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法联合EBH-IV微波治疗仪治疗儿鼻窦炎的护理
刘丽华郑蓓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2015年1月~6月,将我科门诊收治的100例鼻窦炎患儿进行超声雾化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54例,女56例,单纯鼻窦炎者23例,急性鼻窦炎者25例,合并腺样体肥大者60例。年龄1.5~8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月以上,平均2.6~3月。
1.2 方法 采用WH-2000型超声波雾化器及EBH-IV微波治疗仪联合治疗。本组患儿均结合消炎、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每天1次,7-14天为一疗程。雾化药液根据病人情况配置,一般用生理盐水15~20ml,地塞米松5mg,利巴韦林0.1g,氨溴索15mg,鼻塞者加呋麻滴鼻液2~3滴,每次10~15min;EBH-IV微波治疗仪使用前应调节至理疗状态,功率16~18,时间14~20分钟,每边鼻子7~10分钟,采用小探头进行治疗。每项治疗前均清除鼻腔分泌。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给患儿提供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对雾化区墙面进行美化处理,在墙面上粘贴自制的剪贴画,如美丽的向日葵、翠绿的小树等。护理人员态度应和蔼可亲,面色和润。对年长幼儿可适当用非语言交流,如抚摸其头部,拍拍其肩膀,让患儿内心感觉到温暖,以快乐心情接受超声雾化治疗。鼓励和表扬可以提高患儿的配合程度,因此治疗室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卡通图贴,在适当时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哭闹不休不肯配合的患儿,可在其入睡后进行治疗。
2.2 雾化治疗时的护理 教会患儿如何更好的完成雾化治疗。可配合的患儿自己独坐,对于年纪较小或不配合的患儿,应将患儿抱着完成治疗。治疗时嘱患儿手拿波纹管,咬嘴对准两侧鼻孔,药液通过超声波的震荡后,会形及其微小的雾粒,经波纹管及咬嘴或面罩即可舒适送入患儿鼻腔中。有雾气进鼻孔后做深吸气动作,然后从嘴巴缓慢呼出来,即用鼻子深吸雾气,通过嘴巴缓慢呼出。治疗结束后雾化管回收每次雾化吸入结束后,应清洁患儿口鼻周围皮肤,幼儿可用湿毛巾帮助其洗脸。鼻腔雾化对进食没有特别要求,但小婴儿治疗前不应喂饱,喂饱的应安排在餐后30分钟进行,以免治疗过程中因患儿哭闹呕吐而引起窒息。WH-2000型超声雾化器喷出的雾粒较大,容易形成水滴,患儿治疗时应准备些纸巾,以便随时擦掉水滴。
2.3 微波治疗时的护理 治疗前评估。对鼻腔粘膜进行评估,粘膜是否完整,有无出血倾向;以下情况者不建议进行微波治疗:鼻腔出血、全身疾病如活动行肺结核;严重局部水肿,软组织损伤48小时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体温调节障碍,高热者等。根据病情、部位和患儿年龄调节好所需时间和功率,用纱布包好小探头。10岁以下儿童及婴幼儿总治疗时间为每部位双侧14分钟,单侧10分钟,功率16~18。输出强度以有热感为佳。操作时应询问患儿感受。治疗前向患儿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消除紧张情绪,满足好奇心理。嘱患儿擤鼻涕,手拿探头柄,把探头放进一侧鼻腔内,力道适中,不可过大。治疗过程中,尽量保持患儿体位不动,幼儿及不配合者要另外一个家长固定好头部,以免探头擦伤鼻腔引起出血。也可在患儿入睡状态下进行操作,此法比强力固定更让家长接受和放心。治疗结束后操作者取下纱布,消毒探头后把探头置于探头架上备用。
治疗程序上建议先行超声雾化治疗后行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呼吸、心率等。如患儿感到呼吸困难、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总结
鼻窦炎即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各类型的鼻窦炎都有相似的症状,如鼻塞、流脓涕、鼻涕倒流引起的咳嗽等。由于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延续,故鼻腔炎症必累积鼻窦粘膜;反之,鼻窦炎症时亦累及鼻腔粘膜。近年的观点认为,窦口及邻近鼻道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时鼻窦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利用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微波治疗能有效解决窦口和鼻道引流和通气障碍问题。超声雾化是利用消炎、抗病毒、促排痰药物直接作用于鼻粘膜及鼻窦粘膜,有消炎、消肿作用;EBH-IV微波治疗仪是利用微波热效应改善鼻腔粘膜及鼻窦粘膜血液循环,减轻鼻腔粘膜及鼻黏膜组织水肿,以利于鼻窦炎性分泌物引流,保持鼻腔通畅,促进炎症恢复。超声雾化法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儿童鼻窦炎较为安全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费用较低,患者也易于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23-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