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2015-03-24 23:22:13黄明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管型染色法尿液

黄明雄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500)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又被称为"尿沉渣检查"或"体外肾活检",其临床作用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泌尿系统各部位变化,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定位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有进一步的了解[1]。传统的尿液理化检查的漏诊、误诊率相对较高,而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可以借助染色技术将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分别染成不同的颜色,使其清晰地展现某些细胞的细微结构,使尿液中细胞、管型等更容易区分,有助于检验医生及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尿有形成分的形态学变化,有关提高了对尿中有形成分判断的准确性。

1.临床应用

现阶段尿液有形成分染色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范围有:(1)邻近生殖系统疾病的波及(2)抗生素等药物对肾脏造成的损伤(3)汞、砷、铋等重金属中毒对肾脏造成的损伤(4)苯丙酮酸尿症等[2]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5)对脑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胆、胰)以及变态反应病的诊治(6)对肿瘤、炎症、外伤、结石、肾移植术后观察等的诊断与治疗监测参考价值(7)无症状肾脏疾病的筛查作用,常用于对弱势人群(婴幼儿、妇女、老年人)的健康检查以及新兵与学生的健康体检等。

2.临床价值

2.1 泌尿系统疾病

(1)白细胞:如果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出现异常升高则考虑泌尿系感染(且经常与细菌尿并存)(2)尿路出血部位判断:通过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可以对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帮助检验医生判断尿路出血的部位是肾脏还下尿路(3)判断损伤部位: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尿路上皮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增加对损伤部位判断的准确性(4)泌尿道肿瘤:通过观察尿液中的肿瘤细胞有助于对泌尿道肿瘤进行筛查和诊断(5)菌群失调或污染:如果在新鲜尿液中检出霉菌则提示机体存在菌群失调或污染(6)结石:如果尿液中发现代谢性氨基酸、胆固醇、药物结晶等结晶成分,由有助于对结石病、药物代谢紊乱的诊断与鉴别。

2.2 肾脏疾病

如果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检查中发现尿管型增多,尤其是当出现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细胞管型、宽大管型等,则预示有发生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远端)集合管病变甚至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的风险。

(1)肾病综合征[3]:尿液中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增多,出现颗粒管型、各种细胞管型,慢性期可出现脂肪管型、肾衰竭(宽大)管型、蜡样管型等,尿潜血阳性,尿蛋白++~+++;

(2)肾盂肾炎:尿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成团,并可见白细胞管型、细菌尿及少量红细胞,亚硝酸盐阳性,尿蛋白微量~+;

(3)急性肾炎: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红细胞管型,异型红细胞异常增多,尿潜血阳性,尿蛋白+~++;

(4)急性肾小管坏死: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异常增多,除颗粒管型外还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增多,尿蛋白可呈阴性;

(5)间质性肾炎:尿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提示变态反应或由抗生素损害;

3.发展前景

以往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主要有单一染色、复合染色等,随着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良目前临床中又相继出现了荧光染色法、细胞化学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及纺织染料染色法等新的染色技术,不同的染色技术都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相关预后判断及药物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价值。

3.1 加大筛选力度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4]中将尿有形成分定量检查推荐法和尿有形成分离心沉淀检查法列为规范化尿沉渣检查项目,但是两种方法均为非染色技术,对尿有形成分的检验质量及对尿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较差,漏检与误诊率较高。"操作规程"中所提到的活体染色方法除了S-M法和Stemheimer法外,还有甲基蓝-伊红染色法、阿利新蓝一中性红染色法、纺织染料碱性品蓝染色法等,不同的染色方法的染料质量、染液成本、染色时间、沉渣干扰、背景颜色、保存期限及染色效果等都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中要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来选择合适的染色法用于尿有形成分常规染色中,以提高尿有形成分镜检的准确发现。

3.2 单一染色技术

以往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主要有单一染色、复合染色等,随着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良目前临床中又相继出现了荧光染色法、细胞化学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及纺织染料染色法等新的染色技术,不同的染色技术都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相关预后判断及药物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价值。

(1)单一染色:单一染色法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体液形态检查手段之一,具有试剂单纯、染料易得、染色简便及检验结果迅速等优势,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将O.5%甲苯胺蓝作为尿有形成分染色观察的常规染色剂,因为其对细胞核结构染色清晰度非常高。但是,单一染色法对胞核和胞质分辨不清,而且着色单一,成为其在临床中的发展的局限因素。目前,我国临床中多采用国产纺织染料碱性品蓝染尿中有形成分[5],使1种染料可以分别显示红、蓝2种颜色,为单一染色技术开辟了新的方向。

(2)细胞化学染色:通过尿有形成分镜检法和尿有形成分染色镜检法虽然可以对尿中细胞、结晶、真菌、管型和滴虫等进行识别,但却不能分析细胞和管型中的化学成分,因此对尿有形成分中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分类、管型鉴别、脂肪类成分确定以及含铁血黄素颗粒的识别等尚无明显效果,这就需要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来实现。细胞化学染色又分为直接染色与固定后染色2种,脂肪管型染色就是常用的直接染色方法,在载玻片上先滴尿沉渣1滴,再加苏丹Ⅲ饱和乙醇液l滴,混合后即刻镜检,操作极为简便;含铁血黄素染色则属于固定后染色,在尿沉渣中加入2%亚铁氰化钾液+3%盐酸液,混匀10 min后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进行镜检。细胞化学染色对尿有形成分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7]。

(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尿中淋巴细胞检测、血小板管型鉴别及管型内沉积蛋白质的性质检测中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通过荧光染色法或酶免疫化学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该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识别尿内细胞和管型,对鉴别尿有形成分具有实用价值[8]。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并改善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开展血尿、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肾结石、变态反应性肾病等疾病的联合实验,并针对地方人群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及新生儿)的尿液有形成分特点;同时开展多种实验方法联合的实验研究、异常红细胞形态的鉴别及分类识别等,以推进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1] 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Laboratory Medicine.European urinalysis guideline[J].Scand JClin Lab Invest suppl,2012,23(6):85 - 86.

[2] 李顺义,魏宏莲.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7(32):612-616.

[3] 赵捷,岳云升,郝冀洪,等.尿液有形成分新染色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4):639 -641.

[4]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Urillalysis and couection,transponalion and preservation of Urin specimens[J].Approved Guideline.Gpl6A.Wayne,Pennsylvania,USA:CLSI,2010,11(6):6 -13.

[5] 石晶,赵敏,欧阳金铭.以UF-100尿分析仪的WBC和细胞定量结果建立阈值筛选尿细菌培养标本[J].临床检验杂志,2013,26(4):181-182.

[6] 丛玉隆,马骏龙.尿液有形成分镜检与自动化检测方法学利弊和互补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9(11):609-611.

[7] 马晓露,刘艳,李艳莲.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复检标准的探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7):339-342.

[8] 李顺义,魏宏莲.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5(12):612-615.

猜你喜欢
管型染色法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军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0:52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跟踪导练(三)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电线电缆(2018年3期)2018-06-29 07:41:04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医药(2017年23期)2017-12-09 05:43:36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2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焊接(2015年11期)2015-07-18 11:12:46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低射频下管型线圈感应耦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