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瑞士出席达沃斯论坛时再次向世界推销中国高铁。
这已经不是李克强第一次当“推销员”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李克强已向十余个国家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
有人不解,为什么一国总理对高铁“情有独钟”,却一直没有推销近来似乎出现“过剩”的牛奶?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奶农“卖奶难”,甚至倒奶杀牛的现象。究其根本,主要是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乳企放弃国产奶而选择价格更低的进口奶粉作为原料,奶农只得含泪倒奶,甚至忍痛杀牛。
鲜奶过剩,并非因为需求已经饱和,而是喝国产奶的人不够多。在淘宝网输入“牛奶”二字搜索,从销量排名上看,排在前10位的有7家是进口品牌。
不能怪国人无情。消费者选择一款产品,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品质。国产配方奶粉自从爆发三聚氰氨事件以后,商家就一直没有挽回民众的信任,消费者更青睐进口品牌。更糟糕的是,去年以来进口奶粉价格的大幅下跌,给中国的奶业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奶农作为产业链条上最弱的一环,受伤最重。
反观中国高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成套的设备,性价比高,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新水平和新形象。经济已经崛起的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这种形象。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转型期,市场竞争将由过去以价格为主的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品牌的竞争。中国高铁“出海”,除了总理的推销,更关键的是高铁以过硬的品质、不高的价格,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任。
科技的价值是生产出市场上没有的产品,品牌的价值是缩短消费者选择的时间。但无论是科技还是品牌,最终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一种信任。特别是在信息“透明”时代,只有塑造强大的产品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信任带来重复交易,重复交易产生信任。品牌就是在这样的重复“交易”中产生的。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明了,品牌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和承诺,而不仅仅是获取溢价的一种手段。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这其实是说,过去的中国,靠制造、产品和速度实现了崛起,登上了世界舞台;未来的中国,只有靠创造、品质、品牌才能赢得信任,征服世界。
这不是一种口号,而需要企业实实在在的践行。