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举(四川科技职工大学职业安全健康与环保工程系 四川 成都 610101)
某水泥公司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李举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职业安全健康与环保工程系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规定;可能产生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职业危害可以预防,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该水泥建设项目为一新建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以该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材料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体系、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及辅助卫生用室设置进行评价。
采用检查表法和类比法对该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价。
3.1生产工艺
原料运输、生料配料、生料、生料均化、窑尾喂料、预热、分解、煅烧、冷却、熟料储存、水泥配料、水泥磨
3.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类比调查,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3.3职业卫生类比调查结果
2005年12月对类比项目现场的粉尘、噪声进行检测。粉尘测定使用个体采样器做TWA测定,定点采样器做STEL测定。由于本次评价在12月进行,该项目所在地高温季节在6~9月,按GBZ/T 189.7-2007《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1]规定,未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高温测定。
3.4粉尘检测结果
粉尘检测对10个工作岗位的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8h时间平均浓度进行评估,其中预热器巡检、窑巡检、散装发货岗位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8h加权平均浓度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PC-TWA),预热器2~3楼夹层、预热器4楼、蓖冷机、窑2楼、散装发货岗位粉尘短时间测定浓度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
3.5噪声监测结果
预热器、装袋、袋装发货、散装发货岗位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生料配料、立磨、窑、水泥配料、水泥输送、水泥磨岗位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且窑系统窑巡检、水泥磨系统水泥输送巡检和水泥磨系统水泥磨巡检岗位噪声强度超过了90dB( A)。
3.6评价结论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设备布置、通风照明及空调设置、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1]。该项目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水泥粉尘、煤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噪声和高温。可能存在超标情况。
建议本项目在项目后段增加或完善除尘设备,在球磨机房和水泥包装车间采用吸音材料,为作业工人配备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对于卫生监督工作者来讲,加强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监督,是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手段[2]。在竣工投产后,能够有效利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控制措施中存在有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其职业危害是可以预防的,该项目是可行的[3-4]。
参考文献
[1]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
[2]余英,沈月华,陈俊华,等.某水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6) :1084-1086.
[3]李银山,段慧丽,冒志东,等.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 9) :857-858.
[4]木云珍,和剑英,张恒,等.某公司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23( 1) :1-3.
【中图分类号】R5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