府领导们的一次次“破格”照顾,才让绿伞挺过一次次的难关。2002至2003年间,绿伞遭遇了一次大的变故,在绿伞最为艰难的时刻,一位银行行长再次挺身出面,为绿伞特批了大笔贷款,帮助得绿伞摆托窘境,度过难关,而后得以东山再起。
2014年3月,绿伞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成功挂牌“新三板”,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这条新的融资渠道中,相信绿伞会凭借它稳打稳扎的真功夫赢得融资领域对它的眷顾。
绿伞,这家由四名化工科技人员在第一批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下海创立的民营企业,相比同时期“下海被淹死”的诸多民营企业,无疑是幸运的。而其幸运背后的支撑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为国家为人民的崇高信念。而正是由于这种难能可贵品质,才赢得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扶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不离不弃的呵护;赢得了每一位绿伞员工的深切爱戴。
回首绿伞二十年来所走过的这条长路,路上尽洒的是那一代创业者们的青春、热血和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虽曾历经艰辛,但他们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通过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赢得了一个企业该赢得的一切。在绿伞的展览中心摆满了各种类型的奖牌奖杯,这些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让绿伞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荣誉。二十年来,绿伞的发明专利达36种,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9次,我们可以说绿伞的昨天是成功的,绿伞的今天是精彩的,绿伞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