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茹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心理康复科 内蒙古包头 014010)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对策
石俊茹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心理康复科 内蒙古包头 014010)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心理护理
妊娠、分娩、产后恢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妇女往往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充分的心理准备,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产后是妇女发生抑郁的高危时期。相关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0%-50%[1]。产后抑郁是产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一般指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以情感(心境)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及躯体症状[2]。产后抑郁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等。
1.1 生理因素:有研究报道,妊娠期到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等在妊娠期间上升很高,但分娩后消失或急剧下降恢复到正常,导致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从而加重抑郁症状[1]。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等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3]。
1.2 心理因素:产妇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危人群[4]。由于对分娩是正常的生理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地做好心理准备,对妊娠存在恐惧和不安,对母婴健康和安全的担心,担心自己身体变形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5-6]。尤其是意外怀孕的妇女,对于突然意外怀孕的妇女,她们还没有做好怀孕的准备,大多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会接受事实,因此,她们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心理因素中,个体的人格特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抑郁多发生于敏感、多疑、固执、自信心不足、不善于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人群,他们往往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而妊娠到分娩也是一件需要调动自身内外资源来应对的压力事件[7]。
1.3 社会因素:看到或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更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3]。社会支持也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夫妻关系不和、婆媳关系不和都是导致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1.4 其他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能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会导致产妇的不良情绪,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产前的精神病史、孕期的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孕期和产后早期的不良生活事件都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随着对产后抑郁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产后抑郁的干预和治疗,产后抑郁的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2.1 产前教育课程:首先给孕妇讲解妊娠早、中、晚各期保健、乳房护理、孕期营养、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让孕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优生优育。其次教育孕妇对妊娠、分娩有正确的认识,对分娩后可能发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产后抑郁要有有效的应对方式。
2.2 产后心理疏导:分娩的疲劳、产后会阴伤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子宫收缩痛、睡眠不足、照顾婴儿经验少、乳汁分泌少、尿潴留等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情绪波动原因,诱导产妇疏泄情感,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活护理,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讲授一些简单实用的育儿知识,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另外,还要指导产妇产后尽早进行锻炼,以利于其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3]。
2.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了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不仅要对产妇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同时也要对产妇的家庭提供相应的指导。家庭成员要对产妇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变化,多体贴、理解产妇分娩后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注重沟通,为产妇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护理人员也应积极做好产妇的产后护理,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赵加玲,周东升,于国林.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54-11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
[3]邓晓慧,金英淑,倪艳玲.产后抑郁发生的病因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4(4);105-106
[4]高雄英,王琴,刘娟.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护杂志,2006(6):552-553.
[5]王会玲.孕妇心理状况分析与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84-85.
[6]李亚云,李秋云.孕妇心理状态调查及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109-110.
[7]江俊.孕妇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173-174
R271.43
A
1009-6019(2015)02-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