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启生,林忠秀,祝平洋
(衡阳县农业局粮油站,湖南衡阳 421200)
早熟油菜品种筛选与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邱启生,林忠秀,祝平洋
(衡阳县农业局粮油站,湖南衡阳 421200)
通过油菜早熟品种品比、筛选、大区对比、新品种展示以及不同播种方式试验和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探索了早熟品种在衡阳地区的适应性和利用全程机械化推行“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生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引进的34个早熟油菜新品种(组合)在品比筛选试验中,5月1日前成熟并基本符合油菜“早熟三高”要求的品种(组合)有湘油420,湘油104,湘油1358,湘油261,E07005,07G-7,11G-7,GM02,油早1号,沣油730等10个,机械开沟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可以作为“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油菜;早熟品种;栽培;机械化
衡阳县地处湘中偏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耕地面积69.67 khm2,其中水田面积60.07 khm2,不仅是湖南典型的农业大县,而且也是湖南重要的双季稻区。该县耕地土壤主要由紫色页岩发育而成,十分适合种植油菜,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46.67 khm2左右,其中三熟制油菜面积达26.67 khm2,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为湖南多熟制生产核心产区之一。
随着油菜生产方式逐渐向轻简栽培转变,三熟制油菜生产季节矛盾日渐突出。为破解这一制约油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2009~2015年国家农业部和湖南省分二期共6年在衡阳县实施了油菜“早熟三高”品种选育与成熟技术集成推广模式攻关项目,分别于西渡、台源、渣江等16个乡镇集成早熟油菜生产技术示范13.33 khm2,于西渡镇青木、梅花等8个村开展油菜高产模式攻关366.67 hm2,于西渡镇青木村设立省级早熟油菜品种筛选及核心试验区150 hm2。通过多年实施,不仅筛选了一批适合“油稻稻”三熟栽培要求的早熟油菜品种(组合),而且对早熟油菜生产方式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其结果对本地及湘南地区“稻稻油”三熟制的普及推广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1 早熟油菜品种筛选
分别对省内近年育成的早熟油菜材料进行熟期、产量等多种性状的适应性检验。以2014年品比结果为例,8个早熟油菜材料参试,以沣油730作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前茬为水稻,10月18日播种,次日灌水后趁土表湿润用金都尔封闭除草。每公顷底施复合肥(45%)300 kg和尿素135 kg,375 kg钙镁磷肥和15 kg硼肥拌匀作种肥。5叶期追施尿素180 kg,并定苗至留苗密度42万株/hm2。其它管理同大田生产。为检验供试品种的成熟期差异,5月3日统一收获。 试验结果表明(表1),目前育成的油菜早熟品种(组合)在综合性状表现上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早熟性性状上,本年度达到4月底前成熟的特早熟品种有湘油420,湘油104,湘油1358,湘油261等4个,这4个特早熟品种均可在4月28日前成熟收割,特别是湘油420和湘油104能在4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仅185 d,比对照沣油730早熟6 d,而且产量分别达到了1 964.25、1 655.85 kg/hm2。在丰产性状上,F2847、F2842、F2846等3个杂交组合表现较好,分别为2 553、2 244.45、2 289.45 kg/hm2,产量、生育期与对照沣油730略好或相当。在抗性表现上,该批早熟品种(组合)抗倒性较强,本年度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抗病性较好,虽然本地区2月初遭遇低温使多数油菜因受冻害菌核病发病较重,但早熟材料结实性和产量水平未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材料综合表现为适应性强、生长整齐、抗性好、成熟度一致,产量在1 650 kg/hm2以上,基本适宜于我省三熟制区域推广种植。其中尤以湘油420表现突出,其早熟性(185 d)基本不影响当地早稻抛栽,丰产性(1 964.25 kg/hm2)达到三熟制油菜生产的要求,适合于我省三熟制区重点推广。
表1 早熟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的品种性状及产量表现
1.2 早熟油菜品种大区对比试验
征集了国内近年育成的早熟油菜材料共24份,2013~2014年采用大区对比方式考察这些材料的成熟期和产量表现。试验在西渡镇农科村进行,仍以沣油730作为对照。各品种未设重复,小区面积133 m2。其它生产措施及管理方法与品种筛选试验相同,试验材料均于5月3日收割。
试验结果表明(表2),供试材料的全生育期在185~200 d之间,产量在1 261.5~2 466.75 kg/hm2之间。4月底前成熟、产量在1 5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E07005、07G-7、11G-7、GM02、湘油420、湘油1358、油早1号7个,可用作“稻稻油”三熟制栽培品种。其它材料或因生育期过长(195 d以上)、或因产量太低(1 500 kg/hm2以下)、或因抗性太差(返花及倒伏)等原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检验。
表2 2013~2014年早熟油菜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的品种性状及产量结果
(续表2)
品种播种期成熟期生育期(d)株高(cm)菌核病病株率(%)抗倒性折合产量(kg/hm2)湘油135810-1504-301941440148正常19125041510-1504-201841436170返花严重144000油早1号10-1504-30194162838正常227475油早2号10-1505-01195177428正常246675D612110-1505-03197167070倾斜207990黄籽110310-1505-01195159032正常187575黑籽126910-1505-03197162036正常215400宝油1210-1505-01195168688倾斜203325沣油73010-1505-04198153484倾斜197625
1.3 早熟油菜新品种生产示范
2013~2014年对湖南省早熟油菜新品种进行核心示范。示范区位于衡阳县西渡镇青木村,试验区内肥力均匀,前茬为晚稻。示范品种6个,以沣油730为对照,每个品种示范面积800 m2。施肥水平:耕前每公顷施复合肥(45%)300 kg和尿素135 kg,375 kg钙镁磷肥和15 kg硼肥拌匀作种肥,施于播种沟内。10月21日播种,盖种后次日灌水后趁土表湿润用金都尔封闭除草。种植密度33万/hm2。苗期追施尿素180 kg/hm2,生长期间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害虫1次;薹期至初花期喷施1 500 g/hm2硼砂。5月8日收割。
从表3可见,3个早熟材料湘油415、湘油420、湘油104成熟期均在4月底前,特别是湘油420和湘油415成熟期在4月25日前。本年度3个达到成熟期要求的早熟材料均表现产量较低(不足1 200 kg/hm2),其原因主要是试验地春季排水不畅对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J520和T5533两个品种虽然表现为产量较高,但成熟期相对较迟,不适宜于用作三熟制油菜品种直播栽培。
表3 新品种展示品种性状及产量结果
2.1 不同播种方式对早熟油菜产量的影响
以早熟品种湘油420为材料,在西渡镇青木村进行了不同播种方式的生产试验。试验设4种栽培方式处理:①黄鹤牌2BFG-6型油菜精量播种机直播;②农旺2BYD-6型油菜浅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人工撒播;③农旺2BYF-6型油菜浅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人工移栽;④人工开沟免耕直播。各处理种植面积均为0.4 hm2,每公顷施45%复合肥600 kg另加7.5 kg硼砂。直播于10月20日播种,用种量4.5 kg/hm2。育苗移栽于10月5日播种,11月8日移栽,密度159 000株/hm2。
各试验小区均在4月28日左右成熟,不同播种方式对湘油420成熟期的影响不明显。收割前采用5点取样考种测产及人工定面积(27 m2)割倒脱粒测产表明(表4),本年度早熟品种湘油420在4种栽培方式下实际产量均在1 875 kg/hm2以上,表明了该品种大面积用于生产的可行性。而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中,机耕移栽与机耕机播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机耕撒播与开沟撒播。
表4 4种栽培模式的早熟品系湘油420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2.2 早熟油菜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生产示范
示范内容为“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机械开沟直播分段机收和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两种技术模式。前者集成了早中熟晚稻品种+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联合播栽+基施硼肥+化学除草+一促四防+机械分段收获,后者集成了早中熟晚稻品种+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基施硼肥+化学除草+一促四防+机械分段收获。示范早熟油菜品种为湘油420、湘油1358、湘油104 和沣油730。主要示范区设在西渡镇等16个乡镇。
示范结果表明,采用全程机械化及集成技术能显著地提高油菜生产水平,在高产模式攻关区(西渡镇),示范面积378.3 hm2,平均产量为2 214.3 kg/hm2,较县内平均产量1 800 kg/hm2增长23%。在集成技术示范区(台源、渣江等乡镇),示范面积6 760 hm2,平均产量为2 125.35 kg/hm2,较县内平均产量增长18.08%(表5)。
经济效益测算。每公顷油菜投入成本为:①用种3 750 g,375元;②机械播种费用1 350元;③肥料投入1 560元;④农药投入330元;⑤播种、治虫、除草、晒籽等用工投入24个,计2 400元;⑥机械收割费用1 050元;⑦抗旱450元。每公顷总投入为7 515元,实际产量2 214.3 kg,产值16 828.68元,纯收入为9 313.68元。因此,实施早熟油菜全程机械化及集成技术,效益较高,对发展三熟制油菜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表5 2014年早熟油菜集成技术生产示范测产结果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4月25日之前成熟的特早熟油菜品种,稻—稻—油产区存在的季节矛盾始终难以很好的解决。目前直播油菜生产面积日渐普及,全面恢复“稻—稻—油”三熟制生产因劳动强度大、茬口时间紧,农民难于接受而面临着困难。本研究通过早熟油菜的品种筛选、大区对比、新品种展示等试验,筛选了湘油420,湘油104,湘油1358,湘油261,E07005,07G-7,11G-7,GM02,油早1号,沣油730等10多个可在5月1日前成熟的早熟品种。并在早熟品种的基础上,集成了两种早熟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模式,即“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机械开沟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及“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经大面积生产示范,证明了普及推广三熟制油菜的潜力,对周边县(市)早熟油菜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1] 官春云,陈社员,吴明亮.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2):4-10.
[2] 张宗急,廖云云.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3):216-219.
[3] 吴明亮,官春云,汤楚宙,等.2BF-6型稻茬田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3):103-106
[4] 吴崇友,金诚谦,肖体琼,等.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现状与技术影响因素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12):207-210.
2015-03-12
邱启生(1962-),男,湖南衡阳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S565.4
A
1001-5280(2015)03-0250-04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