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峰(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 句容 212404)
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糜峰
(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 句容212404)
摘要: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生活化”,包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有生活才有正确的思想、多方面的能力和多样的精彩。学生生活“语文化”,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班级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新课程标准
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生活即教育”,是指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教学《白鹭》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白鹭的生活习性。教学中,我却惊异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当我问学生:“你对白鹭了解多少?”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外,知之不多。特别是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我更是大吃一惊。我布置的题目是:请你用自己的笔画一画可爱的白鹭。我看到学生画得太离谱了,有的将白鹭画成了鹅,有的将白鹭画成了小公鸡。怎么办?这说明学生对白鹭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我决定带学生亲自走一走,看一看。
于是,我们一起来到山清水秀的野外,清澈的河水,绿油油的庄稼,青翠的树木,或而低飞、或而低头觅食、或而嬉戏的白鹭让学生兴奋不已。回来的路上,学生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很生动,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有的干脆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这样的课最难忘了。
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白鹭。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白鹭很传神。因为这是他们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这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
2.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石榴》一文,石榴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校园的花坛里的石榴树,每年都开了满满一树又一树火红的石榴花;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上,成熟的石榴也随处可见,但真正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石榴的任务,并在课后精心指导学生观察石榴树叶子细细密密、郁郁葱葱的特点;观察石榴花独特的小喇叭形状,热烈奔放的火红颜色;用了很长时间观察石榴果由青绿色,进而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的成熟过程。学生在观察、描述石榴的同时,内化并且运用了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培养了留心观察身边的良好习惯。
3.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每年,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都举行一次校田径运动会。在难忘的运动会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都能将自己参加运动会的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竞争热烈、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以及运动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我深深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良好习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收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1.日常生活“语文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让人激动的事情。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班级生活“语文化”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3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近年来,我尝试了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①每节课前都在屏幕上打出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②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两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方面,更多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③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3.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丧失了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林中小溪》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收集溪水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水,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
总之,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不论是语文学习“生活化”,还是学生生活“语文化”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备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让学生通过对语文学习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5]滕宏江.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6]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