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支撑下的山地农业园规划研究
——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

2015-03-24 12:14时玉芹陈东田高燕青钱兴华宋棣徐学东
关键词:山地产业链园区

时玉芹,陈东田*,高燕青,钱兴华,宋棣,徐学东

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产业链支撑下的山地农业园规划研究
——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

时玉芹1,陈东田1*,高燕青1,钱兴华1,宋棣1,徐学东2

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由于山地、地貌及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山地农业园规划存在其特殊性。本文以完整产业链和土地利用为突破口,从聚相山农业园的建设规划实践出发,通过土地适应性分析,在生态格局和产业格局两方面进行论述,强调了沟峪、山顶、山腰、梯田不同山体部位相应的产业项目规划,同时,加强绿地系统规划,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农业园规划方案。

山地农业园;产业链;规划设计

自本世纪以来,平原农业迅速崛起,但山地农业仍存在相对的滞后,山地特有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农业,科学规划产业规范的山地农业园区,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山地环境存在生态因子的立体差异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农业园区普遍忽略了农业规划,造成产业项目规划用地不科学,产业类型单一、经济效益低等问题[1]。

农业园规划的本质,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创造经济效益。现今,农业园的规划中,将规划重点放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营造过多的景观景点,而将农业园的开发本质抛之脑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只有研究寻切实可行的产业化方法,兼顾生态景观的营造,才能发挥山地农业园的潜在资源优势,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完整产业链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山地农业园区所依托的特有资源,深化本土产业,挖掘潜在产业成为山地农业园区规划的研究重点。

1 完整产业链特征

就山地农业园而言,产业链是适应农业产业化,结合山地农业园项目的用地需求,以农产品(或旅游项目)为纽带,形成不同的产业类型间的具有链条式相互咬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是经济增值作用的价值链[2]。完整的产业链要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不同产业间的有机整合(横向产业链,如图1),及同一产业中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间的科学运行(纵向产业链,如图2),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图1 横向产业链图Fig.1 Lateral industry-chain

图2 纵向产业链Fig.2 Vertical industry-chain

2 聚相山农业园概况分析

2.1 开发背景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中部,地处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聚相山位于淄川区龙泉镇韩庄以东3 km,地层属于泰沂山区北麓中低山区。龙泉镇为富硒土壤,而且是山东省唯一,先后被山东省地方病防治所命名为“山东省天然适硒区域镇”,被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富硒农产品专业委员会确定为“山东省整建制富硒产业镇”,适合种植玉米、小麦、花生、蔬菜、紫薯、核桃、樱桃、桑葚等40余种富硒农产品。区位优势明显,在山东省四号旅游区齐文化旅游线上,交通便利。

聚相山农业园区山地达98%以上,三面环山,东部、南部紧靠西河镇,北部与洪山镇接壤。园区东西跨1810 m,南北长2210 m,实际可控制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00 hm2。峪谷错综复杂,海拔差在300 m左右,最高的山峰的海拔为537.8 m,如图3。园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林地、梯田、道路用地、建筑用地、荒地等如表1,存在产业的不完整性和用地的单一性问题。在聚相山农业园的规划中,应结合土地适应性原理,运用科学的产业规划方法,对山地农业园区的规划进行总结和分析。

表1 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Table 1Analysis on the usual land type at present

2.2 土地适应性分析

对于农业园区的规划,必须在解剖土地适应性的前提下。土地适应性是对山地的环境敏感性进行分析,是对山地环境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坡度)、土壤植被状况、建设用地、绿化现状等诸多因素为参考标准的综合性评价[3]。综合环境敏感度反映了规划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环境与地理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各个区域适合开发建设的方式。聚相山土地适应性评价,如图4所示。相应的不同环境敏感度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土地适宜开发形式如下表2所示。

图3 园区现状图Fig.3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griculture park

图4 土地适应性评价Fig.4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表2 环境敏感度表Table 2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3 聚相山农业园规划

3.1 规划思路

聚相山农业园规划的最核心内容是规划定位与总体目标、功能分区、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所有的规划内容必须建立在对现状土地适应性的基础上,必须考虑产业链的完整性。二者结合,功能分区首先确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产业项目规划,如图5所示[4]。

图5 山地农业园规划框架图Fig.5 Planning frame of mountainous agricultural park

聚相山农业园存在于特定地域和特定环境,是具有产业增值效益的农业示范园。规划中以产业项目规划为主,同时注重生态,因此,创建良好的产业格局和生态格局是山地农业园规划的方向[5-6]。只有做到产业格局系统化、生态格局自然化,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3.2 规划定位和总体目标

3.2.1 规划定位聚相山农业园规划着重于土地整理、改善生态系统、增设产业集群,立足山地农业园的经济模式,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为核心,以食品精深加工和休闲旅游为突破口,建立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集展示性、示范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2.2 总体目标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以达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借助园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通过土地整理和综合开发,重点培育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以及优势产区,建立高标准的农业种植区和特色养殖区,创建良好的产业格局;在项目规划设计上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的观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注重旅游景观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格局。

3.3 创建良好的产业格局

创建良好的山地农业园产业格局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规划集中生产和加工运营机制。通过土地适应性和产业规划内容的结合,利用山地地形和交通的便利状况,划分了六大功能分区(宗教文化区、生产加工区、特种养殖区、杂粮种植区、民俗文化区、养生度假区),再者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在规划中尤其注重建立合理的产业用地体系,维护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协调种植、养殖、旅游格局的连续性,解决山地资源和产业类型不充分利用的问题,建立一个产业增值与景观生态相适应的完整产业格局。聚相山农业园产业格局见图6、图7、表3。

图6 产业规划图Fig.6 Industrial planning

图7 规划平面图Fig.7 Design planning

3.3.1 培育和发展沟峪杂粮种植农业园区的地形山峪众多,共形成七大山峪。山峪地区水分比较充足,风力较小,适应杂粮的成片种植,对于粮食作物的倒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围绕“种植业出特色”为目标,以沼气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当地较适宜种植的杂粮主要有小麦、谷子、芝麻、花生、红薯等,对杂粮采用轮作和轮作的高效的种植模式。培育和发展沟峪杂粮种植既能保证园区基本的粮食供应,也能通过深度加工得到高端产品,对外销售获得价值利益。

3.3.2 创建山腰集中养殖基地在山腰地区,具备重要的开放空间和可达性,各种生态因子条件较山峪更适合用于建设用地。在山腰开垦平坦土地,建设大型特色养殖基地,能促进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特色养殖、开发传统畜牧名吃,促进畜牧业发展。养殖基地的废弃物的处理是规划的难题,在规划中,有效的利用山地地形,采用台地式规划方式,充分开发养殖空间,集中布置,便于废弃物的集中处理。

3.3.3 维护和保持山顶生态林地建设农业园区的外围绿地主要是周边的林地、耕地。其中林地是重要的绿色屏障,由于园区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园区的东部平坦区域和山地的中部,四周为坡度较大的林地和耕地,因此,维护和保持外围林地的保护对于农业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避灾防灾有着积极的意义。

3.3.4 开拓林果、蔬菜的梯田种植对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梯田是主要的种植方式,由于现状中荒地较多,需要通过进行开垦梯田进行土地整理和改造,一般建在坡度25°以下的坡面上,沿着等高线按行距要求修筑水平梯田。梯田种植能改善生态环境,对水土保持有积极作用。林果和蔬菜的梯田种植,以分区连片种植为主。蔬菜的种植,主要有菜花、西红柿、茄子、山豆角、菜椒、西芹等,建设蔬菜大棚,种植菌类和冬季作物,林果经济林主要种植核桃、桑葚、樱桃、山楂等,使其四季制造经济效益,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

3.3.5 加强旅游资源的渗透由于山体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形轮廓美,规划必要的景观景点,为游客提供游憩娱乐的场所。在视觉景观容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得建设的旅游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加空间的景观层次。

3.3.6 保证生产、加工、销售的连续性生产、加工、销售的连续性是园区正常运行的保证,考虑地形的平坦度、交通的便利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的不同,将加工、销售部分规划在东部建设用地密集区,是主要的游憩娱乐区域。将生产部分规划在园区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通过有序的道路规划,加强生产、加工、销售三者之间的联系,提高产业的运营效率。

表3 产业格局分析表Table 3Analysis of industry status

3.4 创建良好的生态格局

聚相山的绿地主要包括林地、耕地、农田及园区的基本绿化,产业及娱乐项目的开发会导致景观格局的破坏,按照“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元素,加强绿地系统的规划,创建良好的生态格局。

3.4.1 培育山体内部绿地斑块农业园在进行农业产业规划的同时,也是对绿地斑块的整合和划分,杂粮、蔬菜、林果的种植区达到了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效益。在农业作物绿地斑块基础之上,基本景观绿化斑块的形成,在农业经营淡季能加强山体的水土保持,改善山体的景观生态和景观风貌。运用乡土树种营造山体立体景观,强化山体的地形地貌,提高绿化空间的表现力。

3.4.2 维护景观轴线的生态廊道农业园规划两大轴线:特色种养线和旅游度假线。是连接不同斑块的纽带。轴线主要以道路及其周围辐射区域为主,通过植物景观规划,形成不同斑块间的天然屏障,维持个体的独立性,同时,能增加多斑块间的沟通,体现农业园的完整性。另外,道路廊道对于农业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由于山地地形地貌、环境气候等诸多生态因子的特殊性,土地利用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山地农业园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要缓解这一问题就必须将完整产业链的观念全面贯彻在山地农业园的规划建设中,以土地适应性为指导,加强产业项目的规划,同时,通过生态斑块和廊道的建设保持园区生态环境。注重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合理利用山峪、山腰、山地不同地形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规划产业项目,更多地创造经济价值,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特别注意的是规划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将文化元素渗透在产业的各个项目中,推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达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的最大化。此外,山地农业园的规划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切勿对山体进行大规模场地平整,造成大面积切坡,严重破坏原有的植被环境。

[1]文友华,范俊芳.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以长沙县金井水库休闲农庄规划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54-457

[2]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3]毛华松,张兴国.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J].山地学报,2009,27(5):612-617

[4]程勤阳,何龙娟,陈全,等.基于生态资本运营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J].生态经济,2012(3):102-105

[5]周晓娟,张长兔,俞进.产业布局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思路——以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83-86

[6]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等.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4):492-496

Research on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Industrial Chain——Project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Mountain Juxiang Zibo City as a case

SHI Yu-qin1,CHEN Dong-tian1*,GAO Yan-qing1,QIAN Xing-hua1,SONG Di1, XU Xue-dong2
1.College of Forestry/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2.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Since the complexity of mountainous region,topography,and environment conditions,there are numerous peculiarities to exist in mountain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Based on the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and land utilization, together with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Mountain Juxiang,this paper putted forward an analysis of land adaptability as well as the exposition of ecological and industrial layout to emphasize the appropriate planning of industry project existed in different mountain parts such as gully,peak,hillside,terraced fields,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 green system planning so as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in mountainous area.

Agricultural park in mountainous area;industrial chain;construction planning

TU986

:A

:1000-2324(2015)06-0936-05

2014-11-17

:2015-02-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管理体制研究”(06BJY035)

时玉芹(1988-),女,山东东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syq1988@163.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chdot@163.com

猜你喜欢
山地产业链园区
山地草甸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园区的开放样本
山地之旅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山地之美——雨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