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针刺法疗效比较
张 东
密集针刺;输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1]。我院疼痛科2010-01至2012-06采用密集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与常规针刺法比较其效果更好。
1.1 对象 选择我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根据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密集针刺组90例和常规针刺组90例。病例符合文献[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排除以下情况:(1)年龄小于18周岁或者大于70周岁以上;(2)合并严重心脑肾脏病变,及其他严重代谢异常疾病;(3)孕妇、精神病等不适合针灸治疗者;(4)出现大小便控制不利或者出现足踝屈伸不能,以及严重肌肉萎缩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密集针刺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23~67岁,平均45岁,病程1周~2年。常规针刺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30~55岁,平均43岁,病程2周~3年。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密集针刺组 (1)腰部纵向取穴2排:患侧腰椎棘突旁在突出节段椎体的上一椎体棘突上缘病侧距离中线1.0 cm处开始取穴,向下至病变椎间盘下一个椎体棘突下缘之间每间隔1.5 cm取穴一个,共取穴6~7个,再向外1.5 cm处同样纵向取穴6~7个,两排横向交叉。(2)臀部弧形取穴3排:髂骨翼中点至髂后上棘做弧形连线上每间隔1.5 cm取穴8~9个,向外侧2 cm做相同弧形取穴7~8个,股骨大转子内上方与上述弧形相对也做弧形取穴5~6个。根据患者耐受性和体型取穴数量可适当增减。(3)针刺方法:选用0.45 mm×75 mm针灸针,所有穴位采用直刺或斜刺法,针刺需达到骨质,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同时进行特定电磁波照射,中间行针1次。拔针后针眼处拔罐10 min。1次/d,7次一个疗程,休息3 d后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1.2.2 常规针刺组 (1)取穴: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3]。足太阳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加减:腰痛明显加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夹脊、阿是穴。气滞血瘀者加膈腧、合谷、太冲。(2)针刺方法:诸穴常规针刺,针刺深度根据穴位有所不同,但均未触及骨质,余治疗同密集针刺组。
1.3 疗效标准 依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阳性体征转阴,直腿抬高试验>60°,可以从事日常工作;(2)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但仍有轻度疼痛或不适感,直腿抬高试验>60°,腰部负重后疼痛加重;(3)无效,经过2~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密集针刺组疗效好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种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n;%)
注:两组疗效比较,U=2.5986,P<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后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下肢反射痛为特征的疾病。椎间盘退化是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椎间盘内的结构、代谢和营养的改变并影响脊柱生物力学,使附近结构如小平面关节、椎间韧带或邻近运动关节产生额外负重[5],最终导致严重的下肢放射痛。
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椎间盘的退化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改变,这种腰腿痛的发病因素全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病变[6],其表现与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的放射痛、根性痛一致,都是由于急性损伤未彻底治愈,进而形成无菌性炎性反应,如果经久不愈使腰部或腰骶部深层肌骨骼附着处的炎性反应逐渐发展为炎性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组织变性和挛缩。宣蜇人[6]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而且针具粗,患者痛苦较大。笔者采用普通针灸针在腰臀部密集针刺,可以消除椎板、椎小关节部位肌肉附着点及滑膜组织的无菌性炎性反应,解除局部肌肉的痉挛、粘连。
与常规针刺法相比,密集针刺法要求将针刺入骨膜部位,骨膜组织富含神经及血管,密集针刺后局部骨膜受到针尖的刺激,局部组织出现蛋白分解,末梢神经递质增加,产生血管活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缓激肽和5-羟色胺在血清中的含量,从而达到了镇静止痛效果[7]。传统针刺不要求深刺及骨膜组织,故不能产生更好的消炎镇痛效果。同时密集针刺法可以触及关节突关节、椎板,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腔,刺激穿行其中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及病变部位的神经节,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和淋巴循环,还可以使椎旁竖脊肌、腰大肌和腰方肌产生自身恢复性痉挛反应,改变局部椎体病变、劳损和肌肉强直等症状[8]。
中医认为,该病多为“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之类的病症,属足太阳膀胱经病候中“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辨证为风寒湿邪入侵或湿热,湿浊郁久,痹阻腰腿的病症。《灵枢·官针》中描述“凡刺有五,以应五藏……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这是一种深至骨骼的刺法,与十二刺中的短刺、输刺类似。密集针刺法正是采用了这种深达骨质的针刺方法,与现代解剖相结合深刺病变节段骨骼肌附着部位的椎板,椎小关节周围,髂骨后侧及股骨粗隆部位。起到了内外疏通,通则不痛之意,与传统针刺比较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宋一同.实用软组织损伤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345.
[2] 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298.
[3]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3.
[4] 国家中医院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5] Sibell D M, Kirsch J R.疼痛快速诊治手册[M].于布为,娄 强,吴 韬.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8.
[6] 宣蜇人.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9:299
[7] 高仰来.浅谈《内经》刺骨在骨关节疾病临床应用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2):24-25.
[8] 李鹏程,黄 平,敬素清, 等.密集型压痛点及腰夹脊斜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 30(5):438.
(2014-07-28收稿 2014-10-28修回)
(责任编辑 武建虎)
张 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Zhxbyf@163.com
750004银川,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疼痛科
R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