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勇(宝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黑龙江 宝清 155600)
子宫癌肉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
崔大勇
(宝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黑龙江宝清155600)
摘要目的:子宫癌肉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5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根据临床资料回归性分析CT和MRI的临床表现。结果:5例性CT平扫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卵圆形等低密度肿块影,密度较为均匀,没有出现囊变和钙化情况,肉瘤边缘光滑。有2例患者有子宫弥漫性增大情况,呈不规则等密度肿块,内见囊变坏死。5例行MRI平扫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子宫腔出现明显扩大,内可见巨大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患者在病灶内可见长T2信号的小囊样坏死区。3例子宫结合带显示清晰。在增强后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可见轻度及明显强化区域,静脉期病灶内动脉期明显强化区域呈渐进性延迟强化,但稍低于周围子宫肌层。2例右侧附件区转移,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伴有胸腹盆腔积液。结论:对子宫癌肉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都会表现特征,在增强后其强化特征更能将病理特点反应出来,对诊断和鉴别有较好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癌肉瘤; CT; MRI;表现特点
子宫癌肉瘤是指的因为恶性上皮及间叶成分而混合组成的肿瘤。长并发于以及绝经的老年妇女身上[1]。子宫癌肉瘤意识中恶性度高的肿瘤,生长迅速,是临床少较少见的肿瘤,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5%[2]。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在诊断中经常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在术前影像检查对子宫癌肉瘤进行诊断就变得十分重要。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子宫癌肉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都会表现特征,在增强后其强化特征更能将病理特点反应出来,对诊断和鉴别有较好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例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5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根据临床资料回归性分析CT和MRI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 61. 25±2. 44)岁。10例患者均因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特征而就诊,其中有2例患者伴有腹痛,3例患者伴有腹胀感,腹围增大的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诊断性刮宫检查。10例都实行了子宫全切除术。
1.2方法
5例患者行CT扫描:选择双源螺旋CT机扫描,在120kV、250mA、层厚5mm、层间距为5mm,螺距为1的条件下开始扫描。扫描前患者至少24h采用流质饮食,并在扫描前12h开始禁食。扫描前的2h内饮1500 ml的水。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是本次扫描的主要范围,扫描过程是先采取平扫,然后采取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主要是运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作为对比剂,所使用的剂量为2ml/kg,注射的流率设为3ml/s。并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在注射对比剂50s后开始扫描为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110s后开始扫描为静脉期。
5例患者行MRI扫描:选择磁共振扫描仪扫描,体部相控阵线圈,常规轴位及矢状位进行扫描,在层厚5mm、层间距0. 5mm、矩阵256×256的条件下扫描。5例患者均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作为对比剂,剂量为0. 1mmol/kg,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设置注射的流率为3ml/s。在注射对比剂后的45s和90s时各进行一次图像采集。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 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 %)表示,对比以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1CT表现特点
5例性CT平扫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卵圆形等低密度肿块影,密度较为均匀,没有出现囊变和钙化情况,肉瘤边缘光滑。有2例患者有子宫弥漫性增大情况,呈不规则等密度肿块,内见囊变坏死。
2.2MRI表现特点
5例行MRI平扫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子宫腔出现明显扩大,内可见巨大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患者在病灶内可见长T2信号的小囊样坏死区。3例子宫结合带显示清晰。在增强后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可见轻度及明显强化区域,静脉期病灶内动脉期明显强化区域呈渐进性延迟强化,但稍低于周围子宫肌层。2例右侧附件区转移,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伴有胸腹盆腔积液。
10例子宫癌肉瘤术前均进行了诊断性刮宫,有6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4例是被明确诊断为子宫癌肉瘤的。所有患者都采取了子宫全切术。
子宫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的生存率仅为15%-35%,主要包括了子宫平滑肌肉瘤、秒勒管混合流以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该病症多发于绝经后的妇女身上,60-70岁是发病的高发期[3]。宫癌肉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在诊断中经常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在术前影像检查对子宫癌肉瘤进行诊断就变得十分重要。子宫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可以让患者能尽快就诊,患者的肿瘤含癌组织成分和肉瘤成分因为取材的关系,在镜下往往只见一种成分和局部形态变化,所以有较高的误诊率,患者的病灶多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因此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不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子宫癌肉瘤主要的表现是子宫腔内边界出现肿块,CT及MRI增强扫描可以看见明显的强化区域,通过静脉期及延迟期会出现持续延迟强化的情况,这同时也和子宫肌层的强化曲线较为相似,通过平扫后的强化方式能准确反映子宫癌肉瘤的病理特点,这对子宫癌肉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子宫癌肉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都会表现特征,在增强后其强化特征更能将病理特点反应出来,对诊断和鉴别有较好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徐凯,庞建鑫,等.子宫肉瘤的MRI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 7) :68-70.
[2]陆志华,陈宏伟,石双任,等.子宫癌肉瘤CT及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 9) :1352-1355.
[3]张玉玲.子宫肉瘤14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