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戈 王淑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编辑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430074
科技期刊的交流性、协作性和保护性,要求论文发表时提供作者的信息如姓名、单位、邮编、作者简介以及相关学术成果等,这些信息被检索系统收录,用于研究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共享知识、广泛地合作,可以跨越国界、学科领域和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界限。
不同国家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和检索,作者信息是国外读者能得到的少数有效信息之一,但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共享和提交存储信息资源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元数据规范,导致信息交流产生各种问题,例如有的学者研究发现科技论文具有中英文作者信息不对称现象[1],在一些科技期刊作者的英文单位信息,发现了为数不少的不规范甚至不正确的标注现象[2];还有的学者主张在信息保存系统的资源采集方式中,需要针对数字资源在名称规范方面进行控制,规范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基础技术互操作[3];学者们还指出目前国内缺乏广泛认可性的署名规范以及科研工作者对署名规范认知不足[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已经和ORCID合作,解决学术研究中的研究者姓名混淆的问题等。本文就如何对作者姓名标注统一规范,消除歧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解决著者身份识别的有效途径。
笔者针对SCI数据库收录的14种国内学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的地学英文科技期刊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其论文的作者标识和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
通过统计发现,SCI数据库收录的14种国内地学英文科技期刊的作者姓名都没有中文注释,符合国际惯例,作者的名字全部为拼音全拼,其中有7种英文期刊作者姓名标注为姓在前名字在后,另外7种期刊的姓名标注方法为名字在前姓在后;参考文献中作者姓名的写法也有不同,有12种期刊的参考文献作者姓名写法是姓全部用拼音,而名字用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分别表示,其他2种期刊的作者姓名写法是全部拼音,且14种期刊均为姓在前而名字在后(表1)。
例如,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的文章作者姓名标注为姓在后,名字在前,姓名为拼音全拼,如 Shifeng Tian,Zhongqiang Chen,Chunju Huang;其参考文献姓名标注为姓在前,名字首字母全部用缩写,如 Chen,Z.Q.,Tong,J.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的文章作者姓名标注为姓在前,名字在后,姓名为拼音全拼的标注方法,如WEI DaiYun,YANG An,HUANG JinShui;其参考文献姓名的标注为姓在前,名字的首字母全部用缩写(无缩写圆点),如 Gao X,Wang W M,Yao Z X。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期刊的文章姓名标注为作者姓在前,名字在后,姓名为拼音全拼的标注方法,如 MO Jinyou,HUANG Chaolin,XIE Shaowen;其参考文献作者姓名的标注中,中文作者姓名全部用拼音来标注,如Hou Lianghai,Ye Xiangkui and Zhaoxijin,但是其国外文章的作者姓名依然沿用姓全拼而名字缩写的方式标注,如 Smith,J.B.,Vann,D.B.,Dodson,P.M.,et al.。以上几种表示作者和引文参考文献的姓名写法虽然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地球科学专业科技期刊范围内却各不相同。当同类期刊文章被国内外读者检索阅读、追踪相关作者学术研究或获取文献资料时不仅会造成信息模糊,而且会造成文献相互引用的混乱和不准确。
表1 SCI收录的14种地学期刊文献英文姓名写法
不仅期刊作者姓名的标注是按照各个期刊规范来进行,国内期刊被国外大型数据库收录后,其姓名的标注方法根据各个数据库平台也有所不同,以上 3本期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和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均被汤森路透公司 Web of Science著名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3本期刊姓名在数据库中标注方法均按照所收录的数据库规范,例如 Su,JB (Su,Jinbao),Zhang,YQ (Zhang,Yueqiao),Dong,SW (Dong,Shuwen),姓是全拼而名字有2种方式的写法,用于不同的检索方式,较为全面。
不同的数据开发商或出版集团采用的规范却不尽相同,大型出版集团里德·爱思维尔公司的Scopus数字平台姓名标注的方法根据收录的不同期刊而有所不同,有的为名字在前而姓在后,例如Jiangcun Zhou,Wenke Sun,Heping Sun,Jianqiao Xu,Xiaoming Cui,姓和名字均为全拼;而有的收录作者姓名为名字用首字母缩写,姓为全拼,例如J.Y.Guo,Y.B.Li,C.L.Dai,C.K.Shum;德国施普林格公司的SpringerLink数据库,文章姓名的标注也是根据收录的期刊不同而不同,例如有的缩写F.Zhang,B.Chen,Y.G.Chen,Q.Wang,有的为全部拼音Guo Tao,Bing Wang,Xu Chen,Jiming Sun,有的姓名的前后顺序有的也不尽相同。不同数据库收录方式的不同,不利于读者的跨库检索,也不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197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5]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头都用大写字母”。《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6]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GB/T7714-2005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著录规则。
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不同,不同的语言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撰写方法。在使用姓名检索某一特定文献的时候,因为名字的缩写、姓名书写顺序和重名等引起各种问题,无法保证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而且参考文献编排时,在国内期刊常用的是“顺序编码制”,国外期刊则采取“著者—出版年制”。
表1为国内地学专业内有影响力的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但是他们对作者姓名的标注以及参考文献引用方式规范却各不相同,且作者姓名的大小写亦有不同,这必然会带来人名歧义。在所有研究的14种期刊中,只有Chinese JGeophys采用了“顺序编码制”编著参考文献,这和GB/T7714-2005标准属于推荐而非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清华知网发布的收录文章要求规范有关。
不同期刊的规范不同,就是同一本期刊被不同期刊数据库收录信息资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随着数字出版平台资源的建设和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学术研究者姓名的写法成为如何通过平台数据库快速定位查询文献或者跨平台查询作者文献的一大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因为不同的期刊针对姓名有不同的规定,同一作者姓名因此存在了不同的姓名标识,如果作者姓名有重名现象,文献检索或引用文献则更为麻烦;另外,国内或者国外期刊合作的出版公司和数字出版商也有所不同,因此期刊被不同的国内外数字平台收录,在跨库检索中由于各个数据库平台的内部规范和独立的数据标准,会导致研究者文献的查询不到或者不完整,不能系统跟踪作者或者专家学者,了解其最新动态和学术信息。
在国外,关于人名信息研究进行的很早,许多研究者和机构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有的通过技术研究来进行人名消歧,如Bagga等提出了一种用于文档间共指消解的人名消歧方法[4];Mann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人传记特征来构造特征向量的方法对人名进行消歧[5]。有的通过管理方式来解决人名信息问题,如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研究人员和贡献者ID)机构[7],它通过建立集中的唯一标识符来识别研究者和文献发布者,使新的网络环境和科研学术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具有强有力的保障。
在所有的解决方案中,目前最为人关注的是ORCID。ORCID起源于汤森路透集团和自然出版集团的会议[8]。目前,ORCID系统主要的合作者和系统数据供应者均为国际著名组织和大的出版商,包括汤森路透集团(Researcher ID)、爱思唯尔数字平台(Scopus Author ID)、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PubMed Author ID)、康奈尔大学图书馆(ArXiv Author ID)[9]、 Cross Tech 中 心 (CrossRef Contributor ID)、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以及自然出版集团等[7]。ORCID致力于解决学术交流中作者(研究人员和贡献者)的姓名歧义的问题,但是目前在我国认知度有限。
ORCID类似于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为每篇文章赋予唯一的标识符,确定文章在数字化平台上的唯一身份认证,可以通过 DOI解析快速查询到文章[10]。ORCID同样是唯一身份认证标识符,当研究者姓名重名或者拼写因出现规范格式不同无法查找时,ORCID永久不变,且它不受国别和语言的限制,如詹姆斯博士、王教授等,全球具有通用性,它是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
ORCID的标识符注册表由ORCID Initiative构建,是一个信息管理的系统,这些信息不仅包括研究人员和贡献者,还包括他们的学术出版物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科学产出及关系[8]。当用户对自己所著的文献和研究成果通过元数据关联到注册的ORCID(类似于注册DOI),通过自我认证和机构认证等形式形成无歧义的个人唯一身份标识,实现跨越国界、学科领域无障碍学术交流和共享。
汤森路透集团为ORCID提供了ResearcherID代码的永久使用权及知识产权授权,它可以在线注册申请全球唯一的学术研究社区ID号;创建著作列表展示您的研究成果;自由选择公开或保持私密性,公开著作能够被全球研究人员检索并浏览;生成引文报告包括:H指数、年均被引频次、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更像是实时更新的“数字化简历”[7]。它可以标识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和成就,同时可以防止研究成果的剽窃,提供动态的数据信息,创建并维护一个独一无二的持久的研究人员标准页面(图1)。通过为相关责任者分配唯一的标识符,与研究产出建立关联,解决系统性的名称冲突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发现并提高合作效率。
图1 身份识别关联页面展示
目前,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交流性和协作性的要求,人们逐渐重视国内科学研究成果及论文的贡献归属[11]和保护著作权益[12],重视署名标识在学术社交网络上的跨地区、跨学科的交流,同时国内学术评价系统对个人学术论文的评估都需要对发表文献进行个人的量化,尤其是重视在国外发表的文献。如何规范文献姓名和消除歧义是全球期刊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可以从几个有效途径着手进行规范和处理。
(1)在国内通过出版机构和数据库收录方统一出版和提交数据库的格式来进行规范。目前已知的清华知网和万方科技数字平台不仅收录中文科技期刊,而且收录英文的科技期刊,可以通过规范提交文件的信息来统一提交格式。
(2)建立各种标准规范和基于数字平台的存取系统的名称规范,利用各种标准规范以及构建信息系统所携带的规范控制的功能,对数据信息进行规范控制[13],达到责任者指定和跟踪需要。
(3)针对科技期刊,在作者进行注册时,需要作者提供标识号(如ORCID),此标识号跟随作者和文章的出版和引用,例如在汤森路透集团ScholarOne Manuscript平台,作者就可以填写ORCID号,对作者进行登记,这样就可以提取或者追踪作者以及和合作者的信息,通过搜索相同的ORCID合并具有重复账户(图2)。当需要查询或追踪作者相关的文献时,点击或者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关URL,就可以查询到该作者所有的关联文章、学术贡献和成就等信息,进行人名消歧,解决人名管理问题,而且同时可以防止学术剽窃,并不用纠结于规范。
科技期刊作者姓名的标注对于文献引用和研究者学术贡献等信息统计是长期困扰的难题。本文针对被SCI收录的14种地学期刊的作者姓名标注的统计和分析,指出其面临“各自为政”的现状,并且不同数据库平台收录姓名存在信息模糊的状况。通过对国外机构制定的规范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规则制定和注册唯一标识符的解决办法,可以使科研人员文献信息传播准确,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进而推进我国期刊的发展、完善科研管理和有关统计及学术论文的评估工作。展望将来,科技期刊必须走向国际,就需要符合国际姓名标注规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已经启动了“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帮助中国研究者创建一个永久的、国际通用的科研身份证号
图2 ScholarOne M anuscript平台ORCID投稿标注
(ORCID号)。ORCID系统的实时更新信息的理念,使著者信息及学术成果能准确为国际研究人员所了解,提供了动态和立体的信息给同行研究人员,并能直接追踪其研究成果进行相互交流,并可以判断作者参与研究中的“份量”,从另一个角度评价学术贡献,使科研社交更加开放和融合。
[1]于双平,王文武,姜晓舜.科技论文的中英文作者信息不对称现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6):74-76.
[2]王万红.科技期刊作者单位英文信息的标注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721-723.
[3]贾晓燕,张月红.科学成果的贡献归属与署名标识——解读2012哈佛大学国际研讨会“科学贡献和学术归属”命题[J].中国出版,2013(2):3-6.
[4]梁娜,张晓林.机构知识库的互操作需求和互操作规范框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9):1-7.
[5]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32.
[6]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3版[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60-67.
[7]何巍.由著作者身份识别系统引发的思考[J].科技导报,2010,28(9):120.
[8]刘润达,王运红.开放研究人员及贡献者唯一标识(ORCID)概述[J].情报科学,2013,31(11):86-90.
[9]陈辰,宋文.责任者唯一标识符构建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3,33(2):125-129.
[10]姚戈,王亨君,王淑华.大数据时代DOI的应用意义与中国科技期刊应用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1):63-65.
[11]朱大明.合著论文应标示署名作者贡献及责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 (1):170-173.
[12]贺德方.我国科技期刊著作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 (1):6-10.
[13]Salo D.Name authority control i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J].Cataloging&Classification Quarterly,2009,47(3):24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