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霞 张会珍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体检科 宁夏 石嘴山 753300)
我科2013 -2014 年对神华宁煤退休老年人体检,共计体检人员5250例,年龄55 -82 之间,其中一次穿刺失败115 例,血肿132 例,血流不畅201 例,溶血98 例,全部采用一次性采血器。
2.1 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肥胖血管较深血管不明显,消瘦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滑动,血管壁厚,发硬。
2.2 血流不畅的主要原因:针头紧贴血管壁或滑出血管外,真空管内负压不足或消失止血带扎的过松或过紧,影响血流,低血压或血液粘稠度高,采血管真空度不够。
2.3 皮下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血管不明显,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损伤血管,按压方法不当引起出血,血管弹性差或凝血功能差,拔针后穿刺侧手臂用力或测血压。
2.4 血液漏出及采血管内血液逆流的主要原因,真空采血管松动,血液达到管盖时可致外溢,另一种情况,采血管采集完毕更换另一个采血管时采血针尾端橡胶护帽未能弹性回缩,针头暴露,导致血液漏出.血液逆流是因为真空采血管的"真空"低于大气压。真空采血管压力(负压)的增减是根据采血量而设置的。由于采血时扎上止血带血管内压上升静脉充盈,采血针刺入静脉后血液流入负压状态真空采血管内,预置负压耗尽血液停止流入,此时,血管内压 = 真空采血管内压,采血结束,松开止血带,血管内压瞬间降下重新回到常压,此时保持采血管状态的真空采血管压>血管内压,如果没有正确的采血姿势和技术,有可能采取的血液少部分再回到血管内给患者引起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
3.1 穿刺时应选择健康皮肤,血管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关节或静脉窦的静脉,对摸到而看不见的静脉可用棉签在穿刺点上0.5 -1 厘米处轻轻做记号,然后常规消毒穿刺,易滑动的血管壁较硬的血管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上下固定血管,在血管上方进针。
3.2 在采血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真空管有无裂隙,安全盖有无松动,血流不畅是轻轻调整针头位置,若不在血管,重新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应更换真空管,止血带不要扎的过紧,血流不畅可松开止血带,嘱体检者握拳松拳加速血流。如果采血管内真空度不够所致血流不畅,则需要更换合格的采血管[3]。
3.3 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血肿,尽量穿刺明显的血管,进针管后不要在进针过多,观察体检者凝血功能,正确指导按压血管的正确方法。如用拇指顺着血管的方向按压,按压住采血针进血管处,拔针后嘱棉球按压3 -5分钟,不要轻揉或不时看一下,如果是肘部不要弯曲。
3.4 为避免血液漏出,采血前认真检查采血管,确保管盖连接紧密,在更换采血管时要反折采血针硅胶管。为了避免采血时可能引起的血液逆流,应加强规范采血产品的质量和采血技术的培训,减少因采血给患者带来的风险。
4.1 从条件方面改变
(1)选用无菌真空采血管和符合标准的双向采血针;
(2)采血室设有专门采血椅或采血操作台,使患者一坐上就自然呈上肢下垂状;
4.2 采血人员规范采血技术方面,要求患者上肢呈下垂姿势,患者不能配合时要见到血液流入管中就及时松开止血带调节脉压差。如采血时松开止血带,同时采血针管内长度符合标准长度,采取时血液就会避免接触采血针吐出的部分。如采血量少、采血时间短,也可先取下采血管后松开止血带。而且安排技术过硬的护士采血,采血前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顾虑,让体检者放松通过语言诱导或抚摸其他部位皮肤以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4]。使用合格的真空管,减少溶血机会,静脉穿刺困难者,扎止血带时间不易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有血时可放松止血带发现泡沫可稍变换针头位置使泡沫消失,双向采血针尾插入管内稍微倾斜侧壁血液沿管壁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合理安排采血顺序先抽血清管,最后抽血沉,凝血项目等带有抗凝剂的管[5]。以便及时摇匀,采入抗凝管中的血液应上下轻摇两下,使抗凝剂和血液充分混匀,保持全血状态,采后立即送检,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综上述采血一次成功,发现采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减轻体检者痛苦,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上述常见问题防范与了然于胸。提高护理质量。
[1] 朱营泉,纳赛琳.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22):86 -87.
[2] 望萌.护理人员心理因素对静脉穿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97.
[3] 冯江雪,杜亚伟.一次性采血装置在静脉血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11):1398 -1399.
[4] 张雯.老年人静脉采血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
[5] 刘颖.血液标本采血步骤及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