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
张晓红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目的:探讨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比较并分析环氧乙烷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灭菌时间及操作流程等。结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范围较广、灭菌时间较长且操作流程简易,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较窄,灭菌时间短且操作流程严格。结论:两种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使用。
不耐热手术器械;低温灭菌;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
对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灭菌,是有效预防并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医院中所使用的低温灭菌方法及灭菌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且均无法达到100%的临床灭菌要求,因此,在对各类手术器械灭菌时,具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低温灭菌方法尤其重要。为满足不同手术器械的消毒要求,为其选择出最佳的消毒方法,我院自2009年以来,分别采用环氧乙烷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对各类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并比较其灭菌效果。
1.1 材料:自2009年至今,分别采用3M8XL环氧乙烷低温灭菌系统和STEREAD 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对不耐热手术器械进行杀菌。根据手术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灭菌的最佳方法,包括手术器械:腹腔镜器械、泌尿科内镜、鼻内镜、胸心外科器械、关节镜、介入器械等。
1.2 方法
1.2.1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由专业人员将器械按常规步骤清洗、包装后,放入指定的灭菌器中,并启动灭菌程序,经过预热、预湿以及抽真空,一般情况下,其时间大约为1小时15分钟,维持灭菌时间为1小时,排除残留气体为12小时,整个循环灭菌过程大约需15小时,循环灭菌结束后即可取出使用或保存。
1.2.2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由专业人员将手术器械按常规步骤清洗后,用气枪吹干并包装,然后启动灭菌程序,选择灭菌短循环程序,设电脑操控自动灭菌过程后,即可取出灭菌物品使用。
2.1 灭菌时间的比较: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洁处理时,耗时>15分钟,灭菌循环时间则为7~15小时,在灭菌过程中,不需专人看护,相关的专业人员只需将灭菌器械置入灭菌器中并启动灭菌器后,待灭菌结束后,即可取出使用或保存。
由于器械上残留的水分含量过高,整个灭菌周期将会被迫停止,因此,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前,必须以高压气枪对清洗过的器械进行长时间的汽化,以此清除器械上的水分,整个过程大约耗时35分钟以上,但是,其灭菌循环时间仅需55分钟左右,在灭菌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看护。
2.2 失败率的比较:自2009年至今,我院采用的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失败率为2.7%(56/2069),失败原因多为:不能完全预湿与抽真空时间掌握不当。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的失败率为7.3%(149/ 2054),其失败原因多为:手术器械上残留的水含量过高、放置器械的方法不当以及灭菌操作方法不当等。
3.1 两种低温灭菌方法的优点比较: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将其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内,起动机器后无需专人看管,待第二天上班时打开灭菌器取出物品,做生物监测判读结果为阴性即可使用。对各类物品及器械无损伤灭菌穿透性较好,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于物品终末灭菌,包装材料及灭菌物品使用范围广,灭菌有效时间长。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的优点为:时间较短,只需耗时1小时左右,安全方便且无残留,灭菌过程中需要专人看管,适用于紧急和连台手术时手术器械灭菌,提高器械使用率和周转率。
3.2 两种低温灭菌方法的缺点比较: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的灭菌循环时间较长,约15小时,且有一定的细菌残留,需要选装独立的排气管道。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的穿透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复杂器械的灭菌效果,此外,其还具有较强的强氧化性,无法对含有金属铜材质的器械进行全面灭菌,且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灭菌方法,其灭菌技术较为成熟,可适用的器械较多,此外,灭菌时间较长且操作流程也较为简易等,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低温灭菌方法,其多适用于紧急和连台手术时的器械灭菌,此外,相对于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而言,其灭菌时间较短且操作流程繁杂。在本研究中,虽然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的失败率为2.7%(56/2069),显著低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方法的失败率,但是,由于这两种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在临床中使用时,必须根据各类手术器械特点,选择最适宜的低温灭菌方法尤为重要,它是充分保证手术器械彻底灭菌有力可靠保证,更重要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发生。
[1]李太忻.两种低温灭菌方法在医院物品灭菌中选择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2]姜媛,刘艳华.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
TH777
A
1009-6019(2015)01-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