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

2015-03-24 23:22:13蔡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风湿性卧床心衰

蔡莹

(江苏省泰兴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我科自2013 年5 月~2014 年10 月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病96 例,经积极的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6 例风湿性心脏病,男30 例,女66 例;年龄最小32 岁,最大64 岁;88%的患者为多次住院;常见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62 例,环境因素21例,劳累54 例,高盐饮食13 例。以气急、心悸、乏力为主要临床症状。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过重体力活动。在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当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衰、风湿活动时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嘱咐患者适当翻身,肢体适当活动,以防并发症发生。重度心衰时可嘱其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困难。

2.1.2 饮食 风心病是慢性疾病,为促进患者机体早日康复,应多进高热量、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高脂肪饮食不宜消化,会增加心脏负担,有的还会发生心律失常,要低脂饮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心功能都有不全的状况,应控制水分的摄入,同时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切忌食用盐腌制品。因为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告知患者要少量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的食品;服用利尿剂者应多吃些水果如香蕉、橘子等;服用华法林抗凝时不宜过多或长期食用含维生素k 丰富的食物;饮酒可以影响华法林的代谢,所以在抗凝期间不要饮酒[1]。

2.1.3 活动适当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心脏的代偿能力。遵循心功能分级活动量原则:心功能代偿期,可胜任日常工作;心功能失代偿期的Ⅰ度心衰仍可进行日常活动,但必须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量,以无劳累为宜;Ⅱ度心衰应避免剧烈运动,Ⅲ度心衰绝对卧床休息,照料其一切日常生活。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运动。若活动过程中有呼吸困难、心慌、气短等任何不适时,应暂停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标。本组54 例患者因过劳而诱发症状。

2.2 氧气的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且缺氧症状明显时,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有些患者因嫌氧气的味道拒绝吸氧,护士耐心告知患者吸氧治疗是为了提高动脉氧分压,限制梗塞大范围的扩散,有时还会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同时随时评估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密切观察吸氧后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情况。对长期慢性缺氧的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 ~2L/min;对于严重缺氧而又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为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给予间断性高流量吸氧,4 ~6 L/min;对于急性肺水肿患者给予50% ~70%的酒精入湿化瓶吸氧。病情严重者可应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

2.3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经济负担、担心预后等问题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的心理,甚至悲观失望,从而诱发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其次,通过连续性的护理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给病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主动帮助患者采用各种临床方法来改善机体的不适感,从而减轻由于身体的不适造成的心理压力;与患者家属沟通,从家庭、经济支持方面给患者以信心。

2.4 用药护理

护士应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各类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时及用药后体征情况,了解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扩血管药物可致头痛、面红、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应严格掌握滴速,监测血压变化,改变体位时动作不宜过快,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长期应用利尿剂者,观察用药后尿量、体重及水肿消退情况,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有无电解质紊乱。严格遵医嘱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不可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因个体差异很大,注意有无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当脉搏<60 次/min 时或节律不规则时就暂停服药。

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5.1 观察心衰的早期征象 心脏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三个特征:病情变化的突然性,病情多样性,病情变化的凶险性,尤其在夜间。我们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主诉、呼吸、脉搏节律、夜眠、卧位,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另外,在短时间里输入较多的液体,以及加快输液速度易诱发心衰,护理中要严密观察和掌握输液量、输液速度和尿量的情况。观察患者水肿的情况,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

2.5.2 预防呼吸道感染 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限制探视,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而加重病情。卧床期间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指导患者深呼吸,痰液黏稠者可雾化吸入,以防止肺部感染。有肺部感染时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

2.5.3 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神志和精神改变;有无突然胸闷、气急、发绀;肢体有无疼痛、发绀、肢体变白;及时评估栓塞的危险因素:阅读超声心动图,注意有无附壁血栓,凝血四项有无异常,心电图有无心房颤动;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按摩下肢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左房有巨大附壁血栓时绝对卧床休息[2]。

2.5.4 便秘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进食减少,加之胃肠缺氧水肿,功能紊乱,及易至便秘。要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必要时服缓泻剂。

3.护理效果

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现实,活动后不感心悸、气促,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好转93 例,无效2 例,死亡1 例。

4.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引发的心脏瓣膜病,它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危害很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

[1] 许元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0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22):44.

[2] 钟灵.56 例风湿性心脏病的特点和死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2.

猜你喜欢
风湿性卧床心衰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