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玲
【摘要】虽然德育不是万能的,但德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回应这种美好期待。事实上大家也在改进工作,探索更有效的德育运行模式以回应期待,其中行动德育运行模式是一种有效探索,在中学构建行动德育运行模式极有必要。
【关键词】行动德育;必要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当代各种德育理论都注重实践行动性,强调德育的具体实践和行动,但最富有实践行动特色的仍当数价值澄清德育论与社会行动德育论。这一德育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德育实践,针对实际的德育问题,强调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具体操作,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行动技巧;同时,很重视学生有关技能培养,重视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来培养。
一、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影响环境能力”,即社会行动能力
纽曼指出,德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影响环境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1)影响事物的能力,包括审美能力和实用能力(如造房子);(2)影响他人的能力,包括培育关系的能力和处理经济关系的能力;(3)影响公共事务的能力,包括参与选举的能力和在利益集团内的活动能力。德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上述三种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成熟的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环境能力感的“道德行为人”。所谓“道德行为人”,是“在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或者在政党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审慎地考虑自己该做什么的人”。这种人是具有“环境能力感”的人,即能够感受到自己能以某种方式影响现实问题的人。环境能力感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在社会行动中的胜任感。面向社会行动的德育必须坚持“被管理者同意”的原则,民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被管理者同意”,确保被管理者平等地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所谓行动德育运行模式,就是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目标,构建以中学生为中心,由中学生、学校相关部门与教师、中学生家庭共同行动的道德行为培养、实践、检验的科学体系,遵循教、学、做、用、馈循环式流程的德育工作运行新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中要构建行动德育工作集成机制,做好与中学生家庭的对接,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班主任与中学生的思想沟通、生活沟通。
笔者曾遇到过一名学生私自拿了同学的1200元钱,在得知丢失钱的过程后,我没有直接批评这名学生。而是告诉所有学生:这笔钱是某同学用来交高中保证金的费用,如果丢失了,她的高中将没有着落。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只是出于一时恶作剧。想与同学开个玩笑,但这样的玩笑会影响同学的一生。所以,老师希望这笔钱能悄悄回到丢钱同学的书包里,可事情一直没有着落。谁知两年后的一天丢钱同学很开心地告诉我:“老师,丢失的钱一分未动的回来了。”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开发与放大学生心灵的阳光面,使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贡献社会。最终,学生用他的成长与成熟,向我证实了“人性向善”命题,这悄悄回来的1200元钱,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价值。案例是个别的,但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反思中学德育的实效性与操作性,从德育内容、方法与途径中去寻找中学德育的缺失,并解决它。
二、中学建立行动德育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它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会行为能力,增强学校德育的社会使命感。学校德育的焦点是引导学生改变社会环境,做出社会行动,而非静观社会事态。道德行动的前提,是具备采取行动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强调的社会行动模式把德育方向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和公民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的角色上,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公民行动能力,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外在环境,达到理想的目的。相对而言,道德知识在学校德育中处于辅助地位,其作用要通过学生的道德行动来体现。
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纳来实现。所以,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只有唤起学生的自我思考,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才是成功的教育。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体现了教师善意的教育控制,表面看去学生顺从或沉默,但实际上学生内心抵触,教师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表面平静而内在汹涌的状况,更加重视教育对象的内心感受。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根据教育目的的存在状态,把教育目的分为内在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中当事人的教育目的)和外在的教育目的,进而强调外在的教育目的只有转化为内在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他说:“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说起道理头头是道,碰到问题双脚直跳”的现象。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偏重理论的学习,而缺乏行动的研究。其实,德育除了必要的理论讲授,更应注重实践体验和行动研究,在实践活动中习得经验和知识。因为,德育效果的最大化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中学阶段是学生实现“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确立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因此,德育最需要避免的可怕结果,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是崇尚空谈的“理论家”,而非注重实践的“实干家”,或者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于把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志。事实上,道德概念的宣讲式教育、大规模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果得体得法,倒也确实能打动人,使人热血沸腾。然而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试图用那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和脱离生活实际的空头理论来教化学生,那么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
行动德育将实现这样一个愿景:行动成习惯,习惯成素养。德育创新需要我们放弃传统的“说教德育”走向“行动德育”。
三、中学建立行动德育模式的策略
应该变革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手脚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在行动中习得生存本领,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一句话,就是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的源泉不应当从思想和理论本身去寻找,而要从社会的物质生活中去寻找。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事物。但由于他们的思想品质还没有发展成熟,容易产生思维的偏执和行为的偏差,因此正面的道德教育和必要的规范约束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须加强的。可是,外在的道德要求毕竟要通过内化才能达到自律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加强外在灌输和约束的同时,一定要调动学生自我的实践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行动中自我体验的能动性。事实上,活动作为德育的载体不是新鲜的事情,但是问题的焦点在于德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流于形式的活动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德育活动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应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从中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并升华为自我的道德准则。
我市每年推出一个教育主题,推动学校开展主题活动,值得借鉴。如2009年的“祖国发展我成长”、2010年的“弘扬红岩精神,感受幸福南岸,争做时代新人”、2011年的“做书香学子,争美德少年”、2012年的“文明伴我行,三好伴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在同一主题下,各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仅“学徐”活动一项就组织了由10万多名学生参加,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锻炼的机会,产生了不少行动有力、影响较大、给人留下记忆的观摩活动。
发挥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确立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主体地位,就要大胆地让学生开放智慧、施展才能、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靠学生亲身去经历一个不断实践、感悟、内化的德育过程。
四、结论
总之,德育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适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寓德育目的于活动之中。没有行动,德育是静态的,也必然是乏味的;没有行动,德育就失去了感召,也必然是说教的;没有行动,再好的德育目标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行动必须贯穿在德育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行动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取得收获。
参考文献
[1]朱连云,林昶,庄玉林,等.在“行动教育”的研修中分享欢乐[J].现代教学,2005(9).
[2]王海青.行动教育的智慧与课程变革的青浦经验[J].新课程(综合版) ,2007(12).
[3]青浦实验研究所课题组.青浦实验:新世纪教师“行动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