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2015-03-24 02:48单筱竹
文教资料 2015年3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韩 键 单筱竹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韩 键 单筱竹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大学生入党后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及大学生党员规模、特点的变化,大学生入党后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任务艰巨。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入党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提出了对策,以期强化工作效果。

大学生党员 入党后教育 党性修养 理想信念 综合素质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更有长远意义,他们朝气蓬勃,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据中组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学生党员人数为224.7万人,占党员总数的25.59%;2014年全国共发展学生党员76.7万名,占党员发展总数的37.3%,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党员,他们已成为党的最重要的新鲜血液。数量是基础,质量更重要。现实表明,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论学习不积极、模范作用不明显等一些问题[1],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何通过加强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努力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和紧迫任务。

一、目前大学生入党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某些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一些学生党员思想形成冲击。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某些大学生党员滋长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忽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物质的需求和倾向被放大。

2.学生党员部分存在“两种倾向”。“两种倾向”是指某些党员有“入党后松口气”的情绪。某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或不纯洁。某些大学生党员把入党当做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狭隘地把党员身份当做是一种资本,而不是看成一种责任。这部分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他们思想上原有的一些不符合党性要求的、与党章的要求相悖的东西,不会因为组织上入党而自然消失。某些党员在入党后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强,不能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意识要求自己。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二)某些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员数量快速增加,党员教育管理力量不足。2003年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吸收青年学生入党,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学生纷纷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发展任务繁重。学生党员人数急剧增加,然而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干部增加很少,而且一些高校并没有专门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专职干部,主要由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兼任,造成“重发展,轻教育”的局面。大多数高校在青年学生发展入党问题上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对发展的前期工作计划周详,培训系统,考核严格,发展程序规范。然而,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和培养则相对滞后,缺乏连续性,放松对学生党员的管理。

2.学生党员教育内容的新意有待加强,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当前,在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工作中,部分基层学生党组织未注重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和主体需求,教育内容仍然主要以政治性为特征。传统入党后教育一般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这本身是正确的,但传统教育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不够,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结合不太紧密。教育途径较单一,教育实效不够强,这表现在部分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往往依赖观看教育电影、讲座等方式,较少能针对大学生党员所学专业学科特点、大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动。传统的“我说你听”支部大会模式已引起学生党员的疲乏[2],教育效果不佳。

3.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当前,从事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工作的队伍相对薄弱,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或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大多数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且工作时间短,缺乏锻炼,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较薄弱,政治上也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忙于其他的日常事务,党支部工作往往难以落到实处。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高年级学生党员由于自身年龄较轻,党龄较短,阅历简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逐步形成阶段,对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够系统,再加上参加党内活动时间短,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只能按照党支部工作细则开展常规工作。由此,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未跟上形势的发展和大学党员思想的变化,出现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形式单一,管理方法没有变化,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生动性,教育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的途径探索

(一)通过精心设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环节,建立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1.科学设计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内容。参加组织生活是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员组织观念的重要体现。要改变高校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实效性不高的现状,首先组织生活的内容就应当“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调整。上级文件、时事政治的学习,法律道德常识的灌输,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甚至与每个党员自身息息相关的做人处世的原则,都可以成为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入党后教育应涵盖理想信念教育、入党动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政治意识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党的历史教育、成才教育等方面。

2.优化入党后教育模式。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入党后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氛围,建立理论教育模式、主题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理论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形势教育,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不断发掘新的理论教育形式,使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每一个学生党员的心中,这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入党后教育的根本途径。构建主题教育模式,就是要依托一些弘扬主旋律、高品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活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要使他们的知识渴求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还要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体现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活动的经典性。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提供丰富的载体,基层学生党组织应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积极创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增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3.拓宽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阵地。充分建设和利用党建阵地,要求做到教育党员与关心党员相结合,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先进性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要时刻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把教育深入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辐射到学生活动的一切场所,包括寝室、教室、图书馆等;利用高校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通过网上宣传、网上评议、网上学习等方式,使网络成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宣传观点、引导学生的舆论阵地。党支部要充分意识到基层支部所肩负的神圣而又艰巨的使命,通过拓宽渠道、创新方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员入党后教育的保障机制。

1.健全持续教育机制。要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活动持续机制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总结吸收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对原有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相应的改进。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基层学生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在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最终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融入高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体系中,从而保持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2.建立党员考评机制。加强对党员入党后管理与监督,高校应当建立和健全学生党员管理的考评制度。对学生党员进行严格考核、强化监督,是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公认度,提高党员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党内,可以通过学生党员的个人小结、述职、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评议等方式对党员进行考核;在党外,充分听取党外群众意见,组织普通学生根据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进行量化测评,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结合党内外意见,定期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评优,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进。总之,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贯彻落实党员监督考核制度,鞭策学生党员正确看待自己,促使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完善自身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3.严格组织建设机制。坚持党内“三会一课”,定期过好组织生活,是党员教育的基本形式。由于现在发展党员数量增大,任务加重,支部活动内容常常局限于讨论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解决学生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或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支部活动状况。首先,学校党委应提出增加党支部生活内容。除要求党支部除讨论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外,还应组织党员学习党章;根据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党员所面临的基本任务;讨论学生党员如何立足学习,在“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上,校园文明工程建设上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分析、研究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讨论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提高认识、净化思想、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保证活动时间。每月至少安排两次,每次至少保证一个半小时。如支部的活动内容很多,可先把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会前学习,会上讨论研究。再次,要保证活动质量。每次理论学习都要充分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并认真进行记录,且要珍惜每次学习机会,使学习确有实效[3]。

4.加强队伍建设机制。合理配备专兼职党建工作干部,使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有效结合,合理分工,完善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机制,是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完善高校党建机制的基础。高校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专职党建工作队伍,加强培养、提高兼职干部工作质量。根据党员人数,精心选拔、培养一批学生党建骨干等途径进行队伍制度建设。首先,按照一定比例,选拔和吸引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热爱党务工作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党员干部专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其次,应当有目标、分阶段地加大辅导员等兼职党建工作干部的培训力度,制订培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理论学习和研讨,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文化道德修养、实践工作水平。同时,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考核制度、职称晋升制度、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能够激发学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骨干,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能动性,是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的内在动力。

[1]金向华.大学生党员价值自信现状与保障机制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5(1):70-73.

[2]张燕.教育学视角下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管理探析[J].台州学院学报,2014(1):77-79.

[3]吕百利.关于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3):29-30.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