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聃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语文教师素养的不均衡现象愈发严重,如何均衡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与期望,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视职业为事业、反思评价法、自我实现法等。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显然,这种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广大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精湛的教学能力。因此,只有语文教师逐步完善这些内容,新课程的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近些年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多数的语文教师素养有了快速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仍然有一些语文教师在语文素养上存在不足。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含义,认清提高语文素养的意义,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语文素养,仍然是当下语文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语文素养不均衡的体现
(一)语文教学素养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不少人把“发展”与分数等同看待,误认为学生的语文分数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高,老师的语文素养就高上加高。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漠视了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语文科研素养缺失
传统的语文教师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课,带好自己的学生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针对传统的“文本课程”弊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担任起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既要活用新教材,又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有特色的语文教材。在片面追求教师专业素养的当今,如何能把教师的力既用在学生身上,也用在课本上,是均衡语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问题。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教师的语文素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课堂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教师的文学素养高,那么一定会是一节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师的文学素养低,必会是一节呆板严肃、缺乏乐趣的课堂。一名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师,会凭借自己对文学和教师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工作的激情,运用自身的学识和言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质量。
(二)有利于学生人生观的养成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保持发展的原动力是人才,而培养人才的重担又肩负在教师身上。无论未来课程改革如何进行,语文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对学生成人成才,茁壮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标准相比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新课程的改革表面上是课程的改革,实际上却是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改革,只有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才能继续。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方法
(一)视职业为事业
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持久的教学欲望,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努力的事业。一个对于教育事业毫无激情的人,不会教好书,不会育好人。语文课作为母语基础学科,对其教师素养的要求明显要高于其他学科,因此语文教师更容易出现疲惫状态。除此之外,学校的管理体制,职业的竞争压力,社会的期望,以及工作的待遇偏差等都可能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身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将职业转化为事业,那么教师必将会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亲人的角度关怀学生。
(二)反思评价法
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思考,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反思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后,可以是自己的课堂,也可以是他人的课堂,可以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多反思,多评价,多进步,让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素养的认识由浅入深,对语文素养的积累从片面到全面。
(三)自我实现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同样对于人生幸福也有着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因此教师应将语文素养同自我幸福相结合。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接触世界的过程。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融入自我实现,正是增加自身职业竞争力,净化自我心灵,激发对生活热爱之情的表现,从而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精确和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在工作中添加光彩,获得满足。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无所谓达成,无所谓休止。作为教育者不应停下改革的脚步,不应减缓前进的步伐,只有不断进取,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才能达到认识和实践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玲玉.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赵新春.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J].教育革新,2009(8).
[4] 赵凌.教师素养问题及应对策略[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5.
[5]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