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盐城师范学院 党委保卫部,江苏 盐城224002)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顺应环境、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和平衡的状态。就大学生而言,同样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个体的表现和心态存在巨大的差异,各种影响因素中,社会适应能力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如何?大学生之间的社会适应性有何差别?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围绕上述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展开调查,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压力疏解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研究选取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六所学校的371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303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1.67%。
(2)研究工具。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课题组在详细研讨了本课题的目标,并结合有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的观测点,并选取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直接相关的量表。①社会适应性量表;②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④父母养育方式(EMBU)。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人际交往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范围为1-4 分,其它维度的平均得分范围为1-5 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适应性越强,得分越低表示社会适应性越弱。具体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中的数据是社会适应性六个维度的平均数、理论中数和得分高低人数百分比。依据上表中的平均数可以看出: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和学习管理能力这三个维度的平均数大于理论中数;就业准备、人际交往能力和角色适应这三个维度的平均数小于理论中数。依据上表中的人数百分比可以看出:在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和角色适应这四个维度上,大部分大学生的得分高于理论中数;在就业准备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两个维度上,大部分大学生的得分低于理论中数。
表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整体情况分析表(N=303)
平均数 理论中数 得分大于等(于百理分论比中)数的人数 得分小于(理百论分中比数)的人数就业准备 2.93 3 150(49.50%) 153(50.50%)人际交往能力 1.87 2.5 71(23.43%) 232(76.57%)角色适应 2.94 3 169(55.78%) 134(44.22%)
(1)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自我评价、就业准备、人际交往能力和角色适应这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男生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强,更容易适应角色。
(2)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和角色适应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毕业班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和角色适应这三个维度上都明显高于非毕业班大学生。
(3)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生源地差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只在人际交往能力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其中,城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4)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社会适应性的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社会适应性,在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角色适应这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和极其显著的差异,学生干部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非学生干部。
(1)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人格之间的相关。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其人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①人格的精神质与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在其他维度上不显著相关;②内外向与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人际交往能力、角色适应呈非常显著正相关;③人格的神经质与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就业准备以及角色适应呈显著负相关。
(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①自我调节能力与父亲偏爱被试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及偏爱被试呈显著负相关。②自我评价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③学习管理能力与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及其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④就业准备与父母教养方式无显著相关。⑤人际交往能力与父亲过分干涉呈显著负相关。⑥角色适应与父亲的过分干涉呈显著负相关。
在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中,①社会支持总分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②客观支持分与自我调节能力、就业准备和人际交往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和角色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③主观支持分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④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1)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整体情况。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得分高于理论中数,而人际交往能力、就业准备、角色适应得分低于理论中数。现今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任性的心理和行为,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开设了一些就业指导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未来的工作实践,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但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得到系统、全面锻炼的机会不多,这些也使得他们出现角色适应能力偏低、就业准备不足的情况。
(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在人格的三个重要维度方面,那些精神质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其自我调节能力越低。精神质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自身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人,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同时较为固执,很难根据环境、他人的变化合理调节自我冲动,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而越是外向的大学生,其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评价、人际交往能力、角色适应就越好。
客观支持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主观支持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支持的利用程度。社会支持总分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由于周围环境和他人提供的实际支持和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各种支持,鼓舞了大学生的士气,增强了他们对于自身的信心。因此社会支持越多,大学生就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发展目标,并为此认真制定学习规划和管理自身学习,主动与周围他人交往,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使之与角色期望逐渐吻合,以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即社会支持越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越强。
从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来看,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能够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管理能力,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角色适应显著正相关,过度干涉和保护、偏爱被试与孩子自我调节能力显著负相关。
(1)关注内向型、情绪不稳定的,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父母,首先都应该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和班级、学校氛围。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校和家庭活动中,在不断的与人和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开阔兴趣,增加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以及个体自身的情绪稳定性,在活动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其次,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学会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那些不善向他人敞开心扉的内向个体。要用商量、引导、鼓励的语气和学生交流,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父母和老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第三,由于青少年个体的自我认知易出现偏差,因此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对自身的长处、短处和存在的问题要有清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使“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均衡、协调状态,加强其情绪稳定性。高校还可以组织有效的团体行为训练,使个体从团体中获得调控情绪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构建多方位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校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学校应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平台。学校还可以创建多种不同种类的社团组织,并加大其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参与团体活动的机会。其次,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经济支持是完善其客观支持的一个重要维度。学校应以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减轻他们的压力,使其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提高社会适应性。父母、教师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3)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父母应多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以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的第一个特点是晓之以理,父母对子女不是压服而是说服,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第二个特点是动之以情,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切温暖的感情关系,父母对孩子充满关爱,这样孩子听得进父母的话,父母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第三个特点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更自信,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更能适应社会。特别是青春期教育中,父亲的教育不可缺失,他的适度教育对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学习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大学中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树立希望最有效的方式。合理的目标的确立和管理,是提高希望水平、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未来职业可能会遇到的助力和阻力,同时也可以看清学生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观,以此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前行的兴趣和努力。学校和老师还可以从归因方式上训练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做积极的解释和归因。让他们拥有正确的思路,让他们重新解释和接受过去的失败、痛苦和困难,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正确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缩小消极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减少消极情绪的体验,保持良好的心态。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