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荆门 448001)
胃间质瘤是非定向化的胃间叶肿瘤,临床少见。以往误诊为胃平滑肌瘤或神经肿瘤。为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作者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28例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平均51.5 岁。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21例,消化道出血7例。
1.2 临床表现:腹部胀痛22例(%),消化道出血16例(黑便12例,呕血4例,%),贫血14例(%),消瘦纳差12例(%),可触及腹部包块8例(%)。
1.3 诊断方法:本组28例胃间质瘤中,术前均行胃镜检查,有黏膜下肿物21例,其中超声波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粘膜下肿瘤10例,活检病理确诊9例。胃肠钡餐检查18例,11例发现胃占位性病变,其中10例诊断为平滑肌瘤,另外1例有恶性溃疡形成,考虑恶性肿瘤。10例腹部CT 检查反馈阳性。腹部B 超20例,胃占位病变16例,4例未见异常。采用文献Lewin 分级标准,分为良性(无恶性指标)、潜在恶性(有1 项潜在恶性指标)、恶性(有1 项肯定恶性或2 项以上的潜在恶性指标)[1]
1.4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所见肿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行胃楔形切除术1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7例,近段胃大部切除术6例。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Fisher's Exact 和Ka- plan- meier 分析法,以P <0.05 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数据都使用SPSS15.0 进行分析。
2.1 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按肿瘤细胞核分裂象,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核异型性的情况分成良性间质瘤、恶性间质瘤和交界性间质瘤。良性间质瘤16例,恶性间质瘤4例,交界性间质瘤6例。手术期间察看肿瘤大小、成长特征,有无溃疡、坏死及其他变化特征。
2.2 随访:本组28例随访。均随访时间为70月(14-128月)。按照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分成小于等于5/50HPE组和大于5/50HPE组,根据肿瘤直径分为大于等于5cm组和小于5cm组。按生长特点分成腔外壁、腔内壁和混合型,按照手术方式分成胃部楔形切除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
胃间质瘤是具有恶性潜能的胃部消化道间叶性质的肿瘤。临床上因为受到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经常被误诊为胃肠平滑肌及神经源性质的肿瘤疾病.有学者将没有分化特点或者说是既向胃部的平滑肌组织又向神经组织方向分化的肿瘤,称之为胃间质瘤,胃间质瘤的发生年龄跨度很大,差距不明显,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是中老年患者多见,本组提示以50 岁左右居多。临床早期无特殊症状,可随疾病的进程继而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疼痛、呕血,黑便,腹部包块等,因包块明显者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发现。
胃间质瘤占胃肠间叶瘤的大多数,细胞形态特征为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瘤细胞成团或成巢。目前,胃间质瘤无特异的诊断办法,胃镜和腹部CT 是术前的主要检查手段。因胃镜多表现丘状隆起病灶,且活体病理取材浅,很难获得病变组织,故阳性率低。和胃镜比较,腹部CT 能更清楚地发现肿瘤部位和大小、是否侵及邻近器官及有无腔内或淋巴结转移。常规病理手段很难确诊的胃间质瘤,可以通过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相关的技术确诊。因为受到临床诊断技术的局限性的限制,长期以来把混合平滑肌纤维组织或神经纤维束的胃(肠)梭形细胞瘤误诊成胃(肠)平滑肌源性肿瘤或胃(肠)神经源性肿瘤。如今证据表面:胃肠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少见。临床上现阶段胃间质瘤的治疗方式仍然以手术切除为主。胃部楔形切除术用于胃部的局限性的病变;而近段半胃切除术则用于切除位于胃底和贲门之间的间质瘤,以及胃底和胃体交界部位中体积大的间质瘤。远端半胃切除术用于胃窦部的间质瘤,提示手术期间快速冰冻切片,这样不仅能判断肿瘤侵及范围,同时还是确保手术中的切缘有无残留。临床上遇到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患者,也要积极有效的争取将肿瘤转移灶同时手术切除。胃部楔形切除术和胃大部切除术组5年生存率在本文中并没有明显差异,提示手术方式对生存率无影响。本组预后的单一因素5年生存率的比较中,肿瘤细胞核分裂象组小于等于5/50HPE组是92.50%,而肿瘤细胞核分裂象组大于5/50HPE组5年生存率是58.70。很明显的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肿瘤体积直径的比较中,小于5cm 者与肿瘤体积直径大于等于5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0%和58.2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在腔内型、腔外型及混合型的5年生存率的比较中分别为80.00%、76.00%、65.50%。同时胃楔形切除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80.40%,均无显著差异。
[1] 平金良,章步文,董吉顺,等,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的特征[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