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玲,刘 杰,王园园,张 博,郑丽雅,刘秀清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
吴向玲1,刘 杰2,王园园1,张 博1,郑丽雅1,刘秀清3
阻塞性肺病;超声组织多普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和心脏长期负荷加重而导致右心衰竭[1]。右心功能评估对于COPD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利用超声组织多普勒(TDI)技术,探讨其评估COPD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1.1 对象 收集2012-01至2014-12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60~85岁。按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25例)轻度肺高压,30 mmHg≤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B组(18例)中度肺高压,50 mmHg≤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 C组(12例)重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对照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5~80岁。入选人员均除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肺部恶性肿瘤等病史。
1.2 仪器与方法 (1)采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COPD各组及对照组右房横径(RAD)、右室前后径(RVD)、右室前壁厚度(RVAW)、主肺动脉管径(MPAD)、右肺动脉管径(RPAD)。并根据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2)取心尖四腔心切面,采用TDI-PW技术,将取样容积置于右心室游离壁房室瓣环处检测三尖瓣环运动速度,记录收缩期S峰峰值速度(Sm)、舒张期E峰峰值速度(Em)、舒张期A峰峰值速度(Am),及二者比值(Em/Am),并计算右心室Tei指数;(3)肺功能检测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计算并比较各组以上指标。
2.1 常规超声测量及肺通气功能测量 COPD各组右房横径、右室前后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管径、右肺动脉管径均较对照组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组的肺通气功能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OPD各组和对照组超声及肺功能测量各参数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组织多普勒测量数据 COPD各组肺动脉收缩压(PG)及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Em、Em/Am、Sm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右室Tei指数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COPD各组的右室Tei指数与肺功能指标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ei指数与FEV1、FEV1/FVC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9、-0.86,P<0.05)。
表2 COPD各组和对照组TDI测量参数比较
组别nPG(mmHg)Em(m/s)Em/AmSm(m/s)Tei对照组3018±7 0.15±0.021.3±0.580.21±0.110.30±0.04A组2539±5①0.11±0.01①0.70±0.05①0.14±0.05①0.45±0.06①B组1860±7①0.09±0.02①0.66±0.13①0.11±0.03①0.73±0.15①C组1279±9①0.08±0.02①0.53±0.17①0.08±0.02①0.86±0.36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COPD是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肺小血管发生慢性炎性反应,促使肺血管重塑,缺氧更进一步引起肺血管广泛收缩,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2]。本研究证实,随着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右心室压力负荷加重,右心室壁肥厚、顺应性下降导致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右心房代偿性增大,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肺功能也逐渐下降。笔者检测COPD各组的右房横径、右室前后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管径、右肺动脉管径均较对照组增宽,而肺功能则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右心功能的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TDI技术、应变率显像技术、三维实时超声等多种方法[3-6]。本研究采用了TDI技术,其原理是将心肌运动产生的低频信息用彩色编码或频谱显示出来,反映了心肌纤维在纵轴力学上的变化即组织运动速度及方向。应用TDI检测三尖瓣环运动频谱速度参数主要有Sm(发生于收缩期)、Em(发生于舒张早期,即快速充盈期)、Am(发生于舒张晚期,即心房收缩期)。舒张期心室充盈75%是在快速充盈期完成,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只起到辅助作用[5],所以本研究中选择了Em作为评估舒张功能的主要指标。本研究显示,肺动脉高压各组Em、Em/Am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Em/Am <1,均说明右心的舒张功能出现了减退。而且,肺动脉高压各组Sm值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右心收缩功能减低。
Tei指数不受心室几何形状、心律、右室压力、右室舒张功能和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右心整体功能情况的敏感指标,它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一是依据三尖瓣口和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得脉冲多普勒成像PW-Tei;二是应用TDI技术依据三尖瓣环运动频谱测得TDI-Tei[4]。TDI-Tei可以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多个间期的测量,降低了心律不齐带来的测量误差,且TDI技术反映的是心肌组织本身的运动,较少受到前后负荷的干扰。所以笔者选择了应用TDI-Tei评估COPD各组的右心功能,结果表明各组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一步开展了肺通气功能与Tei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表明FEV1、FEV1/FVC与Tei指数呈显性负相关,提示Tei指数可能与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通过三尖瓣运动频谱的速度参数Sm、Em、Em/Am和TDI-Tei指数的测量,评估了COPD患者右心功能,证实了组织多普勒技术可以为COPD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陶 娟,陈 虹.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 2010,6(22):1122-1125.
[3] 王 蕾,朱建忠.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4):440-443.
[4] Heimdal A,Stoylen A,Tor P H,etal.Real-time strain rate imaging of the left ventricle by ultrasound[J].J Am Soc Echocardiogr,1998,11(11):1012-1019.
[5] 梁 娜,谭 毅.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超声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9(5):891-895.
[6] 梁丽萍,郑艳芬,邬彩虹.组织多普勒成像及右室内压力变化速率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290-293.
(2015-07-22收稿 2015-09-10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
吴向玲,硕士,主治医师,E-mail:wxlydx1984@163.com
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东院彩超室,2.呼吸科,3.药剂科
R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