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510405)
浅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
陈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510405)
本文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和临床治疗,重点分析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只要采取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
1.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定义:所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media)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的其他各部位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本病较常见,多发于儿童,多见于冬春季,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1.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主要症状是耳痛、听力减退、流脓。一般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可引发如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1.2.1 耳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病人深感耳部锐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齿或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可至夜不能眠,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通过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则疼痛顿减。
1.2.2 耳鸣及听力减退: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耳痛剧烈者,轻度的耳聋可不被察觉。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如病变侵入内耳,则可出现眩晕。
1.2.3 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者,初者为浆液、血性,后则变为黏液脓性,如分泌物量多,则提示其不仅仅来自鼓室,亦源于鼓窦,甚至乳突。
2.1 心理护理:本病由于会从耳部流出脓液,对患者的形象会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压力大,可以说,大部分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都受到肉体和精神上折磨,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细致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和护理过程,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
2.2 耳部观察与护理:要仔细观察并记录耳部是否流脓,脓液的量、颜色、气味和性质;了解患者受否有头昏、耳鸣、听力下降等方面的不适主诉;依据患者鼓膜是否受损及受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用药模式,对于鼓膜未穿孔的患者,可遵医嘱予2%酚甘油滴耳或予血管减充血剂滴鼻,保持咽鼓管通畅,减轻疼痛;对于鼓膜出现穿孔的患者,可遵医嘱予3%过氧化氢清除耳内脓液,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滴耳液滴耳,以消肿、镇痛、去脓,然后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必要时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
2.3 高热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引起高热的原因;鼓励患者多饮水,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遵医嘱及时给予补液治疗,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对于体温较高的患者可予以物理降温(冰袋降温)或药物降温,以便早日康复。
2.4 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患耳耳周有无红肿、按压痛等,如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则要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可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嘱其放松,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书刊等一定途径来分散意力;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类药物。如持续多日耳痛严重,高热不退,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膜切开术,可迅速缓解耳痛。中医还可配合针刺治疗,通过针刺一定的穴位缓解疼痛。
2.5 用药护理: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无菌消毒。用药时应注意:一是让患者患耳向上头侧位,先用细棉签清洁外耳道,将药液滴入外耳道3-5滴或滴满耳,滴药后用手指按压耳屏数次,保持头侧位10分钟,使药液能达到患处并停留;二是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数量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鼓膜穿孔较小或引流不畅时,慎用药粉吹耳。
2.6 饮食护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宜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软食,忌海腥、蛋豆制品类及辛辣发物、禁饮酒及抽烟。可用清热解毒的保健饮食如用金银花12g柴胡9g鳖甲15g苡仁18g,红糖适量,前3味煎汤后去渣,然后放入苡仁、红糖煮粥吃,1次/d,经常饮用对中耳炎的预防大有补益。也可用鲜马齿苋30~60g,捣汁或水煎,加入少量白糖或蜂蜜调服。还可用绿豆160g黄豆80g,红糖120g,一起加入水中煮烂使用,常食对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都有较好效果。它们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避免诱发因素,提高抗病能力。小儿患感冒、麻疹、疫喉痧等病后易诱发本病,另外,乳儿体位不当、乳汁、污水溢入耳窍未及时擦干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应重视预防工作;发现耳部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病起初要及早彻底治疗;平时要保持外耳道清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捏住一侧鼻翼后慢慢擤鼻,以防压力过大造成鼓膜凹陷、穿孔,涕液通过咽鼓管进入耳窍,诱发本病;注意饮食,少食引发邪毒的食物;戒除不良挖耳习惯。已行手术者手术后应预防感冒,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治疗,以防细菌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3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撞击术耳等;伤口未完全愈合前外耳道应防进水,洗澡洗头时应加以防范等,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有黄色的耳漏,或出现有臭味的耳漏时,耳朵可能是感染了,应及时就诊,在耳漏未完全停止之前应择期到手术医生处复诊;中耳术后3月未经医生允许避免坐飞机、长途开车,以免高压气变化,损伤鼓膜、影响其生长。滴耳液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勿自行滥用。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2]任重主编.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3]冼绍祥,全小明.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R47
A
1009-6019(2015)01-0224-02
陈询(1986-),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