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研究生 河南 新乡 45300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王震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研究生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固定方式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通过PFN-A和DHS手术方式的不同,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的综合分析。结果:与DHS组相比,PFN-A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显著意义( P<0. 01),愈合时间有差异( P<0. 05)。结论: PFN-A较DHS的手术固定方式更有优势。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长期以来,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直是困扰老年创伤性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伴有肌肉萎缩、髋部内翻和下肢缩短等并发症,长时间卧床还会导致褥疮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甚至严重的可对老年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目前治疗的方法很多,但大多还是采用手术治疗,多年来随着手术固定材料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于手术的方法固定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对于不同种类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从而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基础资料。
1.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河南省驻马店新蔡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DHS组27例,女17例,男10例,年龄47-93岁,平均76岁; PFN-A组23例,女14例,男9例,年龄为43-82岁,评价为70岁。
1. 2诊断标准
经过X线检查确诊骨折的部位,如果不能确诊的需进一步采用CT检查,甚至CT三维重建判断骨折的部位和情况。
1. 3纳入标准
纳入诊断标准: ( 1)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且经DHS和PFN-A治疗者; ( 2)年龄大于40岁患者; ( 3)患者无心脏病等能耐受手术者,并且能配合研究调查者; 4.股骨粗隆骨折未经其它手术治疗干预的患者。
1. 4治疗方法
1. 4. 1PFN-A组手术,C臂复位后再股骨大粗隆顶点上约4cm处切开5cm长的切口,插入导针进入骨髓腔,确认后插入PFN-A钉,安装套筒,钉入主钉,随后将螺旋刀片连接到插入器上,固定螺旋刀片,确定后锁死螺旋刀片。
1. 4. 2 DHS组手术:组手术方法主要是由动力髋螺钉,由股骨头内的拉力螺钉和股骨干外侧的钢板组成,于股骨上端外侧切开,在转子下约3cm左右进针,插入导针,顺导针钻骨道,攻丝锥顺骨道攻丝,拉力螺钉旋入骨道。上套筒钢板,贴附于股骨干皮质上,固定,加压螺丝适度加压。
1. 5疗效评价
1. 5. 1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
1. 5. 2疗效评价标准:
优:愈合,无疼痛,活动恢复与伤前的状况一致;
良:愈合,偶然有疼痛,髋关节活动能整体恢复到伤前的状况;
可:愈合,轻度髋内翻,髋关节活动有时疼痛,活动受限;
差:骨折部畸形,未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地行走。
1. 5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检测计量资料,X2检验检测计量资料,统计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统计软件为SPSS 19. 0,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 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经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观察的两组对象在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在这些方面PFN-A具有明显优势;而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PFN-A和DHS组各项指标比较(±s)
观察项目 PFN-A组 DHS组 P值切口长度( mm)45. 00±5. 00 77. 00±5. 00 0. 000手术时间( min) 44. 30±5. 20 72. 40±6. 60 0. 000出血量( ml) 130. 00±8. 00 319. 0±10. 00 0. 000住院时间(天) 13. 00±2. 00 13. 00±1. 00 0. 185愈合时间(周)12. 00±1. 20 13. 00±0. 80 0. 002
从研究结果可知,PFN-A组的固定材料,不需要钻孔,手术中的骨质流失较少,因此出血量也较少,由于无需钻孔,因此可避钻孔导致的热对于股骨颈区血运的破坏,提高了不显露骨折端的闭合复位和功能重建[1]。Nuber与Klinger等[2-3]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对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PFN-A优于DHS。我们研究也发现,与DHS手术方式相比,并发症后后遗症相对较少的PFN-A已逐渐广泛在临床应用,但是PFN-A组的固定材料价格昂贵,主要依赖于进口,在临床应用上也收到一定的局限。
参考文献
[1]唐佩福,姚琦,黄鹏,等.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 7) : 622.
[2]Klinger HM,BaumsMH,EckertM,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dynamic hip screw ( DHS) and trochanteric but press plate vs proximal femoral nail ( PFN) [J]. Zentralbl Chir,2005,130( 4) :301-306.
[3]Nuber S,Schonweiss T,RuterA. Stabilisati on of unstable 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Dynamic hip screw ( DHS) with trochanteric stabilisation plate vs proximal femoral nail ( PFN)[J]. Unfallchiru2 rg,2003,106( 1) :39-47.
【中图分类号】R683. 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12-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